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每年都在纪念辛亥革命,庆祝“双十节”
“双十节”是武昌首义之日,也是台湾的“国庆”日。在当天,台湾政府会将二者一并庆祝。无论是何人执政,这一传统都不会中断。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台湾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超过两万名华侨出席。马英九也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追思。
阅兵仪式一度是庆典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反攻大陆”的梦想破灭,阅兵式累计迄今共举行了18次,逐渐被“国防展演”取代。台湾庆祝“双十节”的隆重程度取决于当时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坏,经济形势喜人,自然会隆重热烈。但2009年,为应对“莫拉克”风灾,台湾各界庆祝“双十节”筹备委员会做出决议,停办当年各项庆祝活动,所节省的经费移作赈灾之用。
台湾的“双十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庆典
对于海峡彼岸的台湾而言,“双十节”和“辛亥革命”具有不大一样的含义。台湾的纪念活动相比于大陆的严谨和庄重,显得轻松得多。纪念活动“总统府”门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上都会有游行及表演队伍,表演由花车巡游、学生组字方阵等部分构成。庆祝“双十节”,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是一场集体的狂欢。今年马英九所做的“国庆讲话”态度诚恳,语言亲民且富有感染力,很好地诠释了“精彩百年”的概念。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在成立“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时,就很好地结合了政府与民间,筹委除官员外,还包括前香港科大校长朱经武、企业家郭台铭、电影导演李安等各界人士。这样的庆典隆重、精彩,让民众感受到“庆生”般的喜悦,又不劳民伤财。
民间纪念辛亥的方式同样精彩
官方的“双十节”庆典令人激动,而民间自发的纪念更能表达台湾人民的感情。9月底,由台湾50个民间团体共同发起的纪念革命百年集会在台北中山堂外广场举行,并打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追思先贤先烈、弘扬中山精神;辛亥启新运、和平奋斗兴中华”的横幅。参加集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曾对记者说:“为了中国能够强大。年轻一代应该跟随先贤先烈的脚步,继续为中国未来奋斗。”
为了同样的目的,孙中山孙女孙穗华、黄兴之孙黄绍强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了联合画展。黄绍强创作了《民国人物》油画系列,在海峡两岸进行巡回演出。其肖像画均以红、黄、蓝、白、黑五种色调为底色,创作灵感源自民国初年的“五色旗”。
图为2008年的“双十庆典”上,台湾“三军仪仗队”的风采。
2009年,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马英九到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慰问灾民,称“我们来晚了”。
不同时期,辛亥的理念一直的传承
蒋介石时期,搬出“三民主义”进行改革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台湾成为维系其统治最后的阵地,失败者不得不屈服与历史大势所趋。然而独裁难以为继,蒋介石不得不在台湾进行有限的改革与妥协。蒋介石宣称,凡是当地的贤能,只要他愿意依照三民主义的理想,不管是否是国民党,都愿与之合作。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即平均地权,蒋介石重新拾起,在台湾进行土地改革,促使台湾农村复兴,实施“平均地权”规定地价等政策,为台湾后来的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可否认,蒋在台湾的改革,是国民党政权得以维持的保证。
蒋经国时期,“向历史交代”解除戒严、开放党禁
民主与共和的辛亥传统在蒋经国时期得以真正破晓。蒋经国执政晚年,岛内外形式发生巨大变化,蒋经国晚年提出“向历史交代”。1987年7月15日,时任台湾“总统”的蒋经国在一份政令上盖上了自己的印章。这份政令宣布解除实行了38年的戒严体制,进而宣布解除“报禁”――允许人民自由办报,解除“党禁”――允许人民自由组党。台湾人民的权利得到增加,解严后许多事项不再实行管制,各主管机关的行政裁量权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民意更能发挥监督功能。作为时代变革中旧体制的自我否定者,蒋经国避免了社会制度变革中的流血冲突,台湾自此由独裁家天下向民主共和迈进,台湾错过了辛亥革命的大潮,但民主化是辛亥革命植入国人心中的余波。
民进党时期,不重视但并未背离民主自由理念
解除“党禁”之后的台湾,呈现多党博弈的局面,历史问题往往成为各党吸引民意的筹码。民进党的史观与国民党的史观是并不一样,对辛亥革命不是那么重视,在辛亥百年纪念之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回答记者提出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时,竟然说不希望在相关的纪念中,产生“台湾和中国主权上的混淆”。民进党的史观刻意淡化、疏远辛亥革命的现象,并不等于台湾社会对辛亥革命不认同。虽然,对国民党的辛亥史观进行了一定的否定,但政党之间的争论与更替执政,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应的是辛亥革命传承的民主、自由之理念的诠释。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