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洪水猛兽关进笼子”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本报采访说,“PX项目不是不能建的问题,而是‘能否保证将洪水猛兽受到控制的问题’”。
“这一次大连的PX项目提出搬迁,代价非常大。这些都因为当初规划不当、没有引入公开机制,受到合理监督,而引起尖锐的群体对抗的恶果。像类似能创造很高GDP的项目,无论是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希望快上马,这就容易催生暗箱操作,貌似效率很高,其实代价很大。这次大连事故就是如此,公众之前毫不知情,突然发生了事故,人们对其中的污染控制就会不放心。”
他还解释,类似风险大的项目,应该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而目前的环评,则常常是“走过场”。由企业和当地政府主导的环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而通过”,也没有任何制约及监督,多数项目的环评都属于暗箱操作,质量极低。
而且,弱势的环保部门与追求GDP的地方政府之间,也同样矛盾重重。“环保局是有一票否决权,只要他们不给通过,项目即不能上马。”但多数情况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如果否决项目,有可能该环保局局长就会被换掉,直到项目通过为止。
缺少公民参与和信息公开的项目,往往受到公众的质疑和反对。“如果能够学习西方,企业所有有害排放物质都能定期公布,高污染的企业,甚至实行在线实时监测,每分钟的排放数据都公布上网,有据可查。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民众也不必一味反对或者抵制了。”
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他说,无论是法律依据,还是执行操作层面都有很大的缺失,“从法律上讲,很多都只有原则没有细则,比如,对于高污染企业就没有严格的界定;执行不到位,没有公开、没有监管的现象比比皆是”。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正在参与修订新的环保法,他向本报透露,出台时间最快“不超过明年”。作为环境法学家,他遇到过无数上述矛盾和问题,他也将其归结为“地方盲目追求不带绿色的GDP”。
但是,“环境法的完善需要一系列包括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的配套跟上”,而新的环保法的修订,似乎能让人对此产生新的希望。“我们会将绿色GDP引入到对各级领导人的政绩考察中,同时加大问责,如果发生环境损害事件,从法律层面追责政府。”
这一次修订环保法,还将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和任务分解,并具体量化,且设立“环境约谈”制度。还将规定,国家政策的出台,也必须进行环评。
【报摘】厦门PX:续建、停建还是迁建?
PX项目,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从2007年5月30日缓建启动,到12月中旬的环评座谈会,走过半年时间,成为广受公众关注的热点。
2007年12月13日、14日,厦门市政府连续召开两场有关厦门海沧南部地区上P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座谈会,邀请200名市民代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征求他们对环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座谈会的100名市民代表由自愿报名并通过随机、公开抽号产生。
记者在环评座谈会现场看到,会场气氛热烈而又不失理性,代表们踊跃发言,坦诚发表意见。
“我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作为业内人士,我并不反对PX项目本身,但反对它在厦门建设。”一位市民代表在发言中说,厦门上PX项目选址不当,理由是厦门地域狭小,环境承载力有限,PX项目应该迁离厦门。
大多数代表持与这位厦大教授相同的观点,认为PX项目应停建或迁离厦门。有代表提出,海沧石化工业区与后来已经实际形成的海沧新城区存在矛盾,在城市的功能定位上,应该按照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厦门作为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进行选择。
支持在海沧建设PX项目的代表也坦陈意见。有的代表提出,仅凭碧水蓝天的旅游资源不足以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石化项目可以为厦门发展临港经济、做大国际物流港,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公众对石化项目还不够了解,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可以实现趋利避害。
在座谈会举行期间,厦门PX项目的业主―翔鹭腾龙集团发出告厦门市民的公开信,对集团和项目进行全面表述,称海沧PX项目合法合规,环保先进。
记者注意到,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大多数代表对厦门市政府倾听民意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体现了政府决策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精神;项目缓建也体现了政府对民众心理承受力的尊重。
畅通渠道、知情、透明的过程,也是公众回归理性的过程。一位参加座谈会的市民代表对记者说:如果说6月初市民情绪激烈的反对,更多地是听信了传言;而现在对PX项目的讨论,则是在较为真实地了解了这一项目后,市民对于自己城市未来走向的认真思索与选择。
在这样的思考与选择中,八成以上的公众代表依然对海沧PX项目投下了反对票!
摘自200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