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被称作“鱼米之乡”,但今年以来却出现罕见的连续干旱。虽然5月 2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受旱地区出现过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但是由于降雨历时不长,雨量总体不大,对干涸已久的土地、河流并未有明显的作用。如今,干旱仍在持续,原本应该进入防汛季节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得不全力抗旱保增收。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持久的干旱、3500万人受灾引发全球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此次旱情主要是对灾区夏粮中的早稻产生影响,而早稻在夏粮中所占比重又很低。从粮食结构看,保证全国粮食产量的关键在秋粮。目前中国的粮食供应能够自给自足,正常年景下还能略有盈余。
降雨偏少来水不足导致重旱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国家防办”)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
是什么原因造成昔日的“鱼米之乡”遭此严重旱情?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降水严重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江河来水严重不足,水位严重偏低。
据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计,自去年11月以来的200多天里,湖北省有60余个县市的雨量创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干旱已使全省269条小型河流断流,10座中型水库接近死水位,266座小型水库干涸。而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也表示,目前洞庭湖水面积仅780平方公里。
尽管5月20日天公作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使干旱地区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同时,5月25日―6月10日,国家防总、水利部从三峡水库调度,加大下泄流量,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保障沿江地区生活生产用水。然而国家防办副主任张旭表示,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用水高峰期,农业用水压力很大。同时,由于前期抗旱水源消耗较大,人畜饮水困难更加突出,抗旱形势仍十分严峻。
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
据介绍,受干旱严重影响的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此次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但受干旱影响,部分早稻因缺水无法按时栽插,已栽插的也因为无水浇灌生长受到影响;中稻的育秧和移栽也受到了缺水威胁。
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上的粮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16 日至22日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郑交所早籼稻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也已经从5月5日的2448元/吨升至25日的2557 元/吨,上涨4.45%。
考虑到多种因素,市场普遍预计5月份CPI(消费价格指数)仍将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也有不少机构预测CPI顶点将会推后,今年完成CPI同比增长4%的目标面临更大的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5月份CPI同比增幅为 5.5%左右,将超过3月份的高点,创出年内新高。
但从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上看,江西、安徽等南方6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并不大,约为 27%,稻谷产量比重18%,且6省内部受灾程度不一,早稻产区未受过大影响。中国农业银行周一也发布研究报告明确表示,南方旱灾不会对粮价和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产生明显影响。
国际市场无需杞人忧天
然而3500万受灾人数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法新社甚至报道称,持续旱灾一旦导致政府控制通胀的努力失败,物价上涨和食物短缺也许会引发社会动荡。
农业专家表示,持续旱情对长江中下游灾区夏粮生产的不利影响是既成事实,但就目前而言,还不足以带来全国乃至全球粮价的波动,因为中国连续7年粮食增产丰收形成的总体供大于求的态势没有改变。
专家表示,中国的粮食供应能够自给自足,正常年景下还能略有盈余,只是在结构上需要进出口调剂,但数量有限,例如小麦、玉米、稻谷等品种的进口量分别还不足国内产量的1%。
“事实上,目前旱情实质上并未对国内外粮食供求造成影响,只是改变了一些粮食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由此带来的虚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市场的供需格局,并可能会在短期内抬高粮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说。
而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带了好消息。他表示,目前西南地区夏粮收获已过八成,黄淮海麦区小麦已进入成熟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夏粮将喜获丰收,冬小麦产量有望实现连续8年增产,夏收油菜籽将实现恢复性增产。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