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方针保政策独立
外汇储备节节高
2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显示:2011年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3338.1亿美元,总储备额达到31811.48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这已经是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了。
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是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密切相关的。199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10.93亿美元,到1995年也仅有750多亿美元,真正快速增加的三个标志性时间节点分别是1997年、2001年和2008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三个时点,世界经济剧烈动荡,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国际市场。每个时间节点以后,中国外汇储备均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闯”进国际市场之时,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然解体,世界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要世界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理论上出口国不需要刻意保留大量的外汇储备。1997年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东南亚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之时,因外汇储备不足,无力抵御国际热钱的冲击,最终酿成重大金融危机。鉴于这一教训,日本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的激增也带来了一些困境: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给予外资以超国民待遇,高成本地使用外资;另一方面,我们将闲置的巨额的外汇储备购买低收益的美国国债,支援美国经济建设。美国人不但不领情,反而通过美元贬值,让中国承担较大的外汇储备贬值风险。同时,由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央行不得不发行高能货币,埋下了通货膨胀隐患,限制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空间,削弱了宏观调控的能力。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何时了?
高额储备长期存在
在美国主导建设的新国际分工格局下,日本、拉美、东南亚乃至欧洲都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尚不高,政府宏观调控较为审慎,拥有的外汇储备数量较多,经济增长能力较为强劲,中国经济尚未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自1995年以来,人民币总体保持持续升值趋势,但由于在经济开放中,存在着“蒙代尔-弗来明不可能三角定理”,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稳定的汇率制度、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三者之间只有两个可以同时存在,因此,如果资本项目开放,该经济体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或者稳定汇率。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泱泱大国,无论是从国家尊严,还是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战略考量,我们都不可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任由他国主宰,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面临“汇率波动”或“资本项目不平衡”的严峻考验,而货币快速升值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对中国经济都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毁灭性重创就是前车之鉴,20多年过去了,日本仍然“伤痕累累”、“病卧不起”。日本具有健全的市场体系,拥有一流的跨国企业尚且如此,相比之下,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尚在发育之中体质还较虚弱的中国经济体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承受不起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也就只有一个选择:即容忍国际收支失衡。因此,在较长的时期内,只要中国出口导向型战略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内需市场没有真正繁荣起来,人民币国际化没有实质性进展,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持续增加,中国经济“隐性通货膨胀”风险会越积越大。而出口导向战略、内需繁荣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长期性问题,不可能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只能渐进式推进,这就决定了中国在较长时间内还不得不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高级记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