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美军报告详评中国海军 称作战范围将超传统区域

www.sinoca.com 2010-01-17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消息:夺取“海上霸权”起家、依靠海军纵横全球的美国,对于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关注。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1日透露,美海军情报机构―――美海军情报办公室已经撰写了针对中国海军力量发展的长达51页的详细评估报告,预测中国海上力量在未来10年内将有更大发展。

  作战范围将超越传统区域

  《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称,这份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军》的研究报告,由美海军情报办公室在去年8月撰写完成。报道称,中国海军过去十年的发展已不单单是增列新型装备,“由于意识到单纯依赖技术无法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海军正在改进作战条令、组织结构和训练体系,以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力量。”美海军情报办公室预测,在未来10到15年的时间里,中国海军将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打造一支与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御”战略调整相适应的海上力量,作战区域将超越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等传统区域,并能够执行海上安全、人道主义救援和军事外交等任务。

  该报告曾在美海军情报办公室的网站短暂公开,但随即被撤下。但美国科学家联盟已获得报告的详细内容。该报告开篇称,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以及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给作战领域带来重大变革,海军已经在整个国家安全力量结构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解放军进行了令外界印象深刻的军事现代化努力,大大提升了海军的能力,中国海上力量已快速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现代化海军在技术和能力上的差距”。但该报告认为,尽管最近中国海军向亚丁湾派遣军舰担任护航,“但这些行动并没有表明中国具有在全球保持军事存在的欲望。中国的目标依然着眼于东亚,并在需要时保护中国在远海的海上利益”。

  全面评估中国海军能力

  《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科学家联盟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长达51页的报告。它从海军战略调整、装备采购、训练演习、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对中国海军的能力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评估。

  报告认为,中国海军战略现在正处于调整期。“此前中国海军奉行近海防御战略,并不追求类似美国和俄罗斯的‘蓝水海军’,关注的区域重点也在第一岛链内部”。但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推进,海军战略从“近海防御”过渡为“远海防御”的呼声高涨,报告称,中国学界和防御界普遍认为建立现代化、受人尊崇的海军是中国崛起于国际舞台的必经之路。

  报告还说,过去10年中国海军的装备完成从“量”到“质”的跨越,不再大量采购能力低、任务单一的作战平台,重点转向高能、多任务的系统。该报告总结了中国海军现代化的三大领域:

  一是反舰作战,中国海军能够发射巡航导弹的潜艇数量比过去增长3倍,水面战舰拥有更先进的导航装备和远距离导弹,并且发展了世界唯一的反舰弹道导弹;

  二是海上防空,这本是中国海军的弱项,但现在服役的新型水面战舰拥有的防空导弹以及与美国宙斯盾系统类似的相控阵雷达。这解放了海军航空兵,使它的使命扩展到海上巡逻、反潜作战、海上打击、后勤支援甚至早期空中预警。如果航母到位,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力量投送能力。中国海上编队的补给能力比过去上升67%,能够长久维持在远海的行动。中国建造了新型的两栖舰艇和海上医疗船,这既可以用来遂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也可投入到两栖作战中。而中国从乌克兰采购的航母则表明其对建立航母编队存在迫切需求,不排除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建造航母的可能。

  “即使规模下降,整体战力必增强”

  美海军情报办公室评估认为,未来10年间,中国海军将加速推动军事现代化。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军队近年来实施的士官制度改革为海军这一高技术军种保留了大量人才,海军的人员素质较过去有显着提高。

  此外该报告还认为,中国海军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还集中在这几方面:建立融合的指挥控制系统;发展新的作战条令,实现人与武器平台的最佳结合;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建立先进的多层舰队防空体系;扩大海军航空兵规模,提升远距离海上打击能力;改变潜艇在海军演习中的从属地位等。

  该报告的结论认为,在未来5到10年,中国将继续朝着建设一支能够超越台湾海峡的海军这一目标迈进。远程巡航导弹、先进的侦察系统和数据链通讯能力,将成为中国海军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倍增器”。“即使中国海军部队的规模保持稳定,甚至下降,但整体作战能力必将逐步增强”。

  有分析认为,美海军情报办公室对中国海军的研究涉及领域相当全面,表面上可信度很高。但它将“反航母弹道导弹”、“建造航母”等很多未得到证实的消息放入其中,这仍是美国宣传“中国威胁论”的一贯方式。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美国军火商售台武器同时试图继续与大陆合作(图)
下一篇:台湾军方一头雾水:美国到底要卖什么武器?(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