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是最薄弱环节
前面已述,综合多种估算,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约为27.85万亿元。各类业务余额分别是: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约4.5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约7万亿);信托贷款(约3.7万亿);委托贷款(约6.5万亿);狭义民间借贷(3.2万亿);小贷公司(约0.6万亿);典当(约0.25万亿);私募股权(约0.5万亿);融资租赁(约1.6万亿)。合计为27.85万亿。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估算:其一、以金融产品来界定影子银行,估算规模大致为28.8万亿人民币,占2012年GDP的55.4%,占银行体系全部存款余额的32.3%。其二、根据五大类资产规模来近似评估影子银行业务总规模。截至2012年底,五大类资产管理规模总额达到23.35万亿。其中银行理财 6.73万亿、信托6.32万亿、基金类2.47万亿、保险类6.90万亿、卷商资管业务0.93万亿。由于缺乏完整有效的数据报告体系,很难准确计算影子银行业务规模。
无论如何,尽管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总体规模仍然有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110万亿,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3万亿,居民储蓄存款超过45万亿。与此相比,各类影子银行业务或者直接融资业务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总结全球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历史经验,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高杠杆经营风险。二是信用风险和对手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往往没有资格得到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支持,一旦面临挤兑和偿付危机,很快就会演变成为破产倒闭危机。
依照上述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是第三类,即期限错配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譬如我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数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一些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然而,一旦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游戏就没法继续下去。如此运作的"资金池"理财产品,期限错配,不得不以"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确实有某种"庞氏骗局"的因素,至少类似"庞氏骗局"。由此可见,影子银行业务是我国金融风险体系里最薄弱的环节。2013年6月发生的流动性事件,实际上显示了影子银行业务潜在的巨大风险。
房地产价格回落不崩盘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歌猛进,持续飙升,引发市场人士和社会公众普遍高度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严重资产价格泡沫?如果是,那么房地产泡沫破灭是否会触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不打算深入剖析房地产市场,仅仅给出几个基本判断。其一、从房价收入比、租金收益率、房价增速与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之比、房价增速与GDP增速之比等多个国际公认指标来衡量,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其二、整体来看,我国城镇商品住房和商业写字楼总供给量逐渐趋于饱和,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严重供给过剩(所谓"鬼城"现象即属此类)。有机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空置住房达到6800万套,总面积近60亿平方米。据不完全估计,我国城镇商品住房存量已经超过240亿平方米,每年竣工商品房面积仍然高达15亿平方米,五年之后,我国城镇商品住房总存量将超过320亿平方米。即使考虑2025年之后超过10亿人成为完全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则已经超过30平方米。其三、考虑人口结构迅速变化(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人口和人口总体逐渐老龄化),住房刚性需求增速将快速下降。其四、实施新城镇化战略必然意味着我国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重大调整。如果允许集体所有制土地私有化和自由转让,特别是如果允许所谓"小产权房"能够直接公开上市交易,我国商品住房供应量将立刻增加至少30%,整体价格将面临巨大下降压力。
支持城镇商品住房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力量有:其一、城镇化过程人口迁移所创造的刚性住房需求;其二、城镇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其三、老旧住房的改造和重建。
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因素,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商品房和写字楼)不可能长期持续上涨。预计两年内房地产价格整体见顶回落,部分城市将出现房地产价格大幅度急剧下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所诱发的金融风险不容低估。
然而,尽管如此,从商业银行体系整体来看,笔者仍然认为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可控。基本原因有四:一是我国银行体系房地产贷款资产占比相对较低,占商业银行全部贷款比重不到10%。即使考虑全部所谓"涉房"贷款,所占比重亦较低,没有一些机构所夸张的那么大。二是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极少,占房地产贷款总额比例不到5%,且风险特征简单透明。三是房地产贷款里,几乎全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贷款房价比"低于80%,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开发贷款平均抵押品比例达到189%。截至2013年二季度,包括农村信用机构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低于2%,不少地区继续呈下降态势。四是我国住房市场刚性需求还会持续增长一段时间,有望保证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某些机构所预言的"崩溃或崩盘"。
美联储退出QE冲击有限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所以诱发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其传导机制如下:一是国际投机热钱开始撤出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急剧贬值、资金外逃、外汇储备急速下降;二是资金外逃、汇率贬值、外储下降迫使本国中央银行收缩货币、提高利率,从而导致股市狂跌和国内经济衰退;三是汇率急剧贬值让外债负担沉重的新兴市场国家雪上加霜,债务危机随之爆发,并迅速演变为银行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四是国际对冲基金兴风作浪,趁势抛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股市,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最近数月以来,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等国家已经爆发相当规模的金融动荡,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如出一辙。
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会遭受上述冲击,关键还是自身的经济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一是经济竞争力较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或"一顺差一逆差",外汇储备不足,难以抵御国际投机资金的冲击;二是外债负担沉重,尤其是短期外债过多,一旦出口下降,汇率贬值,极容易爆发债务危机甚至演变为国家破产,需要寻求外部救助;三是对资本账户缺乏有效和必要的管理与控制,或者在本国经济金融体系不够强健的条件下,贸然实施资本账户自由兑换。
由此观察,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非常有限,中国不会因此爆发金融危机。我国外汇储备非常充足,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持续 "双顺差",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外债规模非常小,资本账户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投机热钱总体规模很小,难以掀起惊涛骇浪。
结论和建议
虽然我国不会爆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却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和低估金融风险,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自我陶醉,高枕无忧。前面的分析实际上已经揭示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环节,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尽快理顺和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简单遏制需求转向重点调节供给,特别是需要尽快通过房产税等各种手段,迫使那些空置的住房进入市场流通,消除住房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确保房地产价格平稳调整。
第二,高度重视制造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化"和"去杠杆化"过程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对那些去库存压力巨大、还本付息能力显著下降的行业和企业,必须尽快采取各种保全措施,将信贷风险降低到可能的最低水平。
第三,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探讨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包括探索发行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永续债券、长期债券和垃圾债券。
第四,择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银行挤兑。进一步完善流动性管理工具,防止同业拆借利率剧烈大幅波动,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第五,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信贷存量,分散信贷风险。
第六,改进存贷比管理制度,将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统一纳入监管,妥善化解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现实,降低收入和盈利增长预期,将安全性放到第一位。同时探索发行新的金融产品(譬如优先股),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新渠道。
第七,商业银行要完善全行统一的流动性管理制度,避免各分支行各自为政,参与资金拆借套利,牟取短期利益,从而损害全行整体资金运营的安全性和长期利益。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