中日撞船事件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引人关注。9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纽约会见日本新任外交大臣前原诚司时明确表示,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包括钓鱼岛。同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首次表示,如果钓鱼岛冲突升级,美国将会履行保护盟国日本的义务。与此同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也表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会恪守承诺义务,坚决支持盟友日本。美国政府的核心官员接二连三地就钓鱼岛问题表态,且时机选择在中日关系因此陷于胶着的时刻,显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既定战略安排的显露。
有人可能会说,上述表态都是美日安保条约的应有之义。这当然也是事实,但必须指出的是,过去美国官员都是尽量避免在此问题上说破的,面对记者提问,他们大都以“按既定政策处理”来回应。而“只做不说”与“既做又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低调淡化,显得心存犹疑,底气不足,意在给自己留后路;后者是高调张扬,态度坚定,一旦出事除了赤膊上阵,别无选择。所以,这次美国官员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轮番表态,不能认为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政策,而是又往前走了一步。
不但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也同样做出了类似的转身。今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出席东盟论坛外长会议时称,南海主权争议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美国不支持任何一方对该地区拥有主权,反对使用“胁迫”手段解决争端,这一问题应通过“国际机制”解决。这样的表态,立即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弹。中国外长杨洁篪高调撰文,猛批希拉里的出格言论。
即使如此,美国介入南海的企图并未因此收敛。9月24日,第二次美国―东盟峰会在纽约召开,这也是首次在美国本土召开此类会议。对于会议的背景,韩国《朝鲜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奥巴马“出乎意料地”同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东盟首脑举行午餐会,显示美国正在利用领土争端问题拉拢中国周边国家。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介入中外领土争端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那么,在美国对华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美国为何加大了扶持中国对手的力度呢?这里的原因,尽管有军事战略方面的考量,但也决非仅仅这方面因素所能解释的。
近年来,中美在经济议题上一直都是斗来斗去,虽然双方各有进退,但总的来说美方并没占上风。以人民币汇率为例,不管美方怎么施压,中方的立场始终都是“自主、渐进、可控”,这三个原则的实质是“主权在我、进程在我、主动在我”。由于坚持了这三个原则,人民币的调整幅度均在中国可承受范围内,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近两年来,中国每一次减持美国国债或调整外储结构,都会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尽管中国一再强调这是基于技术层面的理财需要,但外界还是经常将其解读为警告美国的信号。正因为如此,今年7月美国财政部在向国会提交的2009年下半年度《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未敢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国在中美经济议题上,占据着主动有利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美国并未因此放弃施压中国的做法。9月23日,奥巴马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会议时,与中国总理温家宝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会晤,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讨论汇率问题。奥巴马强硬地表示,“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我们就要采取其他手段维护美国利益”。但据外媒报道,温家宝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仍秉持一贯的政策,即中国汇率政策改革应循序渐进。显然,中美在经济议题上的交锋,美国一直都并未占占风。
而在军事与安全领域就不同了。众所周知,美国的军事实力全球第一,军费开支超过其余国家的总和。如果中美在这个领域交锋,美国无疑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但美国是不便于在此问题上直接与中国对峙的。在此情况下,美国在中外领土争端中,加大了支持中国对手的力度,意在增加中国在安全方面的战略压力,美国认为,中国会因此讨好美国,在经济议题上更多地向美国妥协。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运用的是典型的“围魏救赵”术,以军事为手段,以经济为目的。奥巴马所谓的“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我们就要采取其它手段维护美国利益”,何谓“其它手段”,就非常耐人寻味。虽然美国不敢直接挑起中美军事对抗,但为其它国家做军事后盾,却不失为一着很实用的棋。
从历史上看,军事存在的本来意义,就是为了保护或扩大自身的经济利益。即便是在当代,包括领土在内的许多国际纠纷,也都可以看到经济作祟的影子。我们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但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越来越多地被经济化了,说“政治是经济的延续”一点都不过分。在此背景下,美国运用自身的军事优势,在中外领土争端中对中国进行旁敲侧击,通过增加中国对美的战略需求的方式,逼中国在经济方面做出让步,这种“围魏救赵”的思维逻辑,似乎也是回归军事的本来面目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