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前任驻美大使周文重披露中美撞机事件台前幕后

www.sinoca.com 2010-06-07  华西都市报


  翻开周文重的履历,在他迄今为止40年的外交生涯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时间在美国度过,在美利坚“梅开四度”,见证了四分之一世纪以来风风雨雨的中美关系。如今,周文重离开了熟悉的大使岗位,来到了博鳌亚洲论坛。摆在他面前的,一边是美国,一边是亚洲。他将如何实现履新转身?

  方向+策划”,周文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对美工作期间,周文重遍访了美国50个州。对于周文重这位资深的“美国通”,外交界的普遍评论是“思维敏捷,工作严谨细致,有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而新闻界的普遍用词则是“微笑外交、纵横捭阖”。

  “化解误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利,让美国公众和议员能够比较公平、客观地看待中美之间的一些摩擦。”

  关键先生纵横捭阖,遍访美国50州

  化解误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利,让美国公众和议员能够比较公平、客观地看待中美之间的一些摩擦

  从外交人员服务局一名普通翻译,一步一步做到外交部副部长,再到驻美特命全权大使,周文重演绎了“一介书生”的外交传奇。

  5月28日晚,峨眉山下。周文重面对好友张其佐及本报记者,首次全面回顾了其40年来的外交生涯:“我出生在重庆,长在上海,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外语专业”。

  2010年3月1日,当周文重卸任挥别华盛顿之际,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非常幽默地表示,要给维基百科有关周文重的简历上补充一条:“周在建设中美关系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斯坦伯格的“关键”二字画龙点睛:从 1979年参加邓小平访问美国相关活动,见证了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起点;到2005年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亲历了中美关系发展和变化的周文重,每每充当着“关键先生”的角色。从围绕《与台湾关系法》的交涉到中美撞机、从人民币汇率到两国高层互访、从对台军售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中美关系发生变化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周文重对其在对美工作的17个年头作了简短总结:“作为一名外交官,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是最重要的,要站稳立场,树立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信念。这样才能搞对方向,才能胸怀国内、国际大局,再配以适当的策略,就可以胜任工作了。”

  “方向+策划”,周文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对美工作期间,周文重遍访了美国50个州。对于周文重这位资深的“美国通”,外交界的普遍评论是“思维敏捷,工作严谨细致,有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而新闻界的普遍用词则是“微笑外交、纵横捭阖”。

  “化解误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利,让美国公众和议员能够比较公平、客观地看待中美之间的一些摩擦。”在他任大使的5年间,中美两国关系虽然历经风雨起伏,但总的来说还是在不断前进,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履新博鳌面向世界,发出亚洲声音

  新一届理事会的代表性和以前相比大大增加了,这为博鳌论坛走向世界创造了好的条件。为论坛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已举办了十年论坛的博鳌,已不再是一个小渔村了。在龙永图先生的努力下,作为一个民间论坛的博鳌亚洲论坛,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驻美大使岗位上履新,立即接任龙永图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习惯与美国打交道的周文重又将给博鳌论坛带来什么?

  “我现在正在候任,7月才正式上任,目前对博鳌论坛还处于调研学习阶段。”周文重非常谦逊地表示,这十年来,博鳌论坛做得很不错,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品牌,在国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下一步主要是怎么能够突出其宗旨,“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怎么把关系处理好呢?这两部分我觉得缺一不可。立足亚洲我觉得是个根本,因为它本身是亚洲地区性论坛。成立这个论坛的宗旨,我理解是能够就亚洲问题或世界上的一些问题发出亚洲的声音,能够有一个亚洲的视角。至于面向世界,我认为则是能够进一步从世界角度来看待亚洲的发展,处理好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关系,处理好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等。”

  周文重说,将把对美工作的经验运用到论坛上来,吸引更多精英加入博鳌论坛。像新理事中增加了法国前总理、俄罗斯前总理和美国前财政部长。新一届理事会的代表性和以前相比大大增加了,这为博鳌论坛走向世界创造了好的条件。周文重表示,在就任以后继承好的东西,为论坛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见证伟大学贯中西,首译“一国两制”

  邓小平在与布热津斯基会见时第一次用了“一国两制”的说法,语惊世界,当时担任现场翻译的就是周文重

  1970年夏,周文重被分配至外交部,从此开始了外交生涯。他先在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工作了两年,做中文秘书、翻译。1973年,与杨洁篪等一道留学英国,先后进入巴斯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就读。两年留学生活结束后,他回到国内,开始在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中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现场翻译。之后,曾先后以中国驻美大使馆随员、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驻洛杉矶总领事和驻美使馆公使等身份四次赴美工作。2003年至2005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2005年,接替原驻美大使杨洁篪出任新中国第8任驻美大使,于2010年3月卸任归国。

  谈起早期的外交工作,周文重记得最深的事就是:1984年,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邓小平在与之会见时第一次用了“一国两制”的说法,语惊世界,当时担任现场翻译的就是周文重。谈及这次重要的翻译,周文重回忆:“小平同志的四川话还是比较好懂的。他说话非常简洁,但含义深刻。所以我们要用心揣摩他讲话的内涵,这还是比较有难度。”

  中美撞机事件敢“硬碰硬”

  中美关系“关键先生”周文重畅谈五年驻美大使经历详细讲述上任之初处理中美撞机事件的台前幕后

  “在美国做大使,我一点也不敢放松,时刻准备着冲出去。”近日,卸任驻美特命全权大使的周文重应知名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博士的邀请访问成都,在青山绿水间不忘纵论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一个气质儒雅、风度翩翩的周文重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样的生活状态,在美国工作时简直不可能。”周文重在好友张其佐的陪同下,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从麻烦不断、荆棘密布,到鲜花簇拥、化险为夷,周文重畅谈了对美工作与五年驻美特命全权大使的经历。

  谈中美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华西都市报:5年前您上任驻美大使伊始,外媒评价为“周出使于一个相对稳定但很难突破的瓶颈时期,任重道远”。5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如同过山车一般历经起伏,您作为驻美特命全权大使一直站在中美关系最前沿。请问,您怎样来看待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

  周文重: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起伏,但总的来说还是在不断前进,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中美关系的全球性影响和战略意义更加突出,两国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前景,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中美关系31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中美双方应当抛开分歧,共同合作。

  华西都市报:您作为一名外交家,在40年的外交生涯里在美利坚“梅开四度”,对中美关系相当熟悉,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

  周文重:我进外交部后不久,改革开放开始,那时中国刚刚开始走向世界。小平同志说:这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可以将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中来。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才有了中美建交,到如今中美关系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10年。

  第一个10年:中美刚刚建交,美国人接受了中国的建交条件,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对中国来讲,需要集中精力搞建设,中美建交符合中美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这个阶段,中美之间分歧与矛盾相对要少一点,很多合作都是从无到有,比如商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都是那时建立起来的机制。

  第二个10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少了,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整个国际形势变了。当时美国对华想搞和平演变,中美双方之间的摩擦比较多。但中国毕竟在发展,战胜了国内外很多困难,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思路

  理顺了,成就也有了。中美关系在第二个10年走了些弯路,但总的来说还是在向前发展。

  第三个10年:中美之间一度磨擦不断,特别是中美撞机后,双方关系比较紧张。但9・11之后,美国需要和大国合作,无论是小布什时代还是奥巴马时代,都需要和中国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中美关系总体保持发展,保持向前,合作的领域和合作的深度在增加,很多分歧通过对话得到了控制和解决。

  华西都市报: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您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周文重:“最伟大的成功源于合作而非冲突。”这是我在离开华盛顿时对美国人民和美国朋友的临别赠言。作为两个大国,中美难免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和利益分歧。只要双方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关系就一定能不断向前发展。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能够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化挑战为动力,共谱中美关系的新篇章,共创中美关系的美好未来。

  谈驻美生活重任在肩,时刻不敢放松

  谈中美撞机驳斥美方,敢于“硬碰硬”

  华西都市报:自2001年离任驻澳大利亚大使,您就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开始主管中国对美事务。走马上任之初就遇上了中美撞机事件。事件之初是如何处理的?

  周文重: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飞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距海南岛东南104公里正常飞行时,美侦察机突然转向,机头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事件发生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当日夜间,我就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就此撞机事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强调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美方必须对中国人民做出解释。

  华西都市报:听说您在处理过程中喝斥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

  周文重:在第一次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时,我愤怒地责问普理赫:“中国人民要求美方解释:为什么美国军用飞机要到距离我国这么近的地方活动?为什么美方飞机突然转向,撞毁中方飞机?……”但美国对“撞机事件”调门很高,根本不想承担责任。普理赫声称,他不能同意中方关于“撞机事件”责任的说法。对于中方坠毁的飞机和失踪的飞行员,美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遗憾”,虽然表示愿协助中方搜救失踪飞行员,但更多地是一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美军机的机上人员,并归还美国侦察机”,甚至提出不准中方人员登上美国飞机进行检查。

  这显然是美方的狡辩,我当即驳斥了普理赫,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并强调,对美方给中方造成的损失,以及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一事,中方保留进一步向美方交涉的权利。针对美国方面蛮不讲理的态度,4月2日晚,我又再次召见普理赫,很严肃地向他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告诫美方要正视事实,承担责任,向中方道歉。

  华西都市报:在美方同意道歉后,听说您又再次“硬碰硬”,要求美方完全满足中方要求?

  周文重:4月8日,我又同普理赫先后进行了两轮磋商。我要求美方对信件做进一步修改,直至完全满足中方要求,并且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普理赫允诺立即将中方要求报告美国政府。当晚,美方向我们提交信件第五稿。这一稿在表示歉意时加重了语气,相关表述都改用“verysorry”(深表歉意)的措辞。美方还接受了在信中增加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的内容、对中方妥善安置美方机组人员表示感谢,并且去掉了“中方应允许美方在不迟于5月7日前将美机运离中国”。这一稿基本符合了我们的要求。当晚,美方又应中方要求,在对信中的一些措辞进一步修改后,向我们提交了新的道歉信。这是美方向我们提交的第六稿。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美国方面满足了中方所有要求,并正式向我们递交道歉信,这是这场外交斗争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随后,普理赫正式向我方递交了美方的道歉信。美方在信中表示,“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对中国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表示了真诚的遗憾。请向中国人民和王伟的家属转达,我们对飞行员王伟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此处,美方特意使用了“verysorry”。美方在来信中还对美方的侦察机“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这里,美方也再次使用了“verysorry”。美方在信中还“感谢中方为妥善安置美方机组人员所做的努力”。

  华西都市报:美方军机EP-3最终被“大卸八块”,听说美方接受的过程非常曲折?

  周文重:在处理美方军机问题时由美国军方主导的,美方代表团主要由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总部的军官组成,美国国务院仅派了两名官员参加。这些人以前没有和中国人打过交道。他们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这是他们同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的惯有态度。还有人甚至妄言,以前美国飞机也出现过迫降在别国的情况,其他国家都是很顺利地将飞机还给美国,不仅如此,还得给美国飞机加满油。

  对此,我们当然是据理驳回。4月23日至 27日,我与普理赫大使就美机返还问题,举行了多轮非正式磋商。我们坚持美军侦察机不可能修复后整机飞回去。我们强调,鉴于美机的性质,如何返还飞机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政治问题。飞机修复后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整机飞离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告诉美国人,最好丢掉幻想,考虑用其他方式将飞机运回去。最后,美国人考虑再三,不得不提出将飞机拆解后再运走的新方案。他们决定从俄罗斯航空公司租用一架安-124型远程重型民用运输机,把拆卸后的美国飞机运走。

  华西都市报:您是怎样看待自己在处理这个事件中的表现?

  周文重:我是严格按照中央“你道歉,我放人”的指示来执行的。这个事件的解决,一是中央的正确领导;二是舆论的压力,国内群情激愤;三是美方有需要,中美交恶对美国也不利。“撞机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美国与中国对抗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着,而不是一项战略选择。一旦国务卿和总统从常人的同情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处理这一问题,产生建设性结果的大门便打开了。这场“危机”最终就可能为两国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稳定、成熟的关系奠定基础。鲍威尔也表示,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撞机事件”造成的危机感到欣慰,为美中关系的稳定和改善感到骄傲。

  华西都市报:您的朋友都说您气质儒雅,极具生活情趣。在您的外交生涯中,曾在美国常驻10多年,能否谈谈您了解的美国当地风俗?

  周文重:我在美国的生活全天基本上都是工作。通常是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深夜,使馆开会,会见客人和参加其他社交活动,一般赴晚宴后还要到使馆处理文件。而周末也需要早晚到使馆加班,处理电报。其他时间就是忙于到各州访问演讲。基本上我每个州都去过了,但每次时间都很紧张,只看到了机场、宾馆和会议大厅,真希望有时间更多地了解当地的风俗。

  华西都市报:您在美国的生活真有这么紧张?

  周文重:作为驻美的特命全权大使,就像我国在美国的耳目和喉舌,而且是至关重要的那一个。我一直感到重任在肩,不敢放松,时刻准备着冲出去,解决处理棘手问题。现在出国旅游的人多,贸易摩擦频繁,无论是天灾、突发事故,还是贸易摩擦,作为大使,都要维护中国的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挑战很大。

  华西都市报:中国和美国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中美之间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当两国出现分歧时,一般情况下您怎么处理?

  周文重:作为驻美大使,就是要扩大中美关系的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出现分歧时,我主要做国会的工作、做行政部门的工作、做大企业的工作、做媒体的工作。为让美国公众更加完整、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我经常接受采访,发表演讲是经常的事。另外,如何让美国一些州的议员为中美经贸关系向更好方向发展作出贡献,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朋友评价

  “非常谦逊的学者型官员”

  “与周文重一起聊天,能让你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他身上,有太多闪光点,值得我学习。”知名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在向本报记者谈起周文重时,作出了如下评价:学者专家型官员,政经相济,文理相通。

  “我跟周文重,亦师亦友。”张其佐表示,周文重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都是其老师。他政经相济,文理相通。不仅是享誉全球的外交家,为中美关系做了很多工作,他还特别喜爱和关注经济工作和经济学,尤其是在经济外交上颇有建树。正如林毅夫所说,他还是一位经济学家。

  “在生活中,周大使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他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张其佐说,这次相邀赴蓉,周文重欣然同意。然而,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却打乱了行程。周文重对此再三表示歉意,多次在电话和短信中说“对不起”。由此可见,他是何等谦逊和坦率,看重朋友,信守承诺。

  “与周文重相识多年,勤奋和善良是他身上最优秀的东西,并且勤奋和善良这两个词语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张其佐说,周文重取得如此成绩,与他一以惯之的做人、做事品德分不开。他非常勤奋,经常工作到深夜,随时随地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好丈夫好父亲等女儿三小时

  ◎亲情故事

  周文重的个人生活,一直鲜为人知。在成都之行中,其夫人也与张其佐进行了深入交谈。从张其佐口中,我知道了他是好丈夫、好父亲的故事。周文重与夫人谢老师同在北京上学,不过他们相识相爱是在农村接受锻炼的时候。当时两人分到了同一个炊事班,周大使是炊事班的班长,做得一手好菜,谢老师则负责做饭。经过岁月的洗礼,二人幸福地相恋了。从此相儒以沫,虽然分居两地,感情依然如故。

  后来女儿诞生了,两人虽然很忙,但却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周文重经常给女儿打电话。女儿很乖巧,学业和事业都有成。此次为了见父亲一面,她特地请了两天假,想来成都看看父亲。可周文重却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时间推后了,非常遗憾地错过了女儿的假期。虽然女儿最终没有成行,但他对女儿的感情却非常深厚。原计划他乘六点的飞机到成都,女儿从香港飞过来则是10点过。周文重为等女儿,特别安排等候女儿三个小时。

  ◎记者手记

  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叔”

  朋友都说,周文重是个气质儒雅,风度翩翩,极具生活情趣的人。两次独家专访,从北京到成都,再到峨眉山追访,当与他近距离接触,记者很快就体会到,他的朋友所言非虚:他时刻保持着微笑,对人彬彬有礼,这个纵横捭阖的外交家,和蔼可亲得简直就像一个“邻家大叔”。

  第一次有幸参与他的私人聚会,我怀着崇敬与景仰以及忐忑不安的心情。那是2008年3月18日,张其佐在北京邀请周文重、现湖北省副省长张通、国家能源局周喜安等为即将赴世界银行出任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送行。在这次聚会上,林毅夫与张其佐等就国际政经形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很热烈。周文重却相对比较沉稳,在谈到他感兴趣的领域,才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时候都是在认真地倾听。

  在为林毅夫送行的酒会上,我就第一次见识了他的外交礼仪。他带着微笑,向每一个人敬酒,祝福;哪怕像我这样冒昧打扰聚会的“外人”,他也没有丝毫不快。还两次举杯勉励我,一口就答应了合影留念的请求。他的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周文重私人造访成都。再次相见,依然如故的微笑,彬彬有礼的问候,“家宴式”晚餐气氛融洽。他的行程很紧,要采访他确实不容易。在成都匆匆相见后,根本没有机会采访。不过他依然应允,在第二天晚上抽出时间来。第二日,我追到峨眉,又被其他事情给耽误了。对此,周大使一点也没有生气,亲自定下了第三晚的采访时间,并表示无论如何也要确保安排采访。

  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在采访中,当我问及 “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会不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大变革”时,周文重思路敏捷、作风严谨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非常认真地叮嘱我,欧洲债务危机是很严重,但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局面还不会出现,新闻媒体不能以此为炒作点。采访结束时已经很晚了,当听说我要深夜赶回成都时,他还特别关心我的安全。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最新照片曝光:登船以军被蹂躏到放声大哭(组图)
下一篇:印度披露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的全景照片(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