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中国军力
岁末年初,一股股对于中国军力的评估,再次在国际社会泛起波澜。
美国战略新闻网对中日海空力量进行了一番对比,得出了中国海军“全面弱于日本”的结论,而法国《回声报》则援引相关人士的说法称,中国海军正在进行“大跃进”,将很快超过俄罗斯。
关于导弹,印度媒体猜测,中国计划将核弹头数量增加到1500枚,澳大利亚战略研究人士也随声附和,“中短程导弹方面,中国军力发展的速度更加令人心悸”。
……
如今,对于中国军力的解读,已然成为事实上的“敏感话题”。而大多数解读和评价,特别是那些来自于海外的“声音”,往往成了五花八门的“误读”。
这些来自西方的误读,或是道听途说,或是夸大其词,或是耸人听闻,或是肆意猜测甚至妄加污蔑。
人们猛然发现,中国的积极防御战略被等同于“先发制人”,中国军队忽而发展了“秘密武器”忽而又使用着“古董武器”,即使是中国军队进行训练演习,也被一些人当成了挑拨离间的工具。
多年来,误读中国军力的种种手法,早已被国际舆论习以为常。未来,那些所谓的“评估”,是否会继续不厌其烦地编织一个个新的谎言?
这些纷繁芜杂的“误读”,已然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西方对中国军力的六大误读
郑文浩
何谓误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相关解释。根据一些语言、语文专家的解释,误读,就是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常常表现为解读的马虎粗疏,囫囵吞枣,甚至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这些表现,其实往往也是国外评价中国军力时所显示出来的“特点”。
误读中国军力这一特殊现象,在横向上可以分解为对中国军事战略、军事政策、国防开支、军队实力、装备技术、军事活动等几个方面的误读,同时,对这几个方面的误读,又表现为在主观上受到了军事知识水平、文化差异、价值取向、战略误导等因素的影响。
无知易妄言
――对中国军事战略的误读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这是中国2008年《国防白皮书》上的原话。什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中国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但美国政府却认为中国的积极防御战略与美国的“先发制人”战略没有什么不一样,它还声称中国的积极防御战略“隐含着主动进攻的逻辑”。美国的这种逻辑,除了有哄抬“中国威胁论”的考虑,确实也显示了对中国战略文化和军事历史的无知。
历史上,中国相比美国受到的威胁要远远严重得多。即使是封建王朝鼎盛的汉唐时期,中国军事力量的使用也只是对周边游牧民族威胁的现实反应。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先发制人既不符合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也超出了过去农耕文明的承受能力。因此,如果稍稍了解中国的战争史,就不难发现,防御、甚至是被动防御,才是主流。然而,在一些美国人的描述中,中国国防战略是如此的咄咄逼人。这只能说那些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战略文化,或者说他们不想了解。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从技术上唯一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就是战略核导弹。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核战略非常敏感。中国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然而,外国不愿意听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却乐于从个人的只言片语中解读中国的核战略。
一个典型事件就是2005年西方媒体对朱成虎将军的讲话“断章取义”。当年年中,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少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华盛顿军事介入台海冲突,中国可向几百个美国城市发动核攻击。在采访中,朱成虎将军已经申明他的言论仅仅是个人观点,且无论是从身份上还是职务上,朱成虎也都无法代表中国核战略的“官方表述”。但英国路透社、《金融时报》等媒体却对此事件进行了“爆炸性”报道。
相比之下,国外军方的反应相对平静。因为他们清楚,中国核武器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战略。如果说对积极防御战略的误读还是出于文化历史上的沟壑,那么对中国核战略的“误读”就是一种无知的炒作了。
2009年,中国空军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新战略,这同样引起了西方媒体的误读。比如,11月1日新华社对中国空军许其亮司令员的访谈,就被法新社解读为“中国外太空军事化”的开端,它认为中国空军的新战略是改变了过去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承诺。针对外媒的猜测,多名中国空军专家表示,许其亮的原话是“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来看,军事力量竞争正在向空天领域转移,军事力量建设不断向空天方向拓展。这种转移是大势所趋,这种拓展是历史必然,这种发展不可逆转”。
你的柔情我不懂
――对中国国防政策的误读
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两年发表一份国防白皮书,一再强调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和永远不称霸、反对军备竞赛的主张。这种不厌其烦的耐心,并未改变国际上此起彼伏、新版迭出的“中国军事威胁论”。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被西方国家视为限制中国军队发展的“工具”。几乎中国军队任何正面的发展,比如海外维和,公海护航,或者装备新型武器,都会被一些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国防政策的转变”,炒作之风随之骤起。
比如,美国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就充斥着对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误读、怀疑甚至攻击。可以说,美方对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误读,已经不是理解上的失误,而是故意误导性的解读。即使在美国政府体系之内,也有人对这种不负责任、煽动焦虑情绪的行为看不过去。美《华盛顿时报》曾报道,在对中国军力的评估和评价上,国防部与以麦康内尔为首的情报系统就有意见分歧。麦康内尔在国会公开作证时曾经说,中国现在发展军力的步骤是任何正常国家和政权都会采取的。
不许百姓点灯
――对中国军费的误读
军费,可以说是研究各国军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量化指标。它衡量的,是国家对军事力量的投入力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投入始终保持合理适度的规模。1978~1987年,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建设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1978~1997年,中国国防经费占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1998~2007年,中国国防经费仅仅是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肇星曾介绍2009年中国国防预算为4806.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的预算执行数增加624.82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9%,国防费预算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3%,与前几年相比所占比重仍略有下降。
然而,在一些外国研究机构看来,中国的国防经费数字有着太多的“谜团”。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国防费报告和公布制度,但是这些公布的数字从来不入那些专家的“法眼”。要么是引入“购买力评价”,要么干脆加上“隐形军费”的概念,总之,在他们的研究中,中国的军费要远远超过公布的数字。而单纯的数字增长,就会被西方贴上“中国威胁论”的标签。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