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的邀请,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做客张维迎《经济学原理》课堂,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营体验和人生智慧。本文为潘石屹的演讲实录。
张维迎:今天课上讲到了关于企业家的理论,于是我们请到了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潘石屹先生。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不需要我过多介绍。我认识他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是一位十分具有企业家感觉的成功人士。我们知道当初的万通集团与万通六君子,最后分出了六个公司,而且每个公司都经营得很出色。潘石屹旗下的公司,就是著名的SOHO中国。不仅国内,在国际上,潘石屹也具有很高的名望。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潘石屹先生。
潘石屹:同学们好。我欠你们张教授一个人情,所以在这几年里,他每年都会给我布置一些任务。我记得,他担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时候,每年要让我来三天时间,面试学生。我有这么个特点,只要在我对面的人紧张,我就很紧张。每一个学生面试的时间有二十分钟,他被面试很紧张,我面试他也很紧张;他紧张二十分钟就走了,但我还得这样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地紧张下去……所以每次三天以后,人生都不好了……
你们张教授为什么能用动我呢?因为我的老婆是他介绍的。在我们那个年代,像我这样长相的人,找对象是非常困难的。张教授帮我解决了这个很大的问题。他和我是同乡,我们那有个风俗习惯,谁当了媒人,逢年过节要送猪头给他。所以,他一见我就会问,猪头呢?我说咱都到了北京城,给你带个血淋淋的猪头来,怪吓人的。所以我从来没给他送过猪头,可给他做的贡献不少。
在我的印象中,张教授很爱他的学生,而每一届的学生也都非常喜欢你们的张教授。为了讲这个课,张教授给我打了两次电话,说,你就讲点小故事就行了。他没有说具体讲什么故事,但我能理解他的意思。因为中国的企业家,不爱讲故事,爱讲大理论,上来就一会儿道,一会儿佛,一会儿神,一会儿鬼……都不靠谱。我前不久去参加了一个学校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我跟中国的另外一位著名企业家一起参加,我就很紧张。因为在这种学校里,大家都是研究理论的,都是辛辛苦苦研究了几十年的正道。所以他一上去讲的话,我就有点坐不住,就提前走了。
今天讲什么故事呢?关于我的故事,“编”的太多了。有个人曾化名叫“李勇”,写了一篇《我和潘石屹的故事》,居然有好多商学院把它作为案例来讲。我的孩子在美国上学,他同学的父母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博士,看完这个案例之后居然也说,写得太好了。前不久,还有导演看到之后说这个故事写得太好了,要拍电影。但,这个故事是假的,我根本没有认识过李勇这个人。所以这篇文章,只要我看到就说,没有李勇这个人,这是假的。但假的居然有好多人相信,因为把我的故事写的太好了。
所以张教授让我讲小故事,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一个人要真正地做成一件事情,做好一番事业,背后还应当有理论思想的指导。如果没有思想的指导,就一定会偏离方向。一旦偏离方向,事情肯定做不好。所以任何一个人做成了事情,背后的思想和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就想给大家讲一件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值得跟大家分享的事情,也是处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应该知道的事情:我们所处的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特点?
只有认清了这个事情,才不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个时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要用一个特点来描述它,就是这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时代。以往的时代是可以的。比如,几十年前,我们的村子,除了盐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剩下的吃的、穿的、用的,就在村子里解决。可是今天,我们任何一个人,不必说作成功的企业家,搞出色的学术研究,如果离开了别人,生活都不能自理。现在到我们的村子里去看,吃的面都是陕西的面粉、山西的面粉。我们是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子,曾经是天天种小麦、种玉米的地方,现在吃的东西,反而是别的省过来的。所以,在今天,如果有一个观点,认为离开了别人能够去创业,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喝的水,是别人提供的;穿的衣服,是别人提供的;用的手机,……昨天我看到一本书,书里有一句话,给我特别大的启发:当今这个时代,人类最重要的需求,第一位的需求是四个字,合作共赢。这个时代,人们对合作的需求比对粮食的需求要高,比对衣服的需求要高。有了合作共赢的精神,你就有吃的东西,事业就能成功。如果一个人性格非常内向,说不管别的人,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非常难成功的。我觉得,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愿意在今天和每一个人分享。我想今天先把这个话题提炼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上个月,我去美国,见了一些学校的校长,回到国内,也见了一些学校的校长。美国的学校,包括斯坦福、哥大、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杜克等等,他们的校长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无一例外的是,办学方针的国际化、多元化。他们觉得,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肤色的学生之间的学习,比老师的教授,还要重要。这就是他们办学的理念。我又见了清华的校长,我觉得他讲的是“永恒”,讲的是几百年以后的中国要怎么办,几百年以后的清华要怎么办。他讲到了民族、国家的永恒。结果,我刚走过了一个星期,他不永恒了,调到环保部去了。所以我觉得比较奇怪。又见到北大的校长,他给我传递的信息是,我们一定要办成全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是目标,但我认为具体要做的,就是国际化、多元化,这一定是趋势。多元化了,不同肤色、不同经济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以及所有不同的人在一起,相互去学习,相互去判断,不断去寻求真理,用一生来寻找。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
接下来,按照张老师的要求,讲故事吧。我想讲三个故事,也是我人生三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我们六个人创业,赚到了第一笔钱。我们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你们的张教授到了牛津大学去读书。他在双安商场双榆树这边的一个宿舍,就成了我们六个人筹划的地方。等张教授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要占股份,说创业是在我的宿舍里面创业的。要是张教授在国内的话,我们一起就算七个人了,在他的房子里面创业,他能不占股份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