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彭德怀是湘潭人,和毛泽东是正宗的湖南老乡,这位52岁的开国元帅战功赫赫,毛泽东对他指挥能力和作战风格大为推崇,但委任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出兵朝鲜,刚开始彭德怀也持有反对意见,他认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作战,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为此,毛泽东和周恩来专门在会议上和彭德怀交换了意见,列举了中国军队可以出战的二条理由,一是苏联已同意向中国提供全部所需的军事装备,二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可能将全部军力集中在朝鲜半岛,正是这次会议,彭德怀下定了决心,挥军入朝。
凤凰卫视10月4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15军接手上甘岭 保持其军事部署一直不变
解说: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这场战争的艰苦和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国的预想,中朝部队和联合国军在经过数轮交手之后,双方都筋疲力尽,彼此放弃了原有大规模作战的策略,在三八线上构筑阵地,进入到了防御对峙的态势,彼此双方还就朝鲜半岛的停战展开了并不顺利的谈判。此时此刻,朝鲜战场进入到一种打不动、谈不拢的微妙局势。双方都希望可以另辟蹊径,打破这已经长达一年的沉默僵局,寻找到战事和谈判中更为有利的砝码。
在朝鲜三八线的中心位置,在五圣山的南侧有两座并不知名的小山头。虽然这里也是属于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过较为激烈的战事。自1952年的5月份开始,联合国军的指挥官就开始频繁来到这一地区,美军的飞机也经常在这里低空盘旋,观察高地上志愿军的阵地和兵力部署,这些侦查的活动联合国军一直都是在秘密的进行,生怕引起对面志愿军的注意。
在美军的作战地图上,左边的山头被命名三角形山,右边的山头命名为狙击兵岭,而中朝部队将这里称之为上甘岭。在这里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将成为朝鲜战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攻击密度最高的一场战役。而这场战役,攻防双方都在残酷的对抗中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因此在世界战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直到现在还是所有军事研究者不断研讨的经典范例。
陈晓楠:上甘岭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的防区,上甘岭的背后是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上甘岭由两个海拔只有500多米的高地组成,而总体的阵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在每一个山头上都驻守着一个连的兵力,15军自从1952年4月份接手这一地区,上甘岭的军事部署就没有改变过,因为15军的最高指挥官秦基伟的心里装着一份牵制对手的大计划。
秦基伟深知自己防区要防止美军深入平原地区
解说:东起五圣山,西至西方山,正面宽约30公里,纵深越20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的地域就是秦基伟15军的防区。从地形地势上看,从五圣山到西方山两个山势之间有一条大陆直通北部的平康平原,秦基伟认为这条路是整个15军防线的重中之重。秦基伟带兵打仗的日子已经不短了,他13岁就加入了义勇队开始闹革命,随后跟着红军长征过草地,和日本鬼子打过游击,经历过解放战争。
在朝鲜战场指挥15军作战的秦基伟,虽然才只有38岁,但这位湖北籍的指挥官非常清楚,美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化部队作战,自己的防区就是要钳制从这里突破的美军,不能让他们深入到对面的平原地带,从而威胁三八线上志愿军的防御体系,所以从15军的战略部署上看,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并不是秦基伟所关注的重点。
章熙宁(原志愿军15军44师130团3营9连班长):上甘岭战役原来是我们中线的防御阵地,因为上甘岭没打之前,就是中线的防御阵地,防御阵地一共有三个山头,45师在斗流峰,它的高度597.7,44师在四方山,它的高度是43.7,后面是五圣山,15军的军部指挥部,总指挥部,就在这里,这三山头就是我们15军的整个防御阵地。
杜勒斯视察三八线被认为是美国策划朝鲜战争的佐证
解说:朝鲜战场上,两军对峙的三八线穿越了朝鲜国土,长度约为250多公里,它从不同角度分割了这个国家数座高山,截断了12条河流,200多条乡村道路,8条等级公路和6条铁路,这条线由来已久。尤其是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他们重新划分了世界,在亚洲有同样拷贝着把欧洲各国分为两部分的经验,用三八线把朝鲜分为南北,归属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阵营。
而在朝鲜战争的史料中,有一幅照片备受关注。1950年的6月2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杜勒斯在美军官兵的簇拥下,视察了南朝鲜三八线的前沿阵地,这位美国共和党着名的外交事务发言人,有着极端反华、反苏和仇视共产主义的政见。他出现的2天后,朝鲜战争就爆发了,为此北朝鲜一方至今仍然坚持美帝国主义及其南朝鲜的亲美政府精心策划了朝鲜战争这个观点,而杜勒斯视察三八线这张著名的照片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佐证。
林志洲(原志愿军24军72师216团1营1连战士):朝鲜老百姓,朝鲜老百姓穿的衣服和我们不一样,他白衣服、白裤子、白上衣,女的男的都穿那个衣服,裤脚大大的,讲话晚上,叽里咕噜的,第一次听朝鲜人讲话,好玩得哦。
解说:朝鲜和中国虽然在历史上颇有渊源,但对于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朝鲜依然还只是一个出现在报纸广播里的名词而已,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这个阶段,人们都在满怀热情去建设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那么遥远的地方会发生怎样的关系,所以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中国的部队并没有想到过,要进入到朝鲜半岛和联合国军作战。
当时领导北朝鲜的金日成可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曾经组建和指挥过抗日的武装力量,又在苏联的远东军中受过系统的培训,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1950年的6月25日,这是朝鲜战争爆发全世界都公认的时间,不出所料,金日成的部队势如破竹,只用了三天就攻陷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人民军几乎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土地,统一朝鲜半岛指日可待。
正当北朝鲜部队节节胜利的时候,美国政府也迅速做出了反应。1950年的9月15日联合国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切断了金日成部队的主力,完全扭转了南朝鲜一直败退的战局,并且以凌厉的攻势向北推进。10月19日联合国军穿越了三八线,占领了平壤,很短的时间,朝鲜战局就彻底的逆转了,紧急关头,苏联和朝鲜都把希望投向了中国。
朝鲜请求中国支援 毛泽东犹豫了
陈晓楠:1950年的中国可谓百废待兴,新中国建设和解放台湾是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两件大事。虽然他一直关心着朝鲜方面的战局,但并不想直接参与这场战争,因为从八年抗战到建立统一政权,中国的军队和百姓都需要休养生息。就在这个时候,苏联方面向毛泽东提出了请求,希望在金日成失利之后,能够让人民军退到中国东北的地区,以便重整队伍,收复失地,而朝鲜方面也向中国一再的求援,这样的情况让毛泽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解说:对于毛泽东来说,此时此刻,必须要做出选择。如果让金日成在东北整顿部队,美军依然有乘胜追击滋扰中国的可能,就算没有进犯中国,朝鲜半岛将会尽数在美军的控制之下,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这对中国也是巨大的威胁。但对于入朝作战,首先要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朝鲜战场由谁来挂帅,在他的心目中有着几个合适的人选,但粟裕和林彪都因为身体原因而被一一排除,最后把这重任交付给了彭德怀。
彭德怀是湘潭人,和毛泽东是正宗的湖南老乡,这位52岁的开国元帅战功赫赫,毛泽东对他指挥能力和作战风格大为推崇,但委任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出兵朝鲜,刚开始彭德怀也持有反对的意见,他认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作战,那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为此,毛泽东和周恩来专门在会议上和彭德怀交换了意见,列举了中国军队可以出战的二条理由,一是苏联已同意向中国提供全部所需的军事装备,二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可能将全部军力集中在朝鲜半岛,正是这次会议,彭德怀下定了决心,挥军入朝。
李正大(原志愿军12军34师政治部文化教员):当时心里很激动,要离开家乡了,要去抗美援朝了,行军到鸭绿江大桥过桥的时候,我们就唱歌了,唱了两首歌。一个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个歌,还有一个就是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就是离开祖国了,唱这两个歌。
毛泽东制定朝鲜战场方针:持久作战 积极防御
解说:从1950年的10月25日至12月24日之间,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总计消灭联合国军5万余人,并把敌人赶到了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1951年的4月11日,美军方面也走马换将。因为志愿军的介入,麦克阿瑟指挥下的联合国军节节败退。
杜鲁总统决定免除麦克阿瑟最高司令官的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上任后的李奇微经过对志愿军战术的分析,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针对志愿军没有空中优势,火力不足,没有机动化部队,后勤补给方式落后的弱点,对乘胜追击的志愿军采取了以快速穿插为战术的大规模反击。
昌全金(原志愿军12军34师炮工营代理营长):敌人开始反,敌人一反,他的机械化部队,有坦克,我们没有啊,一反以后,我们很多部队不是打散了,也不是打死了,都是就这样拖垮了。
李伍昌(原志愿军13师81师炮团炮团通讯股长):原来不是五次战役第二个计划,彭德怀第二个计划,就是准备一家伙投入部队以后,就准备把美国佬赶下海,结果失败了。五次战役最后回来我们苦的很,好多都让人家俘虏了。
解说: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失利之后,根据战事的情况,毛泽东重新规划了朝鲜战场的战略部署,制订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使得从1951年的1月开始,就形成了两军在三八线附近对峙的情况。
朝鲜战争双方第一次军事谈判不欢而散
陈晓楠:中美双方的较量经过了第一个阶段之后,打成了平手,基本上各有输赢,而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有着惊人的消耗。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上提出了朝鲜战场的两军,可以进行停火谈判的建议。这个提议在两天之后,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表声明表示赞同。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首先向中朝部队发出了电报,希望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地点,进行停战的谈判,那么既然大家都没有打下去的念头,和谈也许是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来结束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
解说:1951年7月1日,李奇微来电的第二天,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联名回电答复李奇微。电文说道,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于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进行会晤。
林有曾(原志愿军12军31师参谋长校苏联省军区司令员):我们感觉到当时国内战争经过了八年的抗战,四年的解放战争,我们也感觉到很疲劳,加上出国作战怎么都困难,敌我都感觉到这一场战争,长期打下去,大家都很费劲,所以双方都有和谈的这个意思。
解说:1951年的7月10日,两军在位于朝鲜半岛的开城来凤庄拉开了停战谈判的序幕,双方都派出了强大的谈判阵容,志愿军方面的代表有邓华、解方、李克农、乔冠华,联合国军是由美国海军中将特纳・乔伊率领的谈判代表团。
杜小平(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之子):在谈判当中就是唇枪舌剑,甚至美军代表有时问,我军陈述的很多的一个有关事实,美军就像西方国家在法庭上询问被告的态度。我就讲这个事实你说是还是不是,你如果说是,又进入他的一个圈套,你说不是,又进入一个圈套,所以这个是和不是都不能回答。
解说:经过几天的谈判,中朝代表把重点放在三个核心问题上,一停火,二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三外国军队尽快撤离,而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反而要求将停火分界线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区,第一次谈判就这样在争执中不欢而散了,而接下来的情况变得异常的微妙。
志愿军活捉韩国上尉 获取重要情报
曹泽堂(原志愿军12军31师93团4连指导员):我们组织全连是十几个班,组织了五个加强班,就是全连最优秀的战士,共产党员、团员、打仗英雄。
解说:因为谈判没有丝毫的进展,所以一年多来,三八线上的两军不断的发生阵地的争夺,美军飞机也不断轰炸朝鲜北部的各种军事目标,似乎各自都要证明不需要谈判也能够打垮对方。1952年的9月中旬,在距离上甘岭以西25公里处的地方,曹泽堂所在的连队,对联合国军所控制的一座无名高地展开了突袭。
曹泽堂:运输队,这个光运弹药就运了两天两夜运弹药,运了弹药打了半个小时弹药就打完了,先开始就用120迫击炮打,基本上把敌人的工事,前沿工事都打的差不多了,有敌人在坑道里头都炸死了,很顺利。
解说:这个无名高地上是驻守着韩国部队两个排的兵力,志愿军的突然袭击打得守军措手不及,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联系友军增援就已经溃不成军了。
曹泽堂:伤亡不大,牺牲了一个排长,还牺牲了一个战士,这个战士没找到尸体,怎么回事搞不清楚,大约用了不到40分钟结束战斗,这样得了重机枪三挺,还活捉了两个人,活捉了两个李承晚那边的人,我们没带翻译,他讲话,我们讲话他不懂,他讲话我们也不懂,他不走,不走怎么办,用担架,战士把他抬回来,捉活的,那时候想了解情况啊。
美军研究中朝部署 计划以上甘岭为突破口
解说:在这次小规模的战斗中抓到了俘虏实属意外,从军衔上看,他还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南朝鲜部队的一名上尉,通过审问这名军官,不但获悉了许多南朝鲜部队的阵地部署,还交代了联合国部队近期正在筹划着一个大型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是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一手策划的。
许述(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我记得叫李杰求,这个人是个作战参谋,跑到我们这边来投城,而且他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就是说,我们这个韩二师准备配合美军打你们上甘岭的,但是这个消息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怕这个人诈降。
解说:早在几个月前,美国第三轰炸连队,第十三轰炸中队,按照惯例执行轰炸任务,一位名叫范弗里特的飞行员中校,驾驶着美式B―26轰炸机在北朝鲜的上空被中朝部队的炮火击中,机毁人亡。这一噩耗第一时间就上报到了美军最高的指挥部门,因为这位飞行员的父亲就是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A・范弗里特。
作为一个父亲,异常悲愤的范弗里特随之而来的就是怒火中烧,从这时候起他就一直反复研究着三八线上中朝部队的部署,他要复仇,他要让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他已经找到了志愿军防线里最薄弱的突破口,那就是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爆发 美军称其为“摊牌行动”
许述:咱们打仗,主要是在两个高地,比如说我坐在这,我坐这个地方相当于就是一个村子叫上甘岭,打仗是在两个高地,是在两个扶手这两个高地打的。
解说:范弗里特反复研究了15军秦基伟的用兵和部防策略,知道15军的重兵都在西方山和五圣山之间,范弗里特知道在正面与志愿军冲突,并不能取得必胜的优势。如果反其道而行,不用常规的机动化部队穿插战术,而是采用攻击上甘岭这样的山地,应该更容易得手,终究15军的防御战线很长,布防在平原、山地部分自然薄弱。
许述:因为美军当时上甘岭西边好像就是一个平原,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那边,如果我们志愿军把15军主力调上甘岭这个方向。那个方向他再打过来,用他的金化优势,那基本上肯定是顶不住的。
解说:秦基伟在上甘岭的两个山头上,各部署了一个连的兵力,也有他的盘算,终究还有500多米的海拔,还有30多度的陡峭山势,美军的坦克是没法开上去的,地势多少有点易守难攻的意思,而范弗里特这步棋完全走的是逆向思维,他决定第一步拿下兵力不足的上甘岭,进而占领五圣山,再凭借1000多米海拔的高度,居高临下,进攻朝鲜北部近200公里的平原地带从而赢得胜利。哪怕是再次回到停战谈判桌上,也会让美方有了更多的筹码。
林有曾:他认为把这两个地方打下来,他可以打部队,机械化部队就是横冲直撞就可以向我们后方发展了。
“摊牌行动”成功与否关乎美国大选
解说:范弗里特将完整的作战计划取名为金化攻势,呈送给了最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克拉克和范弗里特都是西点军校的校友,范弗里特比克拉克还高上两届,所以他非常了解范弗里特的努力。这位已经60岁的战将曾经两度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他不但参加过一战,而且在1944的诺曼底登陆战上率领了一个团,首先攻上了犹他滩头。
因为范弗里特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所向披靡和战功赫赫,使他赢得了“山地战专家”的美誉。克拉克就此签署了这份进攻计划,算是在谈判破裂之后给中朝部队还以颜色,同时这个作战计划还必须要赢得胜利,因为这还关乎着一个更大的成败,那就是美国总统的大选。
张振文(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参谋):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被拖住了,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它在国内对这场战争的评价也不是很高,一直就是压力很大。所以说呢,特别是当时又正好赶上总统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选举,在大选以前,他也需要一场能够拿出来的一场胜利来为国内总统选举造造势,就是朝鲜战争不要拖民主党总统选举的后退。
解说: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30分,联合国军部队集中了16个炮兵营,近300门大炮,向上甘岭发动了全面进攻,范弗里特计划用伤亡200人的代价,用5天的时间,拿下上甘岭。
陈晓楠:上甘岭受到了联合国军的突然袭击,志愿军司令部和15军守军并没有防备,区区两个连的兵力面对的是大兵压境猛烈的炮火,范弗里特于私心上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报仇,而身为第八集团军司令,他也希望通过胜利来为自己赢得荣誉。金化攻势的第一步,就是要消灭上甘岭上的志愿军夺取阵地,他专门为这个攻势取了一个代号,叫“摊牌行动”,没错,范弗里特就是想要和志愿军,想要和15军的军长秦基伟摊牌。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