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钱滚钱炒楼身家数亿
一次偶然的房产交易向潘晓勇打开炒房的大门。从6万元起家,三年间,他名下成立了8家子公司, 身家扶摇直上高达数亿元。而一次又一次炒房的翻云覆雨间,他缔造出一个也许只有在当时才可能成真的中国式造富神话。
羊城晚报: 你的企业在2008 年注册,很多人不相信你三年时间做到身家数亿元。可是你又做到了。
潘:我的确是白手起家。2008年6月28日我从上海回温州, 当时只有信用卡套现的6万元。开始做信用卡发卡业务,大半年时间赚了二三十万元。2009年,表弟介绍给我一套房子。我把全部身家,20多万元付了订金。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有人外加50万元买下。这是我赚到的第一个50万元。
我感觉,哎,这个钱非常好赚。这50万又让我在短短两个月里赚到近300万。有了这300 万元后,温州正好有个新盘开盘,30万元一个名号。我运气比较好,一下又摇中了好几个号。我又以每套外加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价格转让出去,又在一个星期左右赚了几百万元。
这样, 我手头一下就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金。
2009 年7月以后,雪球越滚越大,我开始想买写字楼。2010年9月,我看中了温州一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有人说, 你是蛇吞象。我说我是蟒蛇,我就是要吞下。后来,这栋楼也拿下来了,除了自用的办公区域将近4000平方米, 其他全部转租。到2010年,我已经是超过几个亿的身家。
羊城晚报:除了房地产,你开设了很多家子公司。你真正靠什么赚钱?
潘:2009 年开始我开设了珠宝公司、外贸公司、鞋厂、装修公司、太阳能公司等,加起来8 家子公司。但真正赚钱的还是房地产。我大量地购买房产,全部一次性付清房款,再拿到银行抵押,用套现的钱买更多的房产。比如说,一套房产我1000 万元买过来,就去找银行贷1200 万或1500 万元,再通过别人做担保,一般是互保,把钱放大,去买更多的房子,变更多的钱,想再做实业发展。
羊 城晚报: 为什么把产业链铺得这么大、这么快? 因为钱太好赚?
潘:的确是因为炒房的钱太好赚,以至于做其他任何行业,没有想利润多少,风险多少。完全凭自己的 想法。比如说太阳能公司, 我就是跑到我表哥办公室问了一两个小时,知道“民生工程”、“朝阳产业”,第二天就去申办营业执照了。(笑)
赤贫 借钱游戏玩不转了
2011年9月,当预期中的银行贷款无法获批的时候,潘晓勇感到了危机。但他没有想到,危机竟以如此凌厉的速度杀到。2011 年十一黄金周,潘晓勇亲自为筹备了半年的一家高级餐饮会所点燃开业爆竹。而仅仅一个月后,他竟然负债逾3亿元。
羊城晚报: 你发现问题是在什么时候?
潘: 大概是在2011年10月份左右,其实9 月份已经有那么点危机感了,因为银行的贷款下不来了。一个是银行贷款收缩,一个是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的打压。
羊城晚报:最致命的问题出在哪里?
潘:房地产! 从2011 年4 月份到7 月份,这4 个月别人都已经停止了购买大量的房产。而这期间我又投入了1.3亿的现金买了两个厂房,七套房子。
这1.3亿的现金中,将近1 个亿是从民间借贷来的。当时我想,我有1.3 亿元的现金投入,从银行贷1.8-1.9亿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最终从银行只下来了大概6000 万元的现金。就像周益民(明星电力前董事长) 说的那样我贷不到钱了。(笑)。
羊城晚报:银行给你的贷款高峰时达到什么程度?
潘: 有一套房子我2009 年一次性付清980万元买下。当年银行给我贷1300万元, 第二年给我贷2000万元。我感觉,照这个增长速度, 我可以套更多的钱, 买更多的房子。
羊城晚报:你认为, 在你破产的过程中, 银行起了什么作用?
潘: 推波助澜! 我觉得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如果当初我买980 万元的房产,银行第一年没有给我1300 万元贷款, 第二年没有给我2000万元贷款;没有这么多钱放出来,我的产业、投入, 一系列处事不会做得这么大胆。
羊城晚报:你认为银行放大了你套现的勇气?
潘:是! 银行存在很多潜规则。比如说, 这套房产的贷款额度不能达到2000万,怎么办?银行为了做自己的业绩,先贷给我1000万元,我存进去,再贷一次;以承兑汇票开出来,以质押的方式,那么银行的存款业绩就有2000万元了。同时,银行又给我贷了1000万, 我手里就有2000万现金了。我再把2000 万元质押一次,再贷出来。银行再贷给我2000万元,那么,银行的存款就有4000 万了。我也套现了4000 万元。何乐而不为呢?
羊城晚报: 当时宏观政策的改变,也造成了楼市整体下跌,可为什么你仍然认为银行是罪魁祸首呢?
潘:2011 年9 月份, 每次我去银行,银行就拖我“没问题, 下个星期就放贷”,他们说。因为这样,我把多余的钱全部支付利息了。最后几个月,我每个月支付600 多万元的利息, 最高一月付了670万元利息。如果银行没有这样拖我,我当时给自己留下一两千万元, 完全没问题。
但是,我觉得银行贷款还会下来。我把手上多余的钱全部投进去了。
我被银行害了。我的理解是,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羊城晚报:假如当时的宏观政策不调控,银根也没有紧缩,你认为你能避免今天这种局面吗?
潘: 我做的很多实业都是民生工程。
如果再自己走下去, 我会把它们理顺,把实业做实,会有一个自我修复机制。其实当时我已经有思路要做实业。我投了4700万元,买了一个很大的厂房,想把鞋厂搬过来,还想再投1000 万元,把流水线从1 条增加到4 条。但当时已经是2011年9月份,来不及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