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教授赞成专家理财还是个人理财?
王燕鸣:专家理财对普通人比较好一点,如果你自己有些特殊渠道,那当然就是个人理财,比如说有些比较奇异的,比如艺术品,你找机构也没有。如果你有自己值得信赖的理财能力和理财渠道,你就自己渠道。如果你没有这种渠道,或者没有这种知识,就交给专业机构比较好一点。
主持人:王教授的意思就是珠宝、古玩、藏品,有些个人对这些物品有特殊的造诣和特殊的研究,可以做一些自己个人方面的理财。如果普通大众的话,大家工作都那么忙,平时也没有其它方面的研究,又要把钱增值,还是要交给专家理在比较合适。
王燕鸣:对,这是一部分意思,因为自己做实际上还是有他特别的才能或者渠道。比如说有些人拿货就可以比别人便宜,包括买股票,巴菲特这种人就不需要再找个人帮他买股票,我自己就会研究分析。有的人做这份工作,有的时候是有另外一种特别能力,比如说一些特殊理财产品,有的家传知道真假,可能花一点时间就可以。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讲,我还是认同这个,你好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你的目标只是赶上CPI,要成功的话是要创业,做点事情。
主持人:奶香果冻小姐应该是一个理财高手了,您是自己来理财,还是交给一些公司来理财?
奶香果冻:金融产品我有两块投资,金融产品我会寻找一些专业机构和顾问,对于一些不动产投资,我就比较相信自己的眼光。
主持人:三位嘉宾已经说了那么多了,现在能不能再各自谈谈对财商的认识
王燕鸣:作为财商来讲,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财富,尤其是以资金为主要的财富,认识这个财富,掌握财富、运用财富的潜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可能需要和他的智商、情商有一个结合。对财富的理解对了,实现的过程有可能还是有所区别的,这是第一个。理财与富裕的关系可能就复杂一点,有这种能力不一定有这个机会,有时候需要有这个机会才可以实现。有些机会是可以创造的,有些机会又是不可以创造的。财商高的人可能把握机会的能力比别人强,但是机会也有可能比别人很多。财商高是不是就富裕?可能真的还不一定。财商和幸福可能又是2个比较大的不同维度,因为幸福最重要的是自我感受。财商是一个外部客观的度量,幸福不幸福实际上只有自己才知道,可能这个关系就弱一点。作为自己来讲,不管财商高、财商低,都需要理财,升息类、升值类、保险类、风险类这几个一分就很好了,只不看你的时间多少。这里面有些依赖专业机构对你帮助比较大,有些是依赖自己交一些好的朋友,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握度大一点。至于你本身的潜能和最后的结果,有一个很吻合的可能,可是也有对立比较大的可能,这个不必要强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理财的时候不必要对自己的一个目标定得太刚性,要求太高,比如说一定要几年之内买房子,你想一想,车到山前必有路,有很多不同的路可以达到你的目的。
这是挺怪的一件事,刚才讲到单身“王老五”三年之内又要买房,又要娶媳妇,这个也不是说很难,要是硬要这么做,就要凭你这么一点本事一定要做到,可能就过得蛮辛苦,想要专家给你支个招。可是退一步想,有时候又变得很容易了,世界上那么多的可能,你娶一个有房的老婆,可能老婆也娶了,房子也买了,有没有这个可能,也有这个还有一个是你自己很强,给人家信心,可能媳妇也找到了。你不要把自己固化在一个很狭窄的地方,就这么5千块钱给我出一个方案,实际上没有必要,自己这样活得也挺累。开放式的心态,机会就在你面前,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即便物价上涨,我们现在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至少政府公布的数据里,我们的收入增长也有百分之十几,如果你感觉很可以的话,这也不是你唯一的目的,要省掉那点钱才幸福。有时候多维度想一下,人也更轻松与愉快。最终的目的,我们是希望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王燕鸣:奶香果冻小姐,您是怎么看待的,您同意专家的这个观点吗?
奶香果冻:我非常赞成王教授的观点。我想补充一下,大龄剩男的问题,我可以通过一个事例举例子,我认识一个美国黑人,收入不是很高,每个月大概2000块钱,他就一直没有存钱,后来他娶了一个中国太太,这个中国太太就相当于我们说的财商特别高,他们在三年之内买房、买车。我想要说的是,美国人的消费理念是每个月花光,完全没有理财理念,他本来每天要到麦当劳买一杯咖啡,然后自己在家煮咖啡,这就省了一笔开支。然后他太太又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考到了复试执照,武林小说里面有一句话说,双键合并暴力倍增,我建议这个男生如果找到一个财商很高的太太,说不定你平时自己不知道花到哪里钱全部都能留住。还有,比如你说要买一个房子,房子一定要买闹市区吗?地铁已经扩展到这么远,你可以买一个远一点的房子,一样不耽误上班,作为你的出行交通工具,房子偏一点,可是一点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和上班。这个选择你完全可以在一些客观具体条件上来进行选择,可能这就是我对这个网友给到的建议,比较务实的建议。
主持人:奶香果冻,刚才我听您介绍的时候,就知道您应该是一个高手理财方面的专家,您对这几年自己的理财有没有一些总结的地方?
奶香果冻:我对中国目前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生活成本增长也比较快,自己心理上要有一个准备,就是说你应该提前一年到两年就要考虑到下一年的财务计划,否则到时候机会来了你把我不住,到时候困难出现你措手不及。每个一个人如果在新年年初做一个五年的财务管理计划,同时做一个短期的财务管理计划,然后在即将要来的年度或者中长期的时间段之内,你会比较有把握,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我其实做得不太好,不过我觉得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因为你不能只看现状,中国现在的经济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听了两位嘉宾的看法,张老师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
张兵:小学生都会计算的一个公式,把你的收入减掉储蓄,然后就是支出。很多“月光族”是把支出放在前面了,每个月收入全部支出以后没有剩钱,如果你有一个计划,每个月哪怕五百块甚至两三百,时间和复利也会增加很多的价值,你要有理财的习惯和观念。对于我自己个人来讲,风险管理是放在首位的,我自己已经有足够的保障,我做好这样的安排以后,除了每个月的收入扣掉说要交的保费,一年大概2万块钱左右,其余我的工资可以拿去做各方面的投资。我自己的投资比较集中在金融领域,比如股票、信托的产品,因为现在的社会理财项目枕资很多,只要 你选好自己认同的专家和机构,交给他们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王教授,刚才您谈到财商方面的看法,想请教一下,您自己个人是怎么理财的?这可能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王燕鸣: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状况不同来配置你的资产,比如金融学的教授和做IT的工程师配置可能就不太一样。可能我们对保险类的资产配得相应少一些,因为我们的职业比较稳定,如果职业波动大,那就多配一点。我们可能对不动产、股票偏重自己的分析,占的比例要稍微高一点。具体到每一个人自己,跟你的职业稳定性、跟你的收入稳定性、跟你家庭的结构是关联的,每个人差异比较大。对于我自己个人来讲,对小孩教育投资之类的就会花得稍微多一点,因为对我们压力不是那么大,我希望他们在这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他面临的困难就小一点。对于很多自己感觉不确定的,你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考虑得会适当少一些,比如刚才张老师说的年金,收入在未来有很大的变化,公务员或者教授之类的,落差就没有那么大,公务员退休以后还会加工资,所以觉得没有必要买太多的保障,这个就要看人了。
主持人:因人而异。
王燕鸣:跟你的职业有些关系,有些职业的保障特别好。可是社会结构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我们事业单位甚至公务员,如果把他的薪酬、福利一改革,他可能又有新的需要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