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第一核电站厂房接连爆炸,日本的几个核反应堆不稳定的状况已成为威胁日本经济的巨大风险。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13日指出,日本30%的电力来自核能,据高频经济信息社估计,日本一半以上的核电供应已经中断,电力缺乏将直接影响经济生产能力。“大地震破坏了日本大量基础设施,包括电网、道路和港口等,这将影响到几乎每个日本公司。”
投资者对于日本电力供应的担忧已开始发酵。14日,日本两大上市电力公司东京电力和东北电力双双暴跌超过20%,东京电力下跌23.57%,东北电力下跌21.21%;风力发电却大受追捧。日本风力开发株式会社股价飙升16.2%。
当天,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对包括东京首都圈内的1都8县轮流停电,计划今天依然分成5组,从早上6点20分至晚间10点实施停电;轮流停电的措施将一直持续到4月底。同一天,东北电力公司也开始讨论计划停电。
包括东京在内的这一地区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0%,远高于此次重灾区日本东北地区8%的占比。不过,昨日节电时间仅持续约两个小时,对东京和周边地区影响有限。
分析师们指出,尽管如此,但日本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将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来临而日益显现,福岛核电站的受损程度更是将决定日本经济的走向。
东京电力也是福岛核电站的运营商。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京电力的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共能产生约910万千瓦的电力,其旗下5座传统火电站大约能供应700万千瓦,上述两大电力供应在地震后均已停止运作。目前东京地区大约需要4100万千瓦的电力,供应缺口高达1000万千万。
另据共同社称,除福岛核电站,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也停止工作,同时,太平洋沿岸的火力发电厂受损严重,预计恢复正常运营需要较长时间。
停电不足2小时
昨日,东京电力的计划停电信息相当混乱。
原定于昨日早上6时20分开始的第一组停电区域因为“需求电力低于预期”被推迟,而接下来的第二、三和四组也因为供应能够满足需求,实际上并未实行轮流停电的措施。日本《朝日新闻》援引东京电力的话称,昨日上午10点时间段,只有2900万千瓦的电力需求,而供应却有3300万千瓦。据路透社报道,东京电力当天表示已经重新启动所有的水电站,地震发生后曾有18座被关闭。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4日曾表示,电力供应尚未停止,但距离停电的时间不会太远。
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下午5点用电高峰开始后,东京电力开始对第五组停电区域茨城、千叶、山梨和静冈4县的部分地区实施停电。这是该公司首次实施计划停电。《日本经济新闻》称,昨日的轮流停电只持续了1个半小时。
《朝日新闻》用了“混乱”两字来表示当天的轮流停电计划,因为东京电力14日的计划停电时间表与实际并不吻合,且多次发生变动。在当天下午的停电中,东京电力更是错误切断了通往千叶县东部太平洋沿岸的旭市等地震灾区的供电。
日本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14日表示,对于东京电力的计划停电信息出现混乱是意料之内的事情,并认为电力公司避免了意外停电这一点值得称赞。不过,米仓弘昌认为,“必须提供正确的信息”,以防止民众恐慌,囤积生活物资。
除东京电力开始执行轮流停电外,另一家日本电力公司东北电力也开始讨论计划停电。共同社称,13日,在东北电力管辖范围内,供电量为900万千瓦,大于700万千瓦的需求量,但昨日需求量或达到850万千瓦,逼近峰值。更让人担心的是,共同社14日称,东北电力旗下福岛火电厂的燃料槽当天爆炸。
多家厂商停业
电力供大于求的结果,得益于工厂企业和公共交通的主动节电行为。
14日,总部位于横滨市的日产汽车公司一早便给总部员工发送手机短信称,可以选择在家待命,不需要上班。三菱重工、资生堂和朝日啤酒等企业也告知员工,如果上下班困难,可以待在家中。
索尼公司从14日起临时实施“不加班日”政策,规定职员下午5点半按时下班。在东京的总部大楼,限制使用电梯,并减少照明,控制使用空调。
永旺公司则在集团旗下的所有3500家店铺停止使用电视等用于商品展示的电力,并关掉了室外的广告灯。
日本邮政储蓄银行14日宣布,将暂停设在9都县邮政局外的477处自动提款机服务。理索纳银行和玉理索纳银行也从14日起缩短了部分店铺的营业时间。
节能这一硬币的背面是,14日的轮流停电计划打乱了不少厂家的生产。
华尔街日报14日称,占日本啤酒产量约40%的麒麟、朝日等厂商目前因电力供应中断而停产。朝日啤酒表示,位于灾区的两家工厂将停产,受停电计划影响,位于神奈川县的工厂也将暂停运作,朝日啤酒将加大名古屋工厂的产能。
RENESAS位于青森和茨城县的7家工厂停产到15日以后,由于受轮流停电影响,另有3个生产基地停业。以电力熔化铁屑生产钢材的电炉制造商东京制铁公司决定响应东京电力的要求,将位于木县宇都宫的工厂停产至18日。
JR及私营铁路等各家铁道公司表示,因东京电力宣布13日开始实施计划性停电,所以大幅度减少了14日的运营车次。日本首都圈等地区当天出现了上下班和上下学的混乱。
目前受停电之苦最重的,是汽车厂商。丰田等主要汽车厂商在日本国内的工厂14日大多停工。丰田汽车14日称,受上周五强震和海啸引发的物流脱节以及东京电力实施的断电措施影响,从即日起到周三,公司将暂停日本国内所有工厂的生产工作。停产将导致该公司汽车产量减少40000辆。
三菱汽车13日宣布,14和15日两天全国3家厂商停止生产,16日后的运营情况依据届时电力供应能力再做决定。
“在东京电力计划性停电的实施方案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恢复生产。”某日本大型汽车厂商的高层表示,汽车生产线一旦启动就难以停止,作业途中发生停电有可能引发事故。
分析师们担心,由于来自东北地区的零件供应因地震而受阻,加之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的计划性停电前景不明,日本汽车业界的停产有可能长期化。
此外,供电短缺也导致日本一部分汽车经销商陷入销售困境。《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产汽车的销售商Tonichi Carlife的话称,停电使得业务都无法开展。
夏季用电高峰之忧
虽然不少日本企业都自备发电机组,但有企业表示,自备发电机仅能维持最低的运营需求。
有分析称,目前受损的电力设备或将在4月得到部分恢复,但由于4月起进入夏季,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启用将增加用电负担。《日本经济新闻》估计,到4月,东京地区的用电需求将是目前的1.5倍,大约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
灾难发生之前,日本有56座核反应堆正在运行,为全国提供约30%的电力。因为地震,11座反应堆关闭,同时关闭的还有数十座常规化石燃料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华尔街日报》14日称,即便传统的火电站能较快地恢复电力供应,但在腐蚀性的海水灌入反应堆后,一些核反应堆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出现的供电短缺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被放大。”
有分析师指出,东京在内的这一地区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0%,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大多没有受到此次地震的影响,但地震产生的连锁反应或将严重拖累经济,其中就包括供电短缺,而替换发电设施需要很长时间,这将使日本经济的关键领域在未来好几个月乃至数年内蹒跚前行。
《华尔街日报》称,在东京和附近地区实施的轮流停电,或许只是让日本感受一下即将到来的连锁反应。
日本央行总裁白川方明14日在记者会上也坦承,受特大地震影响,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大。白川方明称,可预见短期内企业生产活动将有所下降,而东京电力的限电计划也将给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可能的产业冲击波
首当其冲的影响来自能源。花旗银行14日发布报告称,受日本上周五发生的大地震及其核电站经历的危机影响,日本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势必将增加,至少短期内如此。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14日已宣布,将释放126万千升私人部门储备的原油,足够满足未来3天所需。去年年底,日本政府储备原油可供使用113天,私人部门储备量够用85天。
路透社14日称,埃克森美孚日本集团的关联公司东燃通用株式会社准备重启日产量33.5万桶的川崎炼油厂,该工厂在上周五强震之后关闭。瑞银在研究报告中称,地震后日本的炼油能力损失了近20%,日本损失的炼油能力相当于整个亚洲地区炼油能力的近3.5%。
花旗银行称,由于断电导致汽车制造厂和其他工厂关闭,因此此次灾难对化石燃料需求的最终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定。
花旗银行特别提到,由于核能利用的危险性在此次灾难中暴露无遗,全球经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可能加大。
Barclays Capital周一表示,日本核电产能减少导致该国中期能源需求增加,干散货和油轮运费可能因此走高,因为动力煤是最直接的替代能源。日本的动力煤进口占全球海运动力煤需求的18%。
Barclays表示,情况可能和神户大地震时类似,当时,地震后三周,波罗的海综合指数下跌了6%,然后在接下来三个月上涨了20%。油轮运价的走势可能与此相同;考虑到日本距离中东主要产油国路途遥远,油轮运费受到的影响比干散货还要明显。
不仅是石油和海运。瑞银称,东芝以及晟碟(SNDK)位于日本东部海岸城市四日市的工厂受地震影响最大,如果这两家公司遭遇停电或是生产出现任何中断,NAND价格可能将受到温和提振。这两家公司的NAND供应量约占整个行业供应量的37%。
损失取决于核电站
花旗集团在研究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的市场情况后称,特别考虑到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余波及后续发展,日本经济令人担忧。该行预计,地震将导致日本3-4月份工业产值下降1%-2%,电力供应中断所造成的影响将较1995年阪神大地震更为持久。
经济学家们预计,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1200亿美元),GDP受到的最大冲击将集中在4-6月份。据美国AIR全球风险评估公司说,在不计入海啸的情况下,仅地震就可能对日本造成145亿美元至346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在此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4个地区的财产险理赔数额在内,此次地震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为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三倍之多,相当于日本GDP(约5万亿美元)的约6%。
值得一提的是,发生阪神大地震时,日本处于经济泡沫破灭前后,经济尚具活力。而目前日本正面临有史以来最高财政赤字,“体力”已严重不支。因此,也有一些悲观论者指出,此次大地震将给日本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市场的担忧得到日本政府的部分佐证。日本财务相野田佳彦14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估算的用于灾后重建的2011年度补充预算规模表示“将超过阪神大地震”,认为金额有必要超过当时的3.2万亿日元。不过,野田佳彦称目前暂未考虑增税充当财源的问题。
鉴于日本仍在努力确定受灾程度并控制过热的核反应堆,经济学家们承认,当前阶段的任何损失预期都是很粗略的估算,随着具体受灾情况的进一步明朗,这些预期数据可能有所变化。如果核反应堆未能成功冷却,那么当前形势会无限恶化。
标准普尔主权和国际公共财政评级董事小川隆平14日称,日本遭受的宏观经济损失是短期还是更长期的,要取决于目前仍在不断变化的核反应堆状况,而且发电量恢复到可以满足需求量的水平需要时间。
标准普尔短期内不打算调整日本主权信用评级。
眼下,分析师普遍寄希望于日本灾后重建效应。花旗预计,灾后重建需求将在今年下半年显现,并推动日本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净增长0.2-0.3个百分点。摩根大通将对日本全年(本自然年)的GDP增幅预期从1.7%下调至1.4%,但同时将2012年的增幅预期从1.8%上调至2.0%。
不过,Mirae Asset大宗商品研究的区域负责人Henry Liu则告诫称,市场可能高估了日本地震对经济的影响,四川地震的情况表明,重建需求远低于市场预期。
丰田、本田在本土所有工厂停产、索尼12万台PS3被海啸冲走、iPad2由于NAND闪存的断货而面临停产危险、日经股指及亚洲其他股市纷纷下挫……11日的日本9级大地震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经济“余震”。那么,此次大地震是否会挫伤全球复苏进程?对中日经贸关系又会带来哪些影响?日本自身经济能否重演当年的 “阪神奇迹”,迅速复原呢?
短期有虞长期无忧
当前,尽管全球经济已进入复苏轨道,但由于发达国家存在债务风险,新兴经济体又面临通胀压力,复苏前景依然充满诸多挑战。如今,日本大地震又突如其来,市场忧虑会否给未来全球经济增长蒙上阴影。
“短期的确存在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不会拖累全球整体的复苏势头。”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如是判断。因为,短期阶段救灾是当务之急,日本会集中一切力量来应急,无暇恢复出口企业的生产。而日本又是汽车、电子产品以及中间产品(如芯片)的出口大国,此类产品的供应短缺会搅乱供应链市场,从而连累贸易往来。但是,长期来讲则无碍复苏大局。首先,日本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自身占全球GDP比重只有2.2%,权重较小;其次,救灾过后将迎来重建,重建势必会拉动进口和投资需求,尤其是钢材、粮食等大宗商品。第三,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复苏强劲,而新兴市场的势头最强,为复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日贸易结构改变
在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中,中国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次地震对中日经贸关系会有哪些影响也深受关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表示,此次地震对我国进口产生的影响主要会集中在汽车、精密机床、优质零部件及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不过,由于精密机床预计一两个月会恢复生产,而中国汽车进口已趋多元,因此这两种产品只受短期影响。在出口方面,灾后重建会刺激钢材、建筑材料的需求,中国在此类产品的对日出口中将获益。
可以预见,由于日本原先的出口产品因暂时停产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中日贸易结构短期会出现变化。
与日本经济联系颇为密切的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也会或多或少受到波及。长三角是不少日企的产品生产基地,如东芝、日立、佳能、松下、索尼等,这类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将会受到地震冲击。此外,在双方贸易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服务贸易和旅游也难幸免。
复苏难现“阪神奇迹”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虽然给日本造成2000亿美元的损失,但不可思议的是,日本经济却迅速从震后废墟中获得重生。这次东北地区的地震能有这份幸运吗?
专家认为,这次恐怕奇迹难再,治疗地震的创伤、恢复经济元气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首先,两次地震的性质和后果不同。阪神仅仅是陆地地震,破坏范围有限,而此次是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叠加效应,受灾面积更大,财产人员损失更惨重;阪神地震次生灾害较少,而此次地震引发了核电站的泄漏危机,并且多个核电站机组将报废,而日本电能消耗的30%依赖核能,因此电力等能源供应将出现很大缺口,不利于生产的恢复。此外,此次地震使一些作为工业基地的港口城市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这一来将损伤港口在经济上的“造血”功能,二来也不利进出口运输。
所以,此次地震是对经济造成“存量”和“增量”的双重打击。
其次,两次地震的经济背景也有时代差异。1995年正处于日本经济泡沫行将破裂的时期,阪神地震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震后股市、房地产下滑,泡沫破裂为实体经济的复苏扫清道路。而且,当时亚洲国家经济形势相对较好,外部需求充足。
眼下,日本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债务已占GDP的200%,而救灾又急需资金,难免要追加预算,日本央行也宣布向金融市场紧急注资12万亿日元。若增加预算,税收也会随之增加,消费活力必受抑制。加上现在世界又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外需疲软,内外环境皆不利于复苏。
这次地震是否真如一些乐观人士所预计的将使日本“因祸得福”,重获增长动力?徐明棋对此持否定态度。他说,尽管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复苏,但很难触动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老龄化、消费不振、财政赤字等。
江涌甚至预言,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可能会“伤筋动骨”。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个“失去的十年”,本世纪初又是第二个“失去的十年”,那么这次地震后很可能将使第三个十年开局不利。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