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1月内8大城市楼市限购“松绑” 降价最高达25%

www.sinoca.com 2014-05-17  法制晚报



  展望 松绑“微刺激”6大方向

  非户籍资格审查放松。

  去年11月房价上涨过快的17个一二线城市升级调控政策,主要手段之一即为提高非户籍购房者缴税年限门槛。去年末上海、广州、武汉、南昌、沈阳、福州六城市发文提高了非户籍缴税年限,将购房年限延迟了1至2年,造成入市需求延缓。若非户籍缴税年限在实际审核中得以放松,加之城镇化进程中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开,将释放一部分非户籍人口的购房需求。

  限购范围放松。

  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统计,目前限购的46个城市中,仅16个城市对全市域限购,大部分城市仅对中心城区或内环线限购。限购范围的放松还包括限购对象与限购商品的定向微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限购范围的缩小也将明显影响限购力度与效果,带动周边区域成交。另外,若放开对于二手房的限购,可加快二手房市场的流通,并合理引导市场梯度消费。

  因此,对于执行限购的城市,在非户籍购房资格审查、限购范围以及限购房型等执行层面将有进一步的调整和松绑空间。

  调整普通住宅界定标准。

  普宅界定将直接影响交易税费的征收标准,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仅次于信贷政策的调整,且对市场短期利好作用明显。

  限价政策放松。

  目前多地采取限价措施一方面为控制价格涨幅,另一方面则是重点关注高价房入市情况,以避免结构性抬高地区均价,南京3月初甚至提出按季度分解控制房价涨幅。而福建最新的口头通知中表示,对预售价格变动不再进行限制,区分高端住房项目与普通住房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提供购房落户及优惠等刺激性手段。

  在未来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总方针下,购房落户政策将在更多城市得到演绎和深化。

  公积金政策松动。

  预期后续市场跟随南宁、铜陵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将会明显增加。但因为限购政策本身在二三线相对比较松的户籍政策下,对市场影响有限,这种力度的救市作用有限。

  需要关注的是,不同于2008年市场受外围金融危机影响波及步入全面下行通道,本轮市场转冷更多由于前期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因此,虽然2008年末对楼市的诸多刺激性措施引发2009年市场大幅反弹,但我们认为本轮日益强烈的调控微调效果将不同于此前的市场反应。

  从微调政策预期的效果来看,税收优惠以及限购放松将对市场短期造成明显利好,市场有望走出一波上行行情;而如果信贷政策能适度调整支持普通购房需求,则将对市场中长期平稳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

  楼市松绑·观测

  或有更多城市跟进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预期后续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将会明显增加。瑞银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未来房地产进一步下滑,将可能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放松目前的限购政策,“大刺激无望,但更多微刺激值得期待。”

  南宁市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个城市比较理想的新建商品住房存量应该是其月销售量的12倍到15倍,即存量可支撑12个月到15个月的消费需求,而按2013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均值估算,南宁新建商品住宅存量供维持销售近10个月,处于比较合理的库存区间,不存在供过于求的状况。而另一方面,受限于信贷、税收等购房调控政策限制,很多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未得到满足,而二手房市场也并不活跃。

  在中原地产总监张大伟看来,未来政策松绑空间有很多,包括非户籍资格审查放松、限购范围放松、提供购房落户及优惠等刺激性手段以及公积金政策松动。不过,地方政府的救市举动能带来多大的效果依然有待观望。

  张大伟表示,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前期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市场能否回暖的关键还在于信贷能否放松。在信贷不放开的情况下,地方的救市作用有限。”

  楼市下行趋势已经明确

  最近各地再传出救市放松调整包括限购的传闻。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楼市供需结构已经出现变化,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趋势性调整,除非再次出台类似2009年的四万亿政策,否则地方政府救市与否不能改变房地产调整趋势。楼市下行的趋势已经明确。

  “分类调控”同样意味着市场不会全面放松,尤其是一线城市政策环境将维持不变。例如,之前北京、上海均官方表示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深圳对违反限购令行为开展严厉打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企越南劫:充满诱惑的“危险” 共投471亿美元
下一篇:全球十大年轻亿万富翁出炉中国仅一位上榜(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