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中国的大米应该多少钱一斤?看过之后千万别惊讶

www.sinoca.com 2011-05-24  凯迪社区


  中国的大米应该多少钱一斤?别惊讶,是13.5元。

  【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换言之只要这点钱足够你活下去,那么这点工资就是合适的。】

  这个可不是只有老板喜欢。。中国的农民也喜欢。。我复制一下另一个回帖:(按照这条理论计算一下中国农民买米应该多少钱)

  一个广东农民人均8分地,一年2造产粮1600斤稻谷,他自己要吃掉600斤稻谷,剩下1000斤稻谷可以出售,弄成大米是700斤。

  中间要去掉成本:50元种子,300元农药和化肥,300元租用拖拉机

  (以上数据由58岁老农提供)

  那么如果他要达到广州最低工资水平,一斤大米要卖多少钱?

  列式如下:设价格为 B

  ((1000(最低工资)×12(一年12个月)+(50+300+300))-600×0.7×B(农民不用买大米))/ 700(卖出来的大米)=B

  解方程得: B=11.3 元

  如果加上20%的营销成本,也就是你应该以每斤13.5元的价格买大米吃。

  看到没有,你城里人想吃大米必须至少付出每斤13.5元的大米价格。这样种粮卖粮的农民才能达到城市最低生活水平。

  你以为你的吃的2元大米是你的本事?根本不是,只是你压迫政府去压制农民为自己的产品定价的权利罢了。

  农民没有消费能力,工厂就卖不出东西,工厂卖不出东西,那么公务员、白领之类依靠流通获利的人就拿不到工资,很简单的道理。但谁也不愿意暂时让步,事情就不好办了。

  当年香港长达15年,每年的通胀都在10%以上,等通胀完了,也就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韩国也是这么回事,当年整天闹民运,物价涨啊,受不了啊。但他们有美国人压制着,事情闹不大,该涨的还是涨。2000年后,他们也差不多发达了,其他新兴国家都得经过这个过程,因为这些国家的物价都是没有市场充分竞争的东西,必然要经过一个市场正常化的过程,这个原因,用党教育出来的脑子是无法理解的。

  其实也就是两点:1、生产力远超需要,印钱就有消费,有消费就能再印钱,很简单的事情。那些西方国家仅仅卖一点牛奶什么的也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靠的就是这个。2、金本位没有了,钱是印出来的。印出来的钱只要不太快太多,能超前一点生产力发展(刚才说的生产力指现代社会能提供无限生产力,这个生产力指实际开发了多少生产力。中间有时间差,需要用消费来促进生产)就没有问题。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要让底层的人有消费能力,给他们送钱大家都得利。为什么是底层呢?因为他们才会买国产。为什么大家要暂时忍耐呢?因为消费促进印钱,不能太快,总得有个过程。

  而且另一方面, 关于拆迁······

  农民生存所必需的, 13.5元的米价是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这还是用目前中国广州有干活的人的最低收入计算. 如果以世界中挡收入算, 这是我们的目标, 月平均800美元也就是一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将提高10倍到135元一斤大米。

  耕地无法增加, 产量也几乎到顶,除了减少农民数量外有什么办法呢?

  不拆迁农民搞城镇化, 农民人数不降到目前五分一, 农民怎么可能有富裕生活呢?不拆迁搞城镇化, 己经入城的哪里有房子哪里有工作场所呢?

  拆迁的事, 讲讲环境保护和合理安置就算了。

  国内确实有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为什么, 是因为:

  我们的价格体系非市场化, 农产品和矿产等基础产品被人为压低, 用来满足城市人口需要。

  但是这样做虽然暂时满足了城市需要却导致农民购买力缺乏, 然后导致国内市场产品销售乏力, 也就导致所有行业工资增长乏力。所以我们必须忍受农产品和矿产等基础产品的价格正常化过程, 换取未来(顶多滞后2年)各行业的工资正常化。

  目前各新兴国家都面临通胀, 这是飞速发展的必然。然而各国情况不一样, 中印都只是农产价格正常化, 实质上并不存在通胀。现在中印都犯傻跟着反通胀, 实非中印两国国民之福。中国更惨, 我们的政府太强, 反通胀必成, 也就是自杀必然成功。而印度未必有能力压制通胀, 也就是他们想自杀都自杀不了。事情就是这样让人涕笑皆非。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金蝉脱壳?传包头自焚富豪“诈死” 出境时被捕
下一篇:谢国忠预言明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崩盘 网友拍砖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