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交通局集体户口
近来有好多人
来打听、找她
“邱爱玉住这儿吗?”
一周之前,钱报记者来到天台县赤城街道人民东路。按照查询所得,这里是邱爱玉的户籍地所在。
“没有这个人,但经常有她的信寄过来的,以前的长时间没人来取,都已经退回去了,你们看,这里又有一封了。”已是晚饭时分,值守传达室的大伯正在吃饭,他指了指办公桌。
这是一封银行寄过来的催款函。
显然,邱爱玉已经长久不住在这里了。
这个地址是天台交通部门下的一个老宿舍区,看得出,建筑已老。
也许是时间太久了,这里住的大都是新来的租客,一下子要找到邱爱玉的老邻居也非常困难。几经周折,钱报记者联系到了与邱爱玉同一集体户口的几位,其中有一位郑姓男子。
郑先生说,近来已经有许多人来找他,都是来打听邱爱玉的,但自己并不认识邱爱玉。“当年的集体户口,我一直没迁出,于是和邱爱玉的户口挂在一起。”
那么,既然邱爱玉的户口在当地交通部门下的宿舍区,那她与交通部门的关系便非同寻常了。
有共事过的人只是简单说起,之前邱爱玉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后来调到交通局里开车。
于是,钱报记者又找到了天台县交通局。
“印象最深的是她后来的生意合作人,曾经是局里的一位领导,因为做了一些实事,在当地名声不小。十年前提前办退休后开了厂,十年前的事了,听说企业情况也一般,关注他们的人不多。”一名在交通局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说,那个退休老领导之后很少来局里,哪怕是单位组织的老员工活动也很少参加,以至于现在许多干部职工都不认识他了。
至于邱爱玉,知道的则更少。
不过,可以了解到,两者合作的是涂料和交通设施方面的生意,公司名叫“新帅邦”。
她常年不在天台
融来的那么多钱
都去了哪里
“新帅邦”公司位于天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厂房显得非常普通,一楼的厂区里堆着许多涂料罐子。
在这里,钱报记者又发现了邱爱玉的一些过去。
“邱爱玉在这办过公?”
“是啊,对面曾经是她的办公室,但她好些时候不来了,这里也包给了其他人。”
在厂区里,钱报记者遇到了一位员工,她对邱爱玉的近况显然没有多少了解。
从厂里的情况看,也就是做些交通标志标识以及公路用涂料等等,单凭这些实在想不出邱爱玉要那么多钱有何用处。
“融资那么多钱,用到哪里去了呢?”
钱报记者曾经从杭州的办案民警得到过一个答案,那是邱爱玉自己说的,她说融来的钱是为了她的专利申请,也就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改良剂。
因为一直来经营的项目和交通有关系,邱爱玉和她的合作人确实很有可能在几年前就开始研制沥青路面改良剂。
这的确是一种新技术,以前常规使用的沥青路面,只要一到下雨天或者气温升高就易裂开,汽车碾压多了之后,就会使路面产生一个个的大洞。
邱爱玉他们研究的这种改良剂,就可以大大缓解这种问题。
也许是他们实力有限,最早的研究缺乏资金,于是便从亲戚和朋友那里融资,甚至后来还借了高利贷,渐渐的这个洞就变大了。
前几年开始“弄”钱
八只缸七只盖
后来就盖不过来了
“由于利息非常高,到了后面八只缸七只盖,盖不过来了,此时她资金的缺口已经不是专利能替她补回来的了,所以她才需要钱,很多很多钱。据我所知,邱爱玉常年不住在天台,都跑在外面,所以她在天台没什么名气。”天台当地一位知情企业家如是说。
“到了后期,邱爱玉融资上亿,其实自己拿到的只有一半左右,而这一半付利息都不太够了。”办案民警说。
“邱爱玉‘弄’钱从前年就开始了,她的朋友中,少的借几万几十万,多的上千万。”民警说,为了支付利息,邱便不断地借钱,其实最早借钱的人,利息可能都超过本金了。
“这个沥青专利确实不错,但专利究竟值多少钱,要让市场来决定,我们公司经过一年的运作,正在起步。”这一次,钱报记者在天台又找到了这个新专利已经初步投产的新公司。
这家新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这个公司有四五个股东组成,其中并没有邱爱玉。
邱爱玉曾经的合作者,只是拿了专利来入了股,占的比例也不算大。
“我见过邱爱玉两次,和她并不熟悉,也是因为她曾经的合作者才认识的。”
这位负责人表示,公司每个股东的投资额也就两千万左右。
如果邱爱玉融了那么多资金,都用在这个专利的推广上,那也用不上他们这些新股东来投入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