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港媒:要看懂人民币 先别被美国的政治伎俩骗倒了

www.sinoca.com 2015-10-05  凤凰财经


  10月5日,香港南华早报发布观点文章,表示投资者应预期货币汇率将出现更大波动,但长远而言人民币仍将持续升值。

  法国东方汇理私人银行首席经济师Dr. Marie Owens Thomsen援引图 1,表示:首先,灰色线(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外汇汇率)走势反映两者在2005年6月之前的紧密关系,此后升值27%,直到2013年年底,平均每年升幅为 3.6%。因此,令人不安的潜在因素不在于贬值幅度,而是令人意外的时机。情况类似于瑞士央行今年1月15日撤销瑞郎兑欧元的汇率上限,如今市场参与者大胆推断,认为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瑞士法郎汇率全然由市场力量驱动,最初升值约18%,其后升幅收窄,现时汇价较1月15日高出3.4%。而人民币汇率仍非完全自由上落,而基于这一点,其汇率走势应比瑞郎温和,而且长远而言仍将持续升值。

  Dr. Marie Owens Thomsen还表示:就人民币的公允价值这个问题,美国一直指责中国人为地压低人民币汇价;但现在必须指出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表示,人民币汇价已不存在过低的问题。在经济学里,公允价值的汇率以“购买力平价”(PPP)汇率计算,而市场一般使用消费物价指数(CPI),但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消费数据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非贸易商品。要更准确地计算PPP,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因为该指数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商品的价格。

  在图1中,黑线代表中美CPI的比率(也可说是PPP-CPI)。事实上,即期汇率与这个比率相当贴近。绿线是中美生产者物价指数的比率(PPP- PPI)。要注意的是,中国对美国的经常账户余额走势更接近这个比率,而非CPI比率。这一切都意味着,如果我们用消费价格比率来计算中美购买力平价,人民币目前的汇价(1美元兑人民币6.37)被低估了1%,但若以更准确的生产者价格计算,其被低估的幅度则高达10%​​。有鉴于此,根本没有理由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会大幅贬值。

  另外,Dr. Marie Owens Thomsen还从外汇制度与贸易角度作以解释。她表示,市场人士经常将双边汇率走势与本国的多边贸易情况挂钩的思考方式,在双边关系中的贸易伙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或许可以接受,但是现在,中国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因此,要比以往更加需要使用(有效)贸易加权汇率来衡量一个国家可能的国际外汇竞争力。相关汇率可以是实际汇率(剔除通货膨胀影响)或名义汇率(计入通胀因素)。

  图2显示中美两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以指数形式显示,并以2010年为基准年。清楚可见,当美国以挑衅姿态抨击中国对汇率进行所谓的操控时(主要为2000至2010年),整个时期内美元的相对竞争力提高近30%(而人民币的竞争力同期下降逾20%) !另一方面,现在美国的措辞虽略有软化,但由于贸易加权的美元汇率自2011年升值了16.5%,美国有了更大的动机去抨击中国。投资者绝对不能被这种变幻莫测的政治伎俩蒙骗。

  至于中国在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情况:该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已从2008年的13亿美元降到今​​年6月的7亿美元。然而,全球贸易增长也告下跌:2014年增幅为2.8%,过去三年平均为2.4%,与之相比,金融危机前的贸易增长平均为6%(资料来源:世贸组织,2015年4月)。过去三年,中国出口增长平均超过7%,而2005至2014年间平均增幅为13%。因此,相对于金融危机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出口增长超过全球贸易增长的幅度更大;所以,若说汇率改革是出于商业动机,这是不合理的。人民银行可能认为,没有太大必要以货币贬值去促进贸易,因此不愿动用储备去捍卫被严重低估的人民币。更重要的是,之所以做出此举,是因为中国要实践长期承诺,最终使人民币可完全兑换。在过去的多个五年计划中,令人民币可兑换的目标年份是2015年。如果人民币今年获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则即使人民币尚未可完全兑换,但仍有可能成功实现目标。目前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包括美元、英镑、日元和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坚持,人民币应有更大的市场影响力,也显然无意将美元的复制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内。

  总而言之,投资者应预期货币汇率将出现更大波动,但长远而言人民币仍将持续升值。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高盛给全球经济下了新定义 一个人看到了抄底机会
下一篇:外媒:中国引导人民币贬值后到现在还剩多少钱(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