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的四大特点
有人曾说,胡润这个英国人对中国的最大贡献,便是“解剖”中国富豪群体。这话有一定的道理。12年来,通过他的“胡润百富榜”,中国人对身边的富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富豪俱乐部”的秘密看得越来越清楚。
就年龄而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大多从事关乎民生的实业。比如,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从事的是饮料业,1957年出生的张茵则是 “造纸大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富豪,则大多集中于新兴科技和房地产行业。1968年出生的百度老总李彦宏和1971年出生的腾讯老总马化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就地域而言,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北方,却很少诞生“工业富豪”。拥有370亿财富的三一重工老总梁稳根来自湖南,拥有310亿身家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常住深圳……北方富豪都在干什么呢?拥有350亿身家的万达老总王健林从事的是房地产,坐拥150亿的SOHO中国老总潘石屹、张欣夫妇也是这一行的大佬。
就行业而言,房地产、IT、家电和能源等,是绝大多数中国富豪的“发家之地”,所占比例为70%―80%――房地产业有许家印、杨惠妍这些曾经的“首富”撑腰;IT界则由马云、李彦宏、史玉柱等新兴力量主导;家电业被黄光裕、张近东等人把持;能源业有刘永行、鲁冠球等坐镇……
就男女比例来看,中国男女富豪的比例为7:3。如此大的悬殊,说明中国“富豪俱乐部”的性别严重失调,女性在其中只能起到点缀作用。
对话宗庆后、曹德旺
那么,被胡润圈进其“百富榜”的富豪们,是如何赚到千万、亿万身家的呢?
今年66岁的浙江人宗庆后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是张作霖的财政部长,父亲是国民党政府的官员。然而,他出生时,宗氏家族已家道中落。初中毕业后,宗庆后不得不出门打工,务农、晒盐、种茶、烧窑……什么挣钱干什么。然而,直到41岁,这个男人依旧碌碌无为,还只是杭州一个校办工厂的推销员。1987 年,宗庆后承包了校办企业的经销部。此后,他举债十几万,带着两个退休工人,到处卖文具和冰棍,虽然辛苦,但第一年就赚了几万元。熟悉他的人都记得,那时,他整日戴着草帽、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1989年,有了原始积累的宗庆后,成立了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校办工厂工作的经历让他明白,只要能抓住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就能打开全国市场。因此,他的第一个产品娃哈哈口服液的宣传口号是:“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果然,娃哈哈很快便横扫全中国的营养品市场,让宗庆后开始“腾飞”……如今,娃哈哈已是中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在餐饮、服务业等领域也成绩斐然。
巧的是,比宗庆后小1岁的福建福清人曹德旺,也是在1987年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同样是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福建男人最终成了全球汽车玻璃领域的巨人。
宗庆后和曹德旺的成功,被很多人视为典范。不过,在更多时候,谈及富豪们的创业经历,很多人都会想到“原罪”、“黑金”、“偷漏税”等词汇。那么,富豪们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群体的这些问题呢?记者为此专访了宗庆后和曹德旺。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是“胡润百富榜”的首富,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宗庆后:我真没感觉成为“中国首富”会怎么样,但不可否认,这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你做了“首富”,就等于自己是透明的,生活在聚光灯下,会有一些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这个名头就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好处?毕竟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宣传?
宗庆后:唯一的好处就是外国政府知道了娃哈哈,知道了宗庆后,以后他们来招商,就会对我们有利一些,我们的影响力也会大一些。还有就是一些外国媒体会来采访“中国首富”,而“首富”们应该都很乐于接受采访。
环球人物杂志:您愿意提富豪的“原罪”问题吗?
曹德旺:太多中国富豪的“第一桶金”都不干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导致他们今天不能把他们的财富拿出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和历史背景有关,也与个人因素有关。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很多富豪回避社会责任,而您却一直很高调地做慈善,为什么?
曹德旺:慈善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做,也不能单纯地用捐款的数量来衡量。慈善应是整个社会的关爱、善良和慈悲。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和富豪阶层所缺失的。就我个人而言,想做就做,没有考虑别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