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楼市下一步:国进民退?这一次“进”的是地方政府

www.sinoca.com 2014-07-21  搜狐财经


  在市场因素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即将迎来又一次的国进民退。这是,这一次“进”的不是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而是地方政府。

  民退——成交大跌 千方百计消库存

  从年初以来,楼市拐点的论调就不绝于耳。尽管房价尚未出现拐点,但房地产销售量的拐点却是真的出现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8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商品房销售额31133亿元,同比下降6.7%。

  统计局: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

  在被认为是房价“只涨不跌”的一线城市,销售额同样惨淡。据南方都市报统计:

  在北京,“今年上半年新建住宅签约数据为276万平方米(剔除保障房),相比去年同期530万平方米的成交面积减少了48%。此外其738亿的成交额也相比2013年上半年1190亿下调38%。据了解,276万平方米的半年成交面积为北京近5年来的最低纪录。而从二手房看,2014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4.45万套,创网签以来最低纪录。”

  在上海,“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407万平方米,相比去年上半年的591.5万平方米大跌31 .2%,同样表现不佳。”

  在广州,“今年上半年网签成交面积为382.9万平方米,相比去年上半年550.8万平方米的成交面积少了167.9万平方米,跌幅为30.5%。上半年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金额为573 .5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少赚了182.3亿元。”

  在深圳,“一手住宅成交15133套、142.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分别高达41.7%、40%;月均成交2522套、23.7万平方米,均为4年来最低值。”

  南方都市报还指出,“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下滑,并非因为供应量同样出现下滑。反而在今年上半年,这几个城市的供应量在不断上升。”

  难怪,6月份以来,呼和浩特、济南、厦门和武汉等城市,相继或公开或未公开的取消了限购,甚至连上海也有取消限购的传闻(后被官方否认);难怪,刚刚履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的陈政高,7月11日在其上任后的第一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平稳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其中库存量较大的地方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近日表示,中国八万多家房企中,“很多开发商将在未来一段房价下跌、产业洗牌当中倒下去,但有1万多家将生存下来,做得更好。”

  其实,如果楼市成交量持续负增长,即使房价一时不下跌,产业洗牌也会进行,八万多家房企中也会有很多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

  国进——棚改发力 获央行千亿金援

  在千方百计消化库存的另一面,则是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的突飞猛进。

  据多家媒体报道,央行已向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再贷款,用来支持国开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该项事业部将于7月底挂牌,总裁由国开行行长郑之杰兼任,专门支持棚改业务。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截至6月末,国开行新增承诺棚改贷款676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发放2195亿元,占到上半年国开行新增人民币贷款4737亿元的46%,发放额同比增长433%。与此同时,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下半年国开行要加快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运转,同时打好支持棚改攻坚战,争取全年发放贷款4000亿元以上”。

  不仅仅是棚改,据陈政高在上述住建部会议上表示,住建部“下一步将重点……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各项建设任务”。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

  对此,学者傅蔚冈分析称,“一方面去库存;另一方面又在大量增加供给。这可能给房产企业的去库存带来很大挑战”:

  “为了商品房去库存,地方政府通过取消限购等手段千方百计来扩大房产市场的需求方;为减少保障房的空置率尽快回笼资金,地方政府又在尽力降低保障房的准入门槛。”

  这确实是“一场难度极大的双手互搏游戏”。

  一方面,取消限购确实可以扩大楼市潜在需求力量,但在投资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潜在需求有多少能够转化为真实需求,没人能够知道;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棚改和保障房建设,则会增加楼市供给并减少需求,对房价形成向下压力,同时直接加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除了房地产 财大气粗的中国人在海外还投啥(组图)
下一篇:肯德基麦当劳向中国顾客诚恳致歉 餐厅依然如往常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