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发射标准III导弹 据美国《纽约时报》17日消息,自上任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从导弹防御系统的严厉批评者,转变为积极的倡导者。去年9月,白宫宣布了欧洲反导新计划;今年2月,五角大楼公布的《导弹防御系统评估报告》,更规划了未来10年美国反导系统的发展方向。然而,美国知名智库――军控协会日前公开的一份独立研究报告却警告,奥巴马热衷构建的导弹防御体系在技术上仍存在严重漏洞,依据不可靠的试验结论制定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可能带来灾难性影响。
拦截技术其实没过关
日前,军控协会旗下的《今日军控》杂志5月号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西奥多・波斯托尔和康奈尔大学乔治・列维斯两位学者联合撰写的分析文章。他们选取“标准-3”海基拦截导弹在2002至2009年间的10次“成功”试射数据作为样本,经仔细研究得出结论称:当局竭力推动构建的导弹防御系统,其实不具备官方宣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就目前的导弹防御技术而言,没有充分证据表明,美国现在能够针对哪怕是有限的导弹攻击展开防御。”文章开篇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两位科学家指出,数据分析显示,无论是针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陆基高空拦截系统”,还是针对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标准-3”型拦截导弹,在技术上都不成熟。比如,美军用以预警和探测来袭导弹的X波段雷达和“宙斯盾”系统,在远距离跟踪目标时,根本无法分辨真弹头与金属丝的区别,犹如“近视眼”。
五角大楼公布的“标准-3”试射数据则显示,10次试射中至少有8到9次,“标准-3”并未实际击中来袭弹头,只击中了导弹的推进火箭。其中4次,来袭导弹甚至连弹头都没装。两位学者指出,“标准-3”的作战原理是在高空以4到5公里/秒的速度撞毁目标,这需要其红外传感器在上百公里外就开始工作。但在这个距离上,所有目标在传感器上都是一样的光点,如何区别弹头和其他诸如推进火箭的物体,成了难以克服的挑战。而在实战当中,如果“标准-3”仅仅击中了推进火箭,来袭导弹的弹头可能还会沿着既定轨道飞行,特别是在其携带核弹头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爆炸的可能。
高成功率疑似靠“作弊”
美国国内对导弹防御系统效能的质疑早已有之。尽管美军高级官员一再强调该系统的技术日臻成熟,并进行了号称历史上“实战程度”最高的导弹拦截试验,但这样的说辞无法服众。
根据官方统计,自从2002年以来,美军已经针对各种拦截系统进行了46次试验,其中36次“成功”。但批评人士表示,军方可能实施了多种“作弊”措施,才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功率。一些分析指出,美军在来袭导弹中加装了全球定位系统,使拦截导弹很容易就跟踪到目标。同时,美军在进行试验时,已经事先掌握了来袭导弹的类型、发射时间、飞行弹道和目标点位等重要信息;导弹的飞行速度被调慢,发射的各种信号也被特殊装置放大,便于跟踪和拦截。更何况在试验中,通常只有一枚导弹来袭,而没有多枚导弹齐射的情况。所有这些,都使得已进行的拦截试验缺乏实战价值。
此外,在多次试验中,由于来袭导弹并没有释放用来欺骗预警系统的诱饵弹,许多人据此认为官方报道的可信度要大打折扣。“任何能向美国发射远程导弹的国家,都有能力释放诱饵弹,而这很可能导致防御系统彻底失败。”美国科学家联盟的物理学家大卫・莱特如是说。美国国防信息中心的导弹防御问题专家维多利亚・萨姆森也有同感,在她看来,即使试验目前是成功的,可在缺乏诱饵弹的情况下,也无法证明美国已经拥有了可靠的反导盾牌。
执意部署反会引火烧身
波斯托尔和列维斯进一步指出,如果政府无视反导系统的各种漏洞,执意进行部署,将带来“外交上的灾难”。两人认为,伊朗和朝鲜拥有的弹道导弹已经具备了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因此,部署这种系统“不但无法遏止弹道导弹扩散,甚至可能刺激这种扩散行为”。同时,因为它无法在实战中真正发挥效用,美国对盟友的安全承诺将不再具有可信性。
这篇报告出炉后,美国军方相当紧张。导弹防御局局长帕特里克・奥赖利中将撰写了书面声明,对两位学者的观点进行驳斥,称他们的分析“具有误导作用,”并坚称试射达到了预期效果,“击中了距离预计命中点的数英寸处”,这足以达到摧毁来袭导弹的目的。不过,《纽约时报》分析称,这种回应实际上变相承认了“标准-3”拦截导弹并没有直接击中来袭模拟导弹的弹头。而此前国防部一直宣称“标准-3”的拦截就好像“子弹打子弹”般准确。
《纽约时报》评论称,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积极推动与俄罗斯共同削减核武库的重要基础。对它的强烈质疑,无疑将影响美参议院对新版《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批准程序。在一些共和党议员认为该条约是在做出诸多妥协后达成、会削弱美国的核威慑力的情况下,导弹防御系统再遭批判,将令该条约在国会山面临更大困难。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众院国家安全分委员会主席约翰・蒂尔尼也发表声明,要求国会对“标准-3”的可靠性展开深入调查。“美国人民需要知道这套系统的真实能力,并有权让他们的税款得到有效的使用。”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