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突袭”中资冶金企业 中国淘金者梦碎“和平金都”
海外淘金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追寻的梦想,在非洲第三大产金国苏丹,有这样一群来自中国的海外淘金者,他们的淘金征程刚刚起步,便遭遇了滑铁卢。
界面新闻记者独家获悉,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丹共和国地方安全部门于今年5月初突然采取强制措施,命令所有中资金矿加工企业在24小时内撤离,否则将会被逮捕。无奈之下,绝大多数中资冶金企业被迫停产,少数企业不得不委托苏丹当地人临时性代管,勉强维持运转,而所有企业的中方技术人员全部滞留在首都喀土穆,何时复产似乎遥遥无期。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脱离苏丹共和国独立,同时“带走”了苏丹75%的石油资源。为了弥补南苏丹独立造成的石油出口收入骤降的 “缺口”,苏丹政府将未来的战略发展核心圈定在矿业以及农业。尤其在金矿领域,苏丹政府开始以“和平金都”的旗号,整合国内金矿资源,并着力寻求外资进入苏丹共同开发。
为此,苏丹政府将矿业从原有的能源矿业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矿业部,试图在“后石油时代”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过去苏丹多是依靠百姓采金,缺乏系统和专业技术,政府对于全国金矿的储量直到现在仍不甚清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发展本国黄金产业的战略,苏丹国内的金矿勘探和开采冶炼行业才逐渐形成。
2014年苏丹曾创下73.3吨的黄金年产量纪录,并将2015年的年产量目标定在超过80吨。今年4月初,苏丹矿业部长Ahmed Sadig Al-Karouri表示,2015年一季度,该国黄金产量提高14%,至25吨,总收入为10.8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淘金者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纷纷将中国成熟的冶金技术和设备连同技术人员一同引入苏丹。然而,苏丹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落后的人文环境似乎注定了这场“淘金之旅”充满艰辛。
“苏丹的冶金行业能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手把手带出来的。没想到突然被当地政府强制驱逐,那些已经投产的、在安装过程中的,还有在港口清关的冶金设备,已经让我们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施冰梅是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的金矿加工企业主,她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令她对苏丹的投资失去了安全感。一些看不到复产希望的中资企业,干脆把技术人员全部“打发”回国。
苏丹目前共有17家中资冶金企业,中方技术人员共有98人,当地职工1200余人,固定资产投入近1.1亿元人民币,年产值约2.7亿元人民币。在苏丹所有参与金矿石冶炼的境外企业中,中资企业的规模占比高达98%,占苏丹整个冶金市场的份额亦可达到15%以上。
施冰梅回忆道,2013年初,她和其他几家中国企业通过和苏丹当地矿业组织沟通交流,了解到产金大国苏丹急需矿石加工设备及技术,看准市场的她开始为在苏丹办理组建冶炼工厂的合法手续四处奔波。
“苏丹政府的办事效率比较低,政府至今没有明确允许或是禁止境外企业参与冶金行业,国家矿业部不对这种小型加工设备登记,而是把登记权利下放给地方政府。于是我们当时找到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此是高调欢迎的,并允许我们以苏方合伙人的名义登记。我们和当地合伙人有土地租赁协议,位于首都的公司负责从中国进口设备并为技术人员办理合法居住签证以及工作许可。”
施冰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种中苏方合作的模式允许中国人建厂,企业的运营模式为矿石代加工,每吨收取加工费约1500苏丹镑(约合968元人民币),冶炼过程由矿主全程监督,黄金提出后由矿主卖给苏丹政府认可的收购商,收购商再卖给苏丹国家央行。
通过上述模式,自2013年开始,来自包括浙江、山东、重庆、黑龙江、河南等地的中国企业在苏丹北部相继建厂。在苏丹红海州、上尼罗河州、北方州等金矿主产区,目前已经发展到17家企业约401台冶炼设备,每台设备日均可加工3吨金矿石,年加工量约1300万吨,年产值约2.7亿元人民币。
然而,随着中资企业陆续建厂,一些同中方合资的苏丹企业也逐渐开始单独尝试在中方技术支持下独立运作,企业增多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多位中资企业主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经常有苏丹企业到中方企业内寻衅滋事,一旦发生纠纷吃亏的往往是中方企业。
和施冰梅一样,在当地的中资企业主看来,中方是苏丹冶金市场的启动者,也是设备的提供者,中国的设备和技术是苏丹金矿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苏丹过去是用打砂机进行干式粉碎炼金,粉尘污染相当严重,尘肺病发病率非常高。中国企业将湿式粉碎技术引入当地,苏丹当地政府为此专门规划了场地并颁发冶炼许可,黄金提取比例比当地设备提高了35%,同时减少了尘肺的发病率,深受当地矿主的青睐。”她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