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外媒:中国房价最全预测 打算买房的人把此文看完

www.sinoca.com 2016-06-09  凤凰国际


  中国放弃一刀切的楼市刺激政策,转而允许各地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因宽松的政策一度刺激一线城市出现了疯狂购房。过去一年房价领涨全国的上海和深圳随后公布了限制性措施。

  一份路透调查显示,年初以来的宽松货币环境以及房地产利好政策,带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进而将推高今年全国住宅均价涨幅;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过热地区收紧调控,明年整体涨势将开始回落。

  房地产销售端回暖的势头已开始传导到投资端,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正增长,不过高库存短期内难以缓解,可能仍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12家接受路透调查的中外机构全部认为今年全国住宅均价将上涨,预测值从上涨4%至12%不等,预估中值显示2016年房价将上涨6.3%,2017年涨幅降至2%。

  此次调查在6月3-8日进行。多数分析师预测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房价指数。年度房价变动幅度是指该年12月与上年12月相比的涨跌幅。

  2016年住宅均价变动的预测值,较今年2月进行的调查结果明显上升,后者为上涨4%。

  受访者认为,今年以来流动性不断放松,叠加诸多行业利好,热点城市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导致房价上涨,形成较强带动效应,而部分地区土地市场火爆进一步提高了市场预期。

  受访者认为,2016年房价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城市包括一线城市周边地区、发达二线城市,而会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的三四线城市,也有受访者认为今年各地不太可能出现房价大幅下跌。

  对于今年房地产投资,全部受访者均认为会实现正增长,而今年2月的调查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会回落。去库存取得阶段性成果,需求回升投资信心增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新房存量较少,房价下跌概率低,将吸引较多投资进入。

  对于目前中国房价水平与经济基本面以及发展前景的匹配程度时,12家接受调查的分析机构给出7的预估中值,认为超过合适水平,与前次调查的预估中值一致。

  “宽松货币环境带动房地产需求上升,且此前投资低速增长导致部分地区供需偏紧。”光大证券[-0.48% 资金 研报]宏观分析师徐高和杨业伟认为这是今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高流动性预期不变,资金向强势市场汇集。在一线城市普遍收紧后向周边二线城市溢出,推动资产价格。三线城市去库存趋势由4月份开始向好,但能否更大程度带动市场仍有疑问。”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表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去库存列入今年五大重点任务,年初亦接连出台降首付、降税两大利好,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淡季不淡,房价涨势凌厉,引发决策层出手通过加强限购、收紧信贷来为当地楼市降温,但楼市热度很快又蔓延到一线周边及热点二线城市。中指院最新数据显示,5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7%和10.34%。

  “2016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处在复苏的过程中,货币环境较为宽松,销售好转,房企拿地积极提高,这些都会推动年内房地产投资会出现增长。”链家研究院李攀丽表示。

  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的高增长传导到投资开发,房地产投资增速从去年底的1%逐步回升,前四个月已升至7.2%,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增速达21.4%。

  尽管对今年房地产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多数受访者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库存困境至少需三年左右才能得到缓解,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难度很大。

  中国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图表

  会有更多地区收紧楼市政策

  房价飙升引起了各地政府的警惕,3月25日上海率先出台调控政策为楼市降温,收紧非当地户籍居民购房标准,规定部分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70%;深圳、南京等地也纷纷效法。上海颁布实施楼市“新政”后第一周,根据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大跌60%。

  但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分析师们认为对楼市的定向调控可能收效甚微。上海等地的调控举措“只会让楼价上涨趋势没那么明显,但不可能让楼价掉下来,”瑞信分析师杜劲松指出。他认为,一线城市房价飙升主要由收入不平等造成的;更多城市可能会出台楼市政策,但其效应都在减弱。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离奇!香港房价一再下跌 但却无人愿意抄底买楼
下一篇:外媒:中国的经济数据“令人振奋” 紧缩压力缓解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