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经济学家走穴出场费调查:郎咸平7年涨4倍至25万

www.sinoca.com 2014-12-29  金陵晚报


  金证券记者 储伟伟

  马云和经济学家杠上了。他近日称,企业家不能听信经济学家的预测,否则灾难大了。有经济学家回应:预测还是要做的,万一对了呢?

  首富的挑刺,并不能阻止经济学家到各地指点迷津。尽管经济不太景气,“走穴”整体行情走熊,但一些经济学家出席商业活动的频率仍然堪比明星,炙手可热者更需要提前预约档期。

  钱多,或者规格高

  在全球排名中学术水平顶尖,参加国内活动时出场费最高?不见得,真正的大牛级经济学家不屑走穴;即便一些二三流学者喜露身形,出场费多少还得看各自的“钱商”。就像郎咸平,尽管不是最重量级的学者,但或许是最能挣钱者之一。

  网络新闻检索拼出了郎咸平的不完全“赶场”足迹:11月11日,他在云南昆明;11月13日则现身山东潍坊;11月29日出席四川乐山万达城市发展高峰论坛;12月4日在贵州务川自治县演讲;12月16日,郎咸平又赶赴河南漯河市。无独有偶,上述五场活动的主办方都是开发商。

  有开发商等“金主”的助力,郎咸平的出场费一波比一波高。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郎咸平的出场费基本是20万元起,且五星级酒店、头等舱等是标配,还得满足其他特别的要求,做派不亚于不少当红娱乐明星。

  南京一位会议资深策划人士对《金证券》记者感叹道,2007年前后,郎咸平的出场费还是5万左右,2010年大概是15万,现在已经飙升到25万,七年间涨4倍。

  确实,尽管景气不再如日中天进入“新常态”,但开发商还是手头最宽裕的,为了卖房做活动仍敢于砸钱。其他的主办方往往会随行就市。经济学家走穴收费最低的莫过于主办方背景不同寻常的活动,比如由政府出面,规格很高,出席演讲或颁个奖什么的有利于知名度。至于出场费不高、主办方背景也普通的,有点名气的学者并不愿意赶场,在其看来,总得图点什么吧?

  三六九等的出场费

  如今学者越来越像明星,论坛等活动也越来越商业化,形成了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学者们会被划分为三六九等,标上高低不一的身价。

  据了解,经济学家出场费高的有几十万,低的万儿几千也能“拿下”,一般知名的行情普遍在10万元左右。《金证券》记者登录中国讲师网发现,多位经济学家的出场费都明码标价,像樊纲、龙永图是25万元,宋鸿兵是22万元,李稻葵、巴曙松是15万元,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水皮的标价也高达15万元。

  上述会议资深策划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分析称,经济学家的出场费,跟身份、学术水平、影响力等很多因素有关,有的靠硬实力,比方成为政府的智囊,服务过全球500强企业;有些则依托团队“包装”,靠媒体增加曝光率;还有门路不够又想出名的,会抛出雷人观点来博眼球。像宋鸿兵则是因为出过《货币战争》的书,尽管颇受争议,但有知名度。

  为什么中介手上会有不同价码?据了解,不少经济学家有“文人”的清傲,不喜欢和主办方谈钱,怕丢面子,所以一般由助理甚至公关公司出面。

  不过该人士指出,“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有很大的价格水分,毕竟中介自己要挣钱。”但是如果能通过其学生或是助理邀请,价格甚至可以砍半,只收取“友情价”;有的经济学家也很注重自己形象,尤其一些大腕级或国际上的专家,遇到熟人邀请或是自己也感兴趣的论坛,甚至可以不收钱来“撑场”。

  有些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档期较满,要提前预约。他还告诉《金证券》记者,另外,一些学界泰斗除非机缘巧合,否则目前很难请动。

  最怕学者“不着调”

  “他更像是学术圈的明星,喜欢摆出大派头,一定程度上也让主办方觉得他值这个价,这也算是一种包装吧。”上述会议资深策划人士这样形容郎咸平。

  有高调的,自然有低调的。

  某论坛组织方的工作人员对《金证券》记者说,她曾经接待了某位知名经济学家,该经济学家戴金边眼镜,眼神温和,头发银灰,演讲时话锋也颇为犀利,但是为人很低调,独自拉着行李箱来“赶场”,甚至没有秘书。要是安排他和当地领导、知名企业家一起就餐,他会推辞刚下飞机太累,不便参与。宁愿让主办方叫一份面到酒店房间独自吃,并直言“这种应酬的场合我是能避则避”。

  高调低调都不怕,最怕不着调的。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透露,有一些学者尽管名气不大,但脾气不小。比方说,很在意同场出席的同行的档次和出场顺序;遇到会议流程拖延等稍不顺心的细节动辄耍大牌;明明邀请一人却喜欢拖家带口玩旅游,费用当然让人报销掉;亲自跟主办方谈好出场费之后,突然又说档期紧要加价,讨价还价不惜自损形象,等等。“有学识有脾气这不怕,最怕的是有脾气还没学识的。”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学者的毛病也是给惯出来的。据悉,一些经常流连于多个论坛的所谓嘉宾远远不能被称为“经济学家”,充其量只是知名财经评论人士。“主办方为自抬身价,往往朝高了贴金。毕竟,经济学家不需要国家认证,谁都可以叫。”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说。

  今年“走穴”不太多

  有个经济学家演讲开始前,总是神秘兮兮地要求现场不准摄像不准录音,但其实他讲的内容每场都差不多。一位媒体记者对《金证券》记者吐槽说,“你去翻翻他在各地各个论坛上的演讲报道,会发现演讲内容的报道大同小异。真是靠着一个PPT,走遍天下都不怕。”

  据了解,对于演讲话题的确定,只为挣钱的学者会被主办方指哪打哪;涵养高的学者会和主办方有商有量,根据自己的关注方向,最多找一个跟活动主题契合的角度;但觉得自己特牛的学者往往是“自带话题”。

  临近年终,往年论坛会议扎堆,今年则似乎有些冷清。上述媒体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今年楼市不太景气,开发商为开盘造势组织论坛的积极性不像往年那么积极,所以有些经济学家的“走穴”机会亦减少了,但出场费的行情并没有因此变化。

  那位会议资深策划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分析称,其实越是经济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家越是需要指点迷津,不过论坛会议如今正被清理,即使正常筹办也会减少预算,所以经济学家门走穴的频率和行情也受到一些影响。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俄媒:发达国家停滞 中国将领导没有美国的世界
下一篇:中国高铁出海遇阻:因将刮雨器译成抹布丢订单(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