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 智石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战略中心主任
著有《大国诸城》
APEC北京论坛落幕,大国风姿,影响深远。
本次APEC峰会上,中国拟出资400亿美金,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金,这被看做是此前的一路一带,以及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投资银行的政策延续,
外界称中国启动了一个类似马歇尔的计划。“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能否获得当初美国一样的效果?中国能否通过这个计划,实现新的飞跃?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深远,通过大量输出过剩产能,美国不仅再造了欧洲,而且将美国经济从谷底带入了十多年的繁荣。彻底强化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盟主地位。同时,在美国的主导下,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很多国家都羡慕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但是,为什么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可以收获大功?事实上,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在于美国具备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个人总结,可以称为四流归一。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人才流。在金融领域,美元建立了全球霸权地位,成为全球硬通货,在技术领域,美国已经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强大国,多项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在产业领域,美国已经成为当时全球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并且处于全球产业链顶端。在人才领域,欧洲战乱期间,大批德国和法国人流向美国,美国汇聚了全球最顶级的人才,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库和人力资源大国。四大资源集中,居高临下,顺势而为,遂收大功。
当下中国,国运处于关键的飞跃时期。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即将取代美国,成为第一。日益上升的经济实力,激发了中国谋求更高的国际地位。设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有甩开美元,另建相抗衡的货币体系的意图,亦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而新兴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置建设欠缺,则是设立亚洲基础银行的初衷。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承担贷款风险,企业输出过剩产能,人民币国际化,三位一体。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实现一石二鸟的战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最大挑战,在于产业输出。
在中国的产业输出路线图中,其实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输出,一个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北部湾战略,主要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输出,一个是中国在非洲和拉美的产业输出。与美国援助欧洲的时候,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顶端,对外产业输出可谓是顺势能输出,而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这是制约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最致命软肋。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领域与众多国家产生争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本身不发达,无法与东盟国家形成产业落差,也就无法产生互补性。当国家间关系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众多纠纷就此产生。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是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中国提倡多年的北部湾战略之所以一直无法实现,根源也在于此。虽然日本与东南亚诸国之间存在历史问题,但是由于产业互补,双方走的很近。
作为领袖,不仅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责任。中国要成为亚洲领袖,成为东盟诸国可以依赖的朋友与领袖,首当其冲的,就是自身的发展能够让东盟诸国受益。
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贸易顺差84.5亿美元。最典型的是中越贸易。中越双边贸易额达502亿美元,中国对越南出口贸易额为 369.4亿,越南对中国出口额为132.6亿美元。越南对华逆差达230亿,这更加深了越南对新一轮竞争的紧迫感。中越同处全球产业链低端,中国可以造的东西,越南基本上都可以造。形成同质化竞争。
中国作为经济巨人,其庞大的低端产业,成为东南亚诸国横亘的高山,双方贸易亦受制于产业同构,未来要实现大的贸易跃升,产业错位至关重要。而关键即在于中国率先完成产业升级。
如中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则中国既是亚洲大国,亦是亚洲强国,合二为一,成为亚洲无可争议的领袖。在经济上,东南亚可借助中国的技术,而不是目前这样,双方抢西方的制造业订单。届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容纳众多亚洲国家的制造业,如此,建立在双方产业互补的基础上,中国可将东南亚变为自己最大的战略腹地,彻底实现大国崛起。造福于东南亚,才能最终收获东南亚的尊重与敬意。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未来,亦系于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产业互补,目前这种互补尚不存在。大势远未成就。
中亚诸国的产业特点是,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并不发达。中国的特点是,总体上资源缺乏,同时低端制造业发达,是声名远扬的“世界制造业工厂”。
中国需要中亚的石油,由此成为中亚诸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但是,中亚诸国并不需要中国。中亚诸国工业处于低端水平,中国的工业亦处于全球低端,而中国西部更是工业不振。由此,中国的制造业在中亚并无用处之地,他们只要卖油给中国的钞票。欧美的高端产品,才是畅销货。他们的需要的产业,来自欧美。
2012年,哈萨克的出口商品中,矿产品为最大宗,超过总出口额3/4,达358.3亿美元。在进口商品中,机器设备占比约为40%,为最大进口商品。金属制品约15%,化工产品约15%,食品约10%。剩下为其它商品。
从哈萨克斯坦的最大进口商品看,其最大需求为机械设备,以及工业制品。而鉴于其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国民消费水平不低,故需求相对高端。中国的低端工业制造,在哈萨克市场并不大,主要是服装,建材,水果和蔬菜。大宗工业品,却来自欧美。瑞士,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商品,才是哈萨克国民之爱。
不光是哈萨克斯坦,几乎所有的中亚国家,都有类似的产业结构,中亚国家最大的需求在工业水平更精良,更发达的欧洲。而非中国。
由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从诞生伊始,即存在不对等,中亚国家并不需要中国的产业,只需要中国的钞票,中国对于他们的需求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要石油等矿产资源。基于产业链分工的互补,则几乎没有。中亚国家更多与欧洲互补,而非中国。而没有建立在互补基础上的国家,其战略性的合作基础比较脆弱。
丝绸之路经济带,并非现实之景。
西部塌陷,制约中国。未来,中国需要进行一场“西进运动”,先造就中国西部的振兴,
如中国西部振兴,健全的工业体系,精良的制造,相对高端的技术,刚才是中亚诸国所需。中国与中亚诸国,才真正形成产业互补,丝绸之路经济带,方才腾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成型,起码在十年以后。
互联互通也好,设立银行也好,最终还需要通过产业输出来实现,而造就中国与东南亚,中亚,以及非洲和拉美国家之间的产业互补,关键在于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没有产业升级,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将如无水之源,光靠资本输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中国当下无法如美国那样做到四流归一,但是, “产业流”是最基本的前提。
目前,中国在高铁等少数领域取得了相对的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需要在更多的大众产业领域,获得更多突破,习近平讲的中国经济三个新常态,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创新驱动,无论是技术和制度创新,都是中国目前真正所需,对外扩展,反是其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