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 每个人都有责
问:最近你致力于藏区文化保护,从慈善事业家一跃为文化保护使者,这转折是什么?
答:因为在藏区的慈善工作,让我了解到保护藏区古文明的重要。我说过慈善一定要落地,所谓落地,就是要深入、融入这块土地、人群、文化, 这才叫落地。因此,我做慈善,我会抓一个特点,那个特点就是当地文化、风俗、民情,我们认知宗教,其实也是由当地文化、风俗及民情转轨而来,因此,文化才是根基,文化才是根本。
事实上,十多年前我从事慈善工作时,也从未去过藏区,但这些年去那么多,跑那么多,对藏区才开始有特别不一样的深层了解,才开始注意到藏区的文化保护。
做慈善工作,必须深入偏远地方,这些地方有些可能车子没到,得骑马,海拔5000米以上,得骑牦牛。我这辈子从未骑过牦牛,包括我及我的很多团员,骑了一整天,根本下不来,都是被抱下来来的。还有因为巅,一整天下来屁股很痛,晚上只能趴着睡。但在这深入偏远山区的接触了解过程中,才让我们开始注意到藏族古文化保护的迫切性。
像藏族的早期文明发源地,随着社会变迁,逐渐被边缘化,我们到了这些偏僻地方,随便一处文物就有上千年。这个即将在我们眼前消失的古文明,让我感动的是,一场暴风雪,当地一位耆宿心疼的不是严重雪灾被冻死的牲畜或损失的家当,而是玛尼石堆是否遭暴风雪摧残。
原来这座玛尼石堆是藏民不断累积起来一种刻了经文的古老藏族文字——象雄文化,当地人士跑来要我们帮忙保护,我们二话不说,这才发觉抢救保护文化对他们的迫切性。
事实上,这不是简单藏族文化保护的问题,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球文明、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责任,就像做父亲,有父亲责任,做母亲也有母亲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不了解文化 做不好慈善
问:做文化保护与做慈善,有何不同?
答: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你长期在基层做慈善,做了很到味,你自然就了解文化,就像你们文化,就有很多油榨东西,像你们小吃比较偏甜,我们爱吃咸,这就是文化不同。但既然谈慈善要落地,我就得了解你的文化,否则,你爱吃糯米,我却天天要你吃面条,你也消受不起。
我认为,做慈善或文化保护,不一定要有专业,但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心,还有清醒的头脑。我想不管是理科或工科,或是其它背景,都会对文化有不同感受,只要沈下心,认真去感受,慈善与文化工作没有什么跨度,如果你不了解慈善本身的背景——文化,你是做不好的。
三分之一时间留给家里
问:你是胡耀邦的儿媳,外界也很好奇,公公的身份有没有在工作上带给你光环?能不能谈谈你居家生活?
答:胡耀邦在世时,他也是注意民生,关心老百姓,他走过2500个贫困县,他是走基层的。也因此,我在基层,大家都觉得很亲切。因为,身为基金会理事长,他们认为根本不必事躬亲,但我都亲自去,而且还到那么深入的地方,让他们觉得很亲切。
至于我的居家生活很平常,由于经常在外,几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藏区,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联合国事务,我也负责联合国跨文化的专项业务,所以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家里,平常在家里,就陪陪家人、小孩,很平常。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