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读报找工作
纽约法拉盛地区
据美国《侨报周末》报道,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中也存在着“蚁族”。这个群体普遍的特点是:大学毕业后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 美元,没有健康保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岁到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聚集在华人聚集地区的公寓内一个个小房间内,为了心中的理想和 “美国梦”在不断坚持着。
追寻“美”梦捱世界
在美国经济环境寒意不散的这个盛夏,很多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也许都遭遇了人生中一个令人苦涩的夏天:迷茫、失业、身份无着、爱情失意。而“成家立业”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却在留学生的眼中变得遥不可及。7月的流火,一群群留美学生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烦恼和不安踏入了社会。在很多留学生眼中,年轻、无奈、努力、无助成为了毕业后在美国生活的主旋律,他们为了自己当初的理想和“美国梦”努力地挣扎着。
在中国北京,唐家岭地区是北京最为著名的“蚁族”聚集地。在纽约,华人留学生毕业后常常携带着行李来到了华人聚集的法拉盛地区或是华埠地区,租住在一个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内,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而始终坚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理论的华人留学生父母也慢慢发现,他们的孩子走出校园迈向的不是华尔街,而是纽约版的“唐家岭”。
纽约的“唐家岭”主要集中在曼哈顿华埠、皇后区法拉盛地区。这些地区的显著特点是交通方便,不需要额外交通费用,可以步行至商业街区。据了解,一个正常的一室一厅的公寓,里面上下铺的床位至少摆放6张床。每个床位一天10美元,如果按包月计算,则可以优惠至260美元到290美元不等。住在房间里面的十几个人合用一个厕所、浴室。然而这种居住环境却成为众多留学生驻足纽约的首选,很多留学生从异地来到纽约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这样的住所,开始寻找 “美国梦”的生活。
正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究生的留学生赵阳(化名)当年为了出国留学,不仅父母勤俭节约凑足学费,赵阳还得利用寒暑假在校内打工挣生活费。初到纽约的赵阳为了节省开支,居然头几天一直住在纽约市立公园里面,不禁令人为之心酸。父母不停劝说赵阳毕业后回国,然而为了赴美时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和梦想,赵阳称 “宁在美国当‘蚁族’,也不回国做‘海带’。”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暑期到来后,很多留学生踏上寻找工作的道路。对很多特地从外州跑到纽约来找与金融相关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今年暑期真的是一道关口,因为若找不到工作,他们就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甚至要被迫当“海归”。很多留学生“蚁族”更是不得不放下身段,在唐人街打工,勉强维持着在美生活。而一个月刚刚 1000美元的工资,令很多留学生生活捉襟见肘,毕业即失业的魔咒也令很多留学生“蚁族”备感压力。
去年5月从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毕业的小黄(化名)经历了毕业后异常痛苦的日子。因为作为文科专业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上面临更大的困难。小黄回忆说,在毕业后投出了无数份的简历,不是没有回应,就是第一次面试因为没有绿卡或是没有相关经验被拒绝。小黄于是考虑在家中自己创业,在网络上做起了零售生意。每天早上小黄都很早起床,回复网友买家的提问和相关留言。小黄说,自己的网络生意最终竞争不过大型网络营销商,基本上利润为零,碰到退货时还要自己掏腰包支付邮寄费用。在找工作后期,小黄甚至饥不择食,无论什么工作只要肯接受,都想去一试高低。小黄翻遍中文报纸,招聘幼儿园老师、指甲店、餐馆工、搬运工等工作都令小黄兴趣连连,但无奈都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同时,面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不断关心地询问,小黄更是痛苦挣扎着编造善意的“谎言”,让父母放心。
当年,刘旗带着希望来到美国,她希望自己的辛苦和努力能让父母有富足的年,能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有着美好的未来。刘旗说,起初来美只想通过自己的知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留在美国。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毕业后的一年内,刘旗先后干过销售、技术、餐馆、旅游等。而这个与她当初的梦想却是大相径庭,她只好对父母隐瞒真实情况,也总是报喜不报忧。她说日子过得再苦都没有哭过。但是有天早上起来,同屋问她昨天上怎么哭那么大声?刘旗完全没有印象,回头看看枕头是湿的,这时才知道自己在梦里哭过。刘旗并没有放弃她的梦想,在不断地努力挣扎中,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刘旗在纽约一家公司从事媒体工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句歌词贴切地道出了相当一部分海外留学生“蚁族”在美国生活的现实感受。(邹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