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盘点台军古董武器:60岁潜艇老到无法再修(组图)

www.sinoca.com 2009-12-07  台海网



台湾海军列装的有60年舰龄的老式海狮号柴电潜艇
  

台军的“小牛”型导弹早已陈旧不堪,射程由原先的最短18公里“缩水”到只有9公里,甚至连一些普通的滑翔式航空炸弹都不如
  

台湾海军基德级驱逐舰一直面临零附件缺料和维修危机,多次演习中 “基德”级都以被击沉收场。
  

台湾陆军M60A3及改进型主战坦克战力还不如解放军水陆坦克等轻装甲车。

  台海网1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刘强)说起军购,台湾军方似乎总摆出一副弄潮儿的模样,F16C/D还没拿下,眼睛早就盯上了F-35战机、宙斯盾战舰和军事卫星。但实际上,翻开台军外表光鲜亮丽的弹药库,里面上不了台面的破烂武器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台军一些代表性古董武器,看看多年的天价军购,攒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底子。

  “老牛”导弹 导弹竟然不如炸弹

  2007年,美国国防部公布同意向台湾出售450枚导弹,其中就包括235枚AGM-65“小牛”空地导弹,之所以再卖台湾早就有的“小牛”导弹,主要是因为台军已有的“小牛”已经变成“老牛”导弹了。

  “小牛”型导弹是美国为空、海及海军陆战队战机研制的空对地导弹,主要用来攻击坦克、装甲车、炮兵阵地钢筋混凝土掩体、工事等硬体目标。它于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71年生产,现有A、B、C、D、E、F、G等型号。1977年,台湾向美国订购了500枚“小牛B”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

  目前,台军仍库存有 100多枚该型导弹,这些导弹的弹龄都在30年左右,比台军大多数官兵的年纪还要大,弹体结构老化严重,早已从“小牛”变成了“老牛”。有多位台空军飞行员私下披露说,台军的“小牛”型导弹早已陈旧不堪,射程竟然由原先的最短18公里“缩水”到只有9公里,甚至连一些普通的滑翔式航空炸弹都不如!

  此外,该型导弹的电视图像引导式制导方式也已经严重落后,极易受到夜暗、雨雪、云雾等自然因素影响,只有在昼间晴空万里时才能正常发射,其余时间完全没有战力可言。

  “祖父”潜艇 随时会变“活棺材”

  近日,台军一艘60“高龄”的潜艇壳体平衡水箱惊现裂痕,耐压壳出了问题,一旦下潜深度过大,处于金属疲劳状态的耐压壳就会被压瘪,整艘潜艇会在顷刻间变成水兵的“活棺材”。

  出事的潜艇是1973年台军从美国买来的二手旧艇“海狮”号,它还有一艘姊妹艇――― “海豹”号同在台湾服役。这两艘1945年下水的潜艇,曾参加对日作战。到目前为止,这两艘潜艇的服役时间都已经超过了60年,创下了潜艇服役时间的世界纪录,因此而被戏称为“祖父级”的潜艇。

  “海狮”有问题,“海豹”也好不到哪儿去。因台军维修不当,“海豹”的后电池箱和机舱早已变形,即使进行简单的水面航行也会严重震动,令艇上官兵心惊肉跳。

  由于两艇早已超过使用寿限,许多设备已到了老得无法再修的地步。台军曾就维修两艇求教美国军方,美国人的回复很简单:“根本无法回答,因为从没见过柴电潜艇能用这么久。”更可怕的是,台湾至今没有独立的潜艇救援能力。

  “老花”反潜机 你潜你的我飞我的

  长期以来,反潜作战能力一直是台军重点发展的方向。目前,台军的反潜作战力量主要由海军驱护舰艇所属舰载直升机以及购自美军的20余架S-2T 型固定翼反潜机组成。而S-2T型反潜机在平时仅能对左营、高雄等台海军舰艇的主要驻泊地附近海域进行巡逻。在缺乏足够反潜纵深的情况下,台海军很难保证台湾各重要港口的安全。

  台军曾装备有26架S―2T型反潜机,最早使用该机型可以追溯到1966年,平均机龄40年左右,性能已经严重落后,日常也仅有5成的妥善率。

  台媒曾传言,美国“小鹰”号航母曾遭到解放军“宋”级潜艇跟踪监视,双方一度对峙28小时。在此期间,一直例行出海侦巡的台军S-2T反潜机却对这种状况毫无察觉,还是事后通过美方情报管道才知道,台海军非常尴尬。

  为了更换这批 “老爷机”,台军斥资41亿美元购买美军退役封存的P―3C反潜机,乐此不疲地从一项过时武器转向另一项过时武器。

  “登陆”鱼雷 不受控制的“铁海豚”

  作为台海军潜艇部队的重要成员,“猎鲸”鱼雷是目前台海军的王牌水下武器。1984年至1987年间,台当局通过印尼以每枚一亿元新台币的“天价”购入了两批德国“SUT”反舰反潜两用鱼雷。这种鱼雷有一个重达260公斤的战斗部,据说单雷就足以重创一艘数千吨驱逐舰,台海军因此将其命名为“猎鲸”,希望以此来强调其强大的打击能力。

  不过,“猎鲸”鱼雷在台军手中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垃圾武器”。由于该鱼雷相当昂贵,打一枚就少一枚,没货可补,台军甚少用它演练,但在仅有的几次实弹试射中就闹出一连串的“乌龙”事件。2003年,台军举行“汉光19号”演习,为显示潜艇“水下作战实力”,台海军特意安排首次公开进行“猎鲸” 鱼雷的实弹演练,结果在第一次试射中,鱼雷射出后数分钟失去讯号,判定可能是鱼雷导线断裂。由于害怕失控鱼雷捕捉到潜艇的噪声信号而击中本艇,艇长下令潜艇 “紧急下潜”,并迅速脱离该海域。台军判定为 “鱼雷因故沉底自毁”,但实际上这枚失控鱼雷晃晃悠悠一直冲上滩头,还在“登陆点”四处打转。当地渔民还认为是一头误入浅水区域的海豚,被吓得半死的台军赶紧派人将其打捞起来。

  为弥补此次鱼雷上岸造成的恶劣影响,台海军之后再次发射该型鱼雷,但鱼雷导线又出现断裂,仍旧没有击中目标。直到第三度度试射,在“海军总司令”苗永庆的公开道歉声中,第三枚鱼雷才“争气”地击中了靶舰。

  基德“靶舰”演习时“不得击沉”

  而在水面舰艇方面,台军同样不容乐观。比如同样上世纪40年代下水的“阳”字号驱逐舰、由运输舰改装的“山字号”炮舰,以及“复国”号、“反攻”号和 “扫荡”号炮艇。这些服役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舰只,被称为台湾海军中的“曾祖父”级武器,以至于这些军舰的照片,常常被人误认为“二战”中珍贵的历史镜头。

  而即使是台当局曾经吹嘘“看得最远、也打得最远的”主力军舰――― “基隆”号、“苏澳”号和“马公”号、“左营”号“基德”舰,也是混迹军界多年的“资深战士”了。

  上世纪90年代末,台当局寻求从美国购买“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狡猾的老美却硬把已封存的4艘“基德”级以8.75亿美元的“废铁”价卖给台湾。回顾其历史,“基德”级驱逐舰是1974年美军为伊朗 “量身打造”的简化出口版,据称其最出色的是空调系统。由于伊朗最终没买,被迫接手的美海军根本瞧不上它们,直接就列入淘汰舰种之列。卖给台湾时,“基德”级舰已封存近十年,与它同龄的军舰已全部被美军淘汰,有的甚至成了海上的靶舰。2004年4 月11日,美军潜艇用一枚Mk-48鱼雷击沉了同级驱逐舰“约翰・扬”号,而后者的下水时间竟然比卖给台湾的“基德”级还要晚一年。

  “基德”级舰在台开始服役后,因舰上战斗系统零附件早已停产,一直面临零附件缺料和维修危机,未来恐怕连导弹都打不出去。由于其既二手又二流的性能,台军多次演习中 “基德”级都以被击沉收场,最快一次仅仅在战场上坚持了20分钟就葬身海底。时任“国防部长”李杰不得不下令,在以后的演习中 “不能击沉‘基德’舰”。

  “礁石”坦克 老迈迟缓难堪大用

  说完海军,再说说陆军的武器。台军装甲部队中流传着一则笑话:一旦地面战开打,解放军部队将看到台湾的坦克挂起申请零部件的 “欠拨单”免战牌,上面写着:“抱歉,本车尚在待料中,暂时无法战斗。”

  台军这种调侃是有原因的。目前台军现役坦克主要有三种型号――― CM-11、CM-12和M60A3,都属于二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其中数量最多、性能最好的是从美国购买的460辆M60A3主战坦克。不过这种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军中服役的坦克从进入台军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落伍了,美国当时把淘汰的同型号坦克在国际上大肆抛售,剩下的直接沉入了海底,作为招揽鱼群和游客的人工礁石。而CM-11和CM-12坦克更是台湾用美国坦克零件拼凑的 “组装货”,性能比M60A3更差。台军承认,这三种坦克如今不管是火力还是防护能力都已落伍,别说跟解放军的最新型主坦克抗衡,就连对上解放军水陆坦克等轻装甲部队都不占优势。

  作为台湾军队陆上的主要突击兵器,M60A3主炮采用105毫米线膛炮,杀伤威力较差。其最高速度仅为48.28千米/小时,不能满足未来战场上高速机动的要求。由于自重过大,加上台湾岛内地形复杂,战时机动使用受到较大限制。该系列坦克还存在两个致命缺陷:一是炮塔靠液压系统工作,命中弹丸的冲击力易将液压管打漏,极易起火爆炸;二是坦克油、弹存贮部位间距较小,命中时发生殉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车毁人亡。驾驶M60A3的美国坦克兵曾自嘲道:“我们是全世界最醒目的坦克兵。”

  时至今日,M60A3已超过30岁,与台湾装甲部队的军官们年岁相当,台军方正在努力通过军购换装该型主战坦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越南购6艘基洛级潜艇 将可有效封锁局部海域(图)
下一篇:美官员称本・拉登藏身山区 已数年未掌握其行踪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