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有人高呼中国股市暴跌不要慌 又有红包抢了?(图)

www.sinoca.com 2015-07-27  澎湃新闻


  买方机构多认为,股灾后投资者信心未修复,缺乏长期资金的介入是导致暴跌的主要原因。

  7月27日,A股低开低走,沪指大跌8.48%,创下八年来单日最大跌幅。A股约1800只个股跌停,而在6月下跌过程中表现偏强的银行、石油等大市值个股同样大幅下挫,令A股再次面临救市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对此,买方机构多认为,股灾后投资者信心未修复,缺乏长期资金的介入是导致暴跌的主要原因,但局面与前期股灾时有显著区别,连续暴跌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不必过度恐慌。不过,后市可能依然面临下行有底、上行有顶的震荡格局,待二次探底完成后,慢牛行情仍将展开。

  国泰基金:待二次探底后有望拉开慢牛序幕

  从7月9日市场见底以来,市场反弹超过20%,部分个股已经逐渐收复失地。两周的超跌反弹行情中,市场热点一直比较散乱,切换较为迅速,军工、国企改革、交运、农业、传媒IP均有较优表现。但体现了资金短期性的特点,缺乏长期资金的介入。新增资金的试探性很强,所以当市场遭遇调整时,各路资金纷纷离场。

  当前市场比较困扰的几点一是国家队如何退出的流程,之前传闻证监会讨论退出机制均引发了市场的波动,而上周末IMF敦促中国退出救市措施,在市场信心依然脆弱的前提下,这些消息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再者,三季度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猪肉价格走高拉高CPI的内外部环境,叠加资本市场调整后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回落,三季度货币政策或陷两难;最后,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8.2,前值49.4,预期49.7,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稳增长压力仍大。

  后续市场可能继续调整,二次探底过程中寻找到国家队的底线和方向,这一过程中预计市场仍有反复,待二次探底后有望拉开慢牛序幕。

  汇丰晋信投资部总监曹庆:下跌是短期情绪宣泄,投资者开始变得“玻璃心”

  上周五以及今天的调整,我们认为其发端是抄底资金的退出。从“股灾”过程来看,4200点附近正是管理层喊出第一声“救市”口号的时候。第一批抄底者(实际看抄在了半山腰)正是此时入场的。因此随着指数回到4200附近,这批抄底者也开始回本,的确有退出的可能。不过这只是引子,我认为更大的因素在于随着前期市场的大跌,投资者开始变得“玻璃心”了。原来对牛市的万丈雄心已经变成了对调整的小心翼翼。随着上周五的调整和周一上午的调整,投资者再次出现了恐慌和踩踏。

  虽然市场再次遭遇大跌,但从基本面来看,管理层对牛市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决地,而且维稳资金暂时也不会退出,这些都是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今天的下跌只是短期的情绪宣泄,目前看不到市场持续下跌的可能。

  甚至,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的再次下跌,很多股票的安全边际再度提高,现在可能又到了购买股票和申购基金的比较好的时点,给踏空的投资者又一个入场的良机。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我依旧看好两个极端——估值低的和弹性高的。就比如我们的大盘基金,整体估值低,投资价值较高。

  博时基金:下跌是反弹之后恐慌情绪的集中释放

  A股再次大幅下挫,原因之一是当前的行情仍属反弹性质,而确定反弹行情的条件即是前期跌幅大的个股,其反弹幅度依然较大。经过两周的稳步反弹之后,个股普遍积累了较为可观的涨幅,无论是外资还是机构资金,已陆续兑现反弹的利润,这样使得个股卖压普遍加大。

  另一原因是,即使经过两周的反弹行情,投资者信心依然没有完全修复,融资余额未见明显增加,而新增的投资者入市规模与5、6月平均水平仍相去甚远。在投资者接力不及的情况下,市场必然会再次大幅回调。

  此外,我们认为,媒体舆论在沪指站上4000点之后不再“护盘心切”,虽不是促发此次下跌的原因,但也是影响市场情绪的因素之一。诸如中国经济疲软、境外股市共振、美元加息预期等因素,也是导致A股今日(7月27日,下同)大跌的次要原因。

  至于导致前次调整的主要原因—去杠杆,我们认为这不是今日调整的原因。前次大跌之后,场内外杠杆余额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今日的下跌不是去杠杆造成,而是反弹之后恐慌情绪的集中释放。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有望在未来一到两个交易日企稳,我们仍然看好传媒、医药、轻工、基础化工和电子等行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麻省理工帮”掌控全球经济命脉 主张政府干预
下一篇:俄罗斯要价太高 价格分歧 中石油无限期推迟(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