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温州商人林春平于2011年6月花6000万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特拉华州的大西洋银行,11月该银行改名为新汇丰银行,并开始试营业。林春平声称,他目前还在和另外一家海外银行谈判收购事宜,同时希望在未来10年内拥有5到6家有影响力的银行。不少人因此为中国人涉足西方金融业而叫好,但我认为,在为这个故事的主角鼓掌之前,有必要厘清事实。
按照林春平的说法,他收购的美国银行名字叫大西洋银行,位于特拉华州(Delaware)。但在网络上搜索,任何与AtlanticBank沾边的结果,不是地点不对,就是没有破产也没有收购,和林春平的故事不沾边。如果在Google中输入AtlanticBankDelaware这三个关键词,那么看到的只是一些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后改编的各种英文版本介绍。
被收购银行的名称让人感到疑惑,收购后的新银行名称―新汇丰银行同样也很不清楚。在Google搜索中先后输入NewHSBC和 NewHuifeng,没有任何一个词条涉及到林的故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法律的问题,如果新银行采用新汇丰这个术语,我不知道是否侵犯了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HSBC)的商标权,同时也没有看到汇丰对这个事件有什么反应。最近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起诉中国福建的乔丹体育公司,认为后者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对比这个案例,如果的确存在这样一个新汇丰银行,而且还在营业,那么汇丰银行是不是太仁慈了呢?既然林春平是在美国收购银行,而且是在美国经营新的银行,那么被收购银行和新银行一定都有英文名称,现在林有必要公布这些名称,以正视听。
林需要澄清的第二个问题是新银行的运营情况。据他所称,其收购后被改名的新汇丰银行只是吸收特拉华州居民的小额零星存款,然后汇聚成较大规模的资金额度后,存入大银行赚取利息,从开业到现在每个月的净收入已经有七八十万美元,这样一年的净收入就是八九百万美元。我查了一下最近的美元1年期LIBOR 利率是1.7%。假设他没有一分钱的运营成本,也不用付利息给存款客户,那么他需要五六亿美元的资金。特拉华州是美国第二人口小州,能在短期内拉到如此之多的存款吗?同时按照一般的直觉,小银行因为信用风险高,所以他给储户的利息应该要高于大银行。按照林的说法,钱是从小银行存入大银行,这样钱似乎是从高利息的地方留到低利息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赚取利差呢?
现在美国商业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根本无法像中国同行们那样躺着赚取利差而获得垄断利润,在美国要经营好商业银行关键要看其中间业务在总体业务中的比重。靠赚取利差过上好日子怎么听也不太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在媒体的报道,林以前并没有从事金融业的经验,只是从事于各种实体行业。他和金融沾边的是在新加坡读了一个金融硕士,还有就是目前妻子在民生银行工作。我们都知道,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顶端行业,不止需要一个有风险和开拓意识的领导者,还需要有一个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经营团队。显然经营实体行业和经营金融业有着根本的不同。如果没有了金刚钻或者是我们不知道你的金刚钻在哪里,那么我们就非常不清楚你是怎么做金融这个瓷器活的。当然或许林的客户是在美国,他不需要也没有义务向我们披露这方面的信息。但是我怎么看也没有办法相信老美会放心把钱交到你口中所称的新汇丰银行去经营。
最后,林春平向媒体表示,早在收购大西洋银行以后,他就着手在香港申请成立“世界华商金融协会”,而且已于去年12月22日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正式批准。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开得比较大的玩笑,网络上有关世界华商金融协会的信息,又是各种版本的林自述的故事,根本无法看到任何第三方(特别是来自香港官方)的证实和确认。香港是高度自由的经济体,这个“世界华商金融协会”怎么看都是一个民间组织,应该没有必要上升到让香港政府来“正式批准”的程度吧?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报道:买下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温州商人
2月29日中午,温州市蓝江软件园某总裁办公室,秘书匆匆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泡面。“这是我的午饭,配一包乌江榨菜。”说话者戴金框眼镜,着质地上好的粉格白衬衫,腰间还系一条驴牌(LV)皮带。
他便是林春平,因近来以6000万美元成功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而名噪一时。而这个众人眼中超级有钱的“银行家”,自称午餐必食方便面,以“节约时间”。因为,中午12时至下午2时亦是他的工作时段,“由于放弃了午休,20年来,我比别人多工作14600小时。勤劳,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且,方便面很健康,面饼是小麦做的,配料也科学。”没“唏嘘”几下,林春平迅速吃完了面,熟练地打开百度新闻浏览当日的信息。第一眼,他便瞄到了跟自己有关的新闻,顺势研究了一番网友评论。“百分之七八十的网友态度较‘正面’。当然,也有些看法比较客观。”
看到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质疑企业家收购海外银行的模式不能走远时,林春平停留了好一会儿,一边细读,一边不住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其实是这样、这样……
曾经倾家荡产
有时,理解林春平并不困难,他擅长两件事,买和卖,甚至在人生的巅峰和低谷,他始终重复着这两种行为。
他的第一单买卖可以追溯至刚刚成年的18岁。“桂林百货大楼里,突然冒出一个小孩要和总经理谈生意。”一本纪念版的《温商杂志》记录了这个故事。
那时,林父在桂林做着皮革生意,而林春平是当地一所高中的学生。一天,他在百货大楼里偶遇承包柜台销售纽扣的温州老乡。两人很投缘,老乡告诉他,永嘉桥头运来的纽扣非常畅销。或许早已受父母耳濡目染,小林同学随即带着母亲给的“小钱”,利用周末匆匆赶回温州进货。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纽扣柜台”就小赚几百块。
“因为家境普通,15岁起,我就强烈地渴望‘出人头地’,依靠自己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林春平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家穷无亲戚”,这和“弱国无外交”是一个道理。
1989年考进深圳大学时,林春平已是“万元户”,而3年后,他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又“扩容”了几百倍。“钱来得很快,闭着眼睛都能发财。”大学期间,当林春平的同学忙于谈情说爱、应付学业,大学教授月薪只有200块时,他已能日入十多万。
彼时,“林总”常常腰别“BP机”,手拿“大哥大”,开一辆“菲亚特”,急冲冲地往深圳清水河旁的肉联厂跑。司机是“林总”雇的帮工,月薪500块。“林老板”把高中时期的成功经验在深圳经济特区如法炮制了一遍,只不过,这一次的对象是牛皮。
“我父母做了半辈子的皮革生意,我很清楚温州的巨溪皮革市场有多火爆。”林春平多次感慨,那个“黄金时代”,他最“狠”时,150块从肉联厂拉出一张皮,运到温州后260块出手,除去每张12块物流费等,净赚80块,而他的日销量更是保持在1500张。
大学毕业时,年轻的“林老板”没有仔细计算过自己的“身价”,但“五六百万总是有的”。“那时,真的感觉自己好有钱,腰包鼓囊囊的。”然而,次年,青涩的林春平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溃败”,一夜间几乎倾家荡产。
那年,他“跟风”尝试刚刚放开的包机业务,在广西南宁做起了航空包机生意。“航班上座率很低,最糟时,一趟飞机只有3名乘客,而单次的飞行成本高达20多万。”
这一“重大失误”让林春平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从盈余近千万变身负债两千万。回想当年,他总结道,正是那一次悟出了“稳健”的道理。
2008年房地产业风头强劲,不少温州企业主都跟风进入,但林春平不为所动。“有过包机失败的经验后,我不喜欢赚快钱,反而热衷实业,起码,后者是更稳健的做法。”据称,林春平的企业目前得以从去年以来的楼市调控中全身而退,“毫发未伤”。
只是,换回这一教训的代价是痛苦的。1995年,背负千万债务的林春平选择去新加坡深造,学费是跟亲戚朋友借的,“利息好几分”。“离开时,心理压力并不重,对自己的实力仍抱有信心。”不过,林春平也不讳言,“若不是民间借贷,我肯定没有今天。”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