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分量最重的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来说,除了意味着闲暇、欢乐、祈盼之外,还有着浓浓的“人情”。带着礼物走亲访友,是春节习俗的重要构成部分,也维系中国式的人情关系网络。
从农业经济时代的融合家族、乡里情谊,到城市化进程中寻根的温暖;从经济贫乏年代的牛皮纸包裹的瓜子、糕点,到物质高度丰富的今天的精美礼盒。时代的演变,不断赋予“春节送礼”新的形式和涵义,并形成了春节礼品这一独立而成熟的市场。
龙年将至,我们透过春节礼品的热度,感受人情的温度。
难以割舍的传统习俗
即便是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中国老百姓也崇尚着春节带礼物走亲戚。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丰富的今天,送礼走访与吃团圆饭、守岁一样,依然是人们过年时坚守的重要传统习俗。
看着商场、超市摆设的龙年装饰,市民刘结中突然感觉到了春节的脚步。翻开日历一看,还有10来天就过年了,习惯于什么事都早做打算的他,已经和妻子开始列出节前采购清单,其中除了年货,还有各式礼品。
2000年,刘结中把年幼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和妻子离开全州白宝乡老家开始了在桂林的辛苦打拼。当过装修工、贩过水果,如今38岁的他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在市区买了一套房,生活安定。但他觉得,自己的根还在100多公里外的那个村子,每年春节都会带着妻儿回老家。
刘结中认为,陪父母一起过大年三十是孝敬之道,而初一到十五拎着礼物走亲访友则使春节变得更有年味。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个月能吃上几回肉就算村里经济条件不错的。但正月初一过后,家家户户都会拎着瓜子、糖果或自家做的糕点串门拜年。
“现在经济条件好多了,谁家也不缺那点年货,但一过年,还是要拎着大包小包给亲戚朋友拜个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在外做生意或打工的,不趁春节回家时联络一下,感情就生疏了。”刘结中告诉记者,他也特别享受与亲友围着火炉聊一年来的酸甜苦辣的时光,那是一年里难得的轻松惬意的时刻。
老家在陕西的小李在桂林工作已经快3年了。像她这样在桂林工作的外地年轻人,虽然现在工作、生活圈子与老家几乎割离,但每年春节回家,还是要带着礼物给亲朋好友拜年。
“带着礼物拜访亲戚是我们那儿春节的一个传统,特别是像我这样一年才回一次家的人来说,平时或许可以不联系不问候,但过年时还是需要表表心意的。”小李说,过完年三十,老人就会叮嘱她按照辈分顺序捎上礼物给长辈们拜年,走完亲戚后便拜访同学和旧友。
对于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一代,春节送礼更像是一种不得不遵循的仪式,但他们同样在这个仪式中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与快乐。
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人们的关系网络突破家族式乡土人情,而这大大扩充了春节送礼的对象。
建材店老板伍先宜的春节送礼名单中,除了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大客户和生意伙伴。“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少有时间走动,过年都有闲空,就乘这个机会送点礼,如今做生意竞争很激烈,加强一下感情,也为来年的生意更加红火。”
无论是遵循传统沟通亲情,还是从功利的角度获得另外的诉求,春节送礼这一淳朴习俗,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样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