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跑路潮”半年后]
温州老板涌现 “跑路潮”半年之后,跑路老板中“最大牌”的胡福林的信泰集团已经转危为安。在温州眼镜城中央路,信泰集团大门口工人鱼贯出入。在银行冻结8亿元的债务、 12亿元民间高利贷和2500万元月息暂停后,半年来,这家拥有数千名工人的眼镜制造工厂的经营状况大有起色,占地200亩的厂房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无独有偶,在中国鞋都温州双屿村,昔日老板跳楼的“正得利”鞋业公司门口电子屏闪烁,反复播映着招聘广告。
温州金茂担保公司总经理戴维东说,去年底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挽救了部分濒临倒闭的温州企业,预计中的年底跑路潮并未重燃,广大中小企业在困境中挺过了年关。
“跑路潮”平息半年,晨报记者再次来到温州,看到了和半年前人心惶惶大不相同的局面――尽管温州经济的严冬尚未过去,但有着 “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商群体已开始重拾自信。
上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病痛中的温州中小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何将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到实处,真正将这块蛋糕吃到口中,温州人正心怀勇气、跃跃欲试。
温州“跑路潮”始末
●2011年10月 温商群体集中爆发“跑路潮”,举国关注。一项统计称,去年前十个月,温州先后有九十多名中小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负债出走,更有极端的跳楼事件。
●2011年10月4日 温家宝总理前往温州调研,要求“一个月内把局势稳定下来”。随后,银行方面也作出表态――温州市25家银行发布“不抽资、不压贷”的联合声明,信贷资金也将会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
●2011年11月11日 央行确认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重申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2012年3月29日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在温州工商局鹿城分局领取营业执照,顺利完成登记注册。这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首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空心化经济带来“跑路潮”,如今新政策给温商一针强心剂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招牌和旗帜,同时也是经济冷暖的温度计。
温州曾以制造业闻名,其四大名品皮革、制锁、打火机、眼镜,鼎盛时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受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赚到了钱的温州老板却开始逐渐远离实业,转投房地产和虚拟经济,“制造之都”渐渐变成“资本之城”。一位温州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经济景气的时候自然一本万利,但一旦泡沫破灭,病来如山倒。”
温州经济空心化日趋严重,让民间借贷上演了“最后的疯狂”。去年10月,温商群体爆发“跑路潮”,举国关注。一项统计称,去年前十个月,温州先后有90多名中小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负债出走,更有极端的跳楼事件,引来全国媒体竞相关注。
去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前往温州调研,要求“一个月内把局势稳定下来”。随后,银行方面也作出表态:温州市25家银行发布“不抽资、不压贷”的联合声明,温州各家银行向上级行申请信贷规模,目前各行已上报在原有基础追加信贷增量指标合计180亿元,信贷资金将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
去年11月11日,央行确认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重申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温州经济之困与疯狂的民间借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借贷朝向合法化前景给困顿中的温州中小企业带来一线光明的希望。
事情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今年3月28日,温州人企盼了十年的“政策红包”自顶层发下: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认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这一决定,又将温州置于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中。
重量级企业家热议新政策,温州人的胆量又回来了
4月7日下午两点,“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专家企业家论坛”在温州瓯江路海港大厦16楼的一间并不大的会议室里举行,数十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各分会副会长以上级别的大老板济济一堂。不见生意场上惯有的欢声寒暄,这些温州重量级企业家像参加课堂讨论的学生般紧紧围坐在一起,面色严峻,私下间鲜有交谈。
以“国宾一号”广告闻名的中梁地产集团董事长杨剑认为温商资本仍然雄厚:“前些日子我有个楼盘开盘,每套房子均价约300万元,现场来了2000名购房者。这说明至少2000人手上有300万元,总共就是60亿元”,“把民间资本筹集起来,合成拳头打出去!”
温州正昌道森集团总经理林建华表示,有些人赚到钱胆子就变小,生怕触及法律红线。而温州人的信心要重建,恰恰胆子要大!
讨论会上,尽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对成立村镇银行的前景心存忧虑,房产商苦恼于抵押给银行的房产随楼市降温而贬值……但“解放思想”、“温州人永远走在前面”等话语仍自老板口中频繁出现。
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是,温州人昔日的胆量又回来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