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防务与战略研究所战争和战略副教授伯纳德・F・W・卢9日载文称,中国军事力量正在增长,但解放军却仍不能通过不伤害地区安全利益的途径,来主张其在南海的国家利益。不过,文章还指出,由于解放军缺乏航母,所以其海上资产势必会远离陆基防空力量的保护。
文章中还“模拟”了中国战时情况,称虽然解放军海上资产数量众多,但战时却仅有三分之一可以参战。
文章称,最近几周来,有关中国军方的报道一直是头条新闻,涵盖从航母杀手到巡航导弹,再到最近中美在南海和东南亚的紧张局势等各种话题。在过去的十年间,分析人士越来越关注不断发展的中国军力,尤其是中国建造航母能力的兴趣。所有这些迹象都是对中国日渐自信的反映。
解放军军事实力无疑与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其海上和空中战力。从解放军海上及空中平台赋予其在潜在攻击能力出发,便可以得出这些海上和空中能力恰恰是其军力发展的重点。的确,如果中国打算更加自信,并拥有更加强大的区域政策平台,那么其就需要一个可向其利益相关地区投射力量的军事组织。空中和海上作战平台则是这一潜在投射能力的构成部分。
然而,文章指出,解放军空中和海上作战资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想回答解放军军力建设目标及其如何影响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问题,就需要考虑到四个变数。
第一个变数就是解放军的规模,尤其是其海军和空军的规模。重要是,解放军的规模需要在与该地区其他军事组织的对比下进行评估,而不能以绝对值考量。虽然过去十年间解放军的发展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与该地区其他军事组织相较之时,其兵力及海上与空中资产则较为逊色。简而言之,即使为支持中国在南海的利益主张,解放军完全部署其空中和海上资产,但一旦与美国及其亚太盟国军事力量对抗,解放军也会落败。
其次,上述情况是以解放军能够随时部署其全部空中与海上资产为基础的。不过,最起码对于海军而言,这种假设是存在问题的。通常,海军只能部署其三分之一力量,特别是在和平时期。无论在何时,海军都可部署其三分之一军力。另外三分之一兵力则会结束海上部署,然后反回基地整修、补充与维护。最后三分之一兵力则会完成其补充与维护,然后进行试航。只有有试航结束后,这部分兵力才能够参加作战。因此,虽然解放军海上资产数量众多,但战时却仅有三分之一可以参战。
第三个变数就是对中国军力评估的日益成熟。缺乏航母,解放军海上资产势必会远离陆基防空力量的保护。没有了空中掩护,这些海上资产虽然貌似强大,但却正如二战时期德国将军埃尔温隆美尔所言“就好像野蛮人碰到了近代欧洲国家的精兵”。
第四个变数就是解放军海军资产长期在南海占据优势的能力。即便没有敌对空中力量,解放军的海军资产也无法长期在南海占据优势,因为解放军海军缺乏足够的海上再补给能力。除非这一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否则解放军海上资产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海上优势。一旦最初供给耗尽,其海上资产就必须返回基地补充供给。
文章称,这不非意味着解放军缺乏在南海展开军事行动的物力(尽管物力并不等同于其有这样做的政治意愿),而是意味着解放军只能在南海发起短期任何军事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在不考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情况之下。很难想象这样的军事行动能力如何确保中国的长期国家利益。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短期的作战能力不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
虽然一旦解放军海军选择发动短时间军事行动,东南亚地区国家海军也可做出应对行动,但鉴于目前解放军海军较多数东南亚国家都强大,所以对东南亚国家而言,更加明智的战略选择是暂时忽视中国的海上存在,避免发生冲突,一旦中国海军力量撤退(其必需撤退,因为解放军海军缺乏海上再补给能力),便可设法恢复原有状态。简而言之,虽然解放军军力日益增强,但却远远不足以支持其对主张的海上利益。从长远来看,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海上力量会进一步增长,但现在还远远不是惊慌失措的时候。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