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红旗下的哥伦比亚谷物公司,1978年于美国波特兰(Portland)成立,该公司的5号仓储物流综合体(Terminal 5)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和集成度最高的谷物出口基础设施,该公司具有100万吨的谷物处理能力,使其在美国西北部沿太平洋地区的谷物市场成为领导者之一。
行业资深人士介绍,哥伦比亚谷物公司位于西岸俄勒冈州的波特兰,由日本几大商社共同投资,建有出口码头、仓库和火车卸货场,但管理人员几乎都是美国人,主要是接收通过铁路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运来的小麦供应日本市场,他们在铁路沿线的各州都有收货点,负责收集货源,供应出口订单。现在,他们通过收购美国的FGDI公司,拓展到更东部的大豆、玉米产区。
而对Gavilon Holdings的收购,使丸红如虎添翼。丸红获得了该公司在全美拥有的约140个谷物收购点,以及该公司在巴西、澳洲、乌克兰等美国以外的主要产地配备的基地。这些基地与丸红已有资产组合在一起,进一步扩充了该公司谷物贸易的全球采购和销售体制。
中国粮商学什么?
日本跨国粮商的崛起,让中国粮食行业的从业人士唏嘘不已。
今年4月,中粮集团宣布收购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之前的2月,中粮集团宣布控股全球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中粮集团总计投资约28亿美元用于达成此两起并购,创下了中国粮油行业有史以来海外并购之最。
尽管与日本跨国粮商相比,中粮集团的海外投资只能算赶了个“晚集”,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能不能出现中国的丸红或者全农,业内人士并不看好。
一位在跨国粮商工作过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不缺乏聪明才智之士,但是缺乏世界级的跨国粮商管理团队。跨国粮商的高管团队是市场化的精英团队,跨国粮商以全球为市场,广泛招贤纳士,不分国籍、性别,这在中国央企行不通。中国能够走出国门与丸红、ABCD等跨国粮商抗衡的高管团队不多,央企内官僚、半官僚的色彩浓厚。而受大环境影响,央企自主权有限,央企走出国门,仍然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与日本企业走出去不同,一些中国公司和个人在探索海外买地或者租地形式,在海外自己搞种植,对于这样的模式,业内人士并不认为是最佳方案。业内人士说:“中国企业海外种地,我觉得并不是上策。海外农业应该以合作为主,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劳力资源,而不是租地或买地,那样会引起所在国国民和政府的高度警惕,从而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和障碍。”
海外租地或买地,如果不控制物流,成本依旧比不过跨国粮商。上述人士说在美国全农公司,工作人员主要是当地人。因此,他们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参与采购、运输、仓储、销售、套期保值等一系列经营活动,掌握从乡村到出口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他们并没有参与种地,但供货渠道畅通无阻,供货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一家地道的美国粮食出口的骨干企业。
上述人士表示,中粮收购Noble和Nidera,是走出去的一条捷径,值得称道,但关键看接手之后的管理。这些国际公司的功夫要比中粮深得多,值得中粮学习借鉴,帮助中粮也能走国际化的道路,成为国际粮商中的一员。现在看,是中国市场、中国的粮食安全需要这样做,但国际公司看中的是国际市场带来的利益。因此中粮不但要胸怀中国,还要放眼世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