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再次增持 中美债务博弈彻底进入僵局 谁都输不起

www.sinoca.com 2011-07-19  中评社


  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5月份再次增持美国国债。而与此同时,中国也不断对美国目前令人担忧的经济状况表现出担心和不满。如果美国国会通过政府负债上限,则中国完全有理由担心美国政府会因此陷入“道德风险”,以致于会频繁突破负债上限;而中国如果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则会直接引起其它国家的跟进,进而导致所持有的美国国债贬值,对中国来说无疑“财政自杀”。这一场看似双方都“输不起”的债务博弈究竟要如何进行。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分析了中美之间的这场债务僵局,文章称尽管华盛顿令人苦恼的债务问题和赤字谈判看上去是美国人的事情,但这个僵局却越来越令中国担忧。

  作为美国最大的外债国,中国持有约为1.5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务。因此,中国曾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政治性的浪费和挥霍。

  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中,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就说道:“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出台负责任的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有人认为,中国有可能会抛售一部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做为回应。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这种冷战时期的财政思维下,双方都害怕“相互确保摧毁”。在连续五个月减持后,中国在五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增加美国国债的持有量。

  美国经济今年起增长变缓,使得股票市场的表现也相对不积极。而其他国家的债务有的风险太大,有的又数量不够。欧洲政府自己也陷于比美国更加难以投身的债务危机。

  美国富国证券的分析师杰伊.布莱森(Jay Bryson)就曾表示,对美国来说,目前最好的事情就是,欧洲也是一团糟。

  那些财政上富足的国家,例如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没有能发行足够的债券来满足像日本、中国和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需要储存上千亿的现金储备,以使他们在需要时可以卖出。

  而美国政府正好发行债券来支付他们的税收所无法负担的“帐单”。

  美国国会对借债额有限制。今年5月16日,美国政府的借债已经达到了14.3万亿的上限。从那时起,国库只能依赖调整会计方法和高出预期的税捐收入来作为资金保证。但是,财政部称这些办法也只能维持到今年8月2号。

  美国政府极力避免在债务上违约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样一来很可能会使美国国债稳定购买者的中国与其疏远。而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也趋于饱和,但是仍在继续购买、持有和抱怨。

  里昂证券(CLSA)中国策略师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形容中美之间这样的关系时称,这是终极的“输不起的”全球关系。

  罗斯曼指出,如果中国暗示要抛售其持有的美国国债,那么其它国家也会跟进,这将直接拉低中国持有债券的价值,对中国来说无疑是“财政自杀”。

  有专家称,如果过分执著于国内的经济利益,中国有可能会走上这一步。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出口经济国,其政策主要集中在奖励国内储蓄和维持人民币的低币值。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巨大的贸易和经常帐户的盈余。中国已经累积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数额要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这些储备大多数为美元,并且通过对美国国债和其它债券,诸如股票等方式的投资重新回到美国。也有一部份外汇储备投资到欧洲和日本的债券上,而这些债券市场并不足够大或者活跃来吸引中国巨大的外汇持有量。

  中国已经试图通过建立一些主权债券来使自己的外汇投资组合多样化。政府也鼓励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以及投资煤矿、天然气等能源产业来满足中国经济的需要。但是,由于中国持有太多的外汇待吸收,大多数快速增长的储备依然回到了美国债券市场。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张明就说,除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中国别无选择。毕竟,美国国债在总量是依然是最大的,也是全世界投资产品中最活跃的。

  正是基于这些才使得美国财政上那些“可疑的习惯”得以存在。

  美国在政府开销、贸易和储备上的巨大赤字已经削弱了美国的经济,也抑制了其消费。许多经济学家就称,如果美元不再是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和最可依赖的安全港,那么,这对于美元的长期发展无疑是一枚毒药。

  那么,中美之间的这场债务之争将要怎么解决呢?首先,美国希望中国增加国内消费以及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而中国则希望美国能够处理好自己巨大的财政问题,并且保持美元的价值。

  罗斯曼认为,面对双方的压力,结果就是“中国将持续参与到美国的未来中。而这对于中美两国都是一件好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英国《太阳报》网站被黑 发出默多克死亡消息(图)
下一篇:全聚德被动物卫生监督所曝光 共14家单位上黑榜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