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农业部11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此间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增大,但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主动利用国际市场来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共进口17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1%,其中主要是大豆。而位居第二的加拿大,去年共进口了169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扩大粮食进口有助于缓解中国主要农产品与耕地的矛盾,降低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总体上对中国利大于弊。
他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有限的资源首先要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种植,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大豆等经济作物的供给可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
统计显示,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种类包括:大豆、棉花、植物油和食用糖等品种。
2008年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要求,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据统计,中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等品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如果不将大豆包括在粮食之内,粮食进口量占生产量的百分比长期以来一直未超过5%。
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保持在100%,但粳稻供求形势偏紧,大豆的供应缺口较大,玉米预料也将不再供过于求。
“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是适度的。通过进口解决了大豆、棉花等作物的供给,这样用来种植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耕地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保证。”李国祥说。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指出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
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臧旭恒认为,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体现的还是量的变化,尚不代表质的突破。
他指出,中美两国努力促进双边贸易平衡是中国高额进口美国农产品的背景之一。中美两国都是世界粮食大国,且中国对美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
“在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较大的现实背景下,购买美国农产品一直是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他说。
2010年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报告称:“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继续成为美制造商和农场主的重要出口国。”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如果没有包括农产品出口在内的对华出口的迅速增长,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出口5年倍增计划恐怕难以兑现。
此外,专家指出,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从去年开始不断走高,今年农产品价格仍有较高的上涨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美国增加大豆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增加粮食储备,也是十分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经济作物纳入统计范畴,中国近10年来的农产品进口正加速增长。以大豆为例,1983年到1995年间,中国年进口大豆数量不超过30万吨。而2009年,中国进口大豆已达4200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预计超过5000万吨,进口大豆占中国大豆新增供应量的78%。
2000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18%,在世界前15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中增速最快。这一势头目前仍在发展深化。
李国祥说,中国的粮食安全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侧重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转变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由“调解余缺”为目的的被动粮食进口转变到以“结构平衡”为目的的对市场紧缺品种主动进口。
但他也指出,新的粮食安全观是以世界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世界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基础。
东兴期货分析(博客专区)师张郡凌指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国内农产品进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大豆、棉花等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品种,受到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更加显著,并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胀。
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中国物价上涨中,农产品再次引领了涨价潮流。中国政府提出,必要时将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均处于2008年以来的高位,原油价格重新回到90美元以上。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大大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李国祥认为,中国的粮食需求将继续增长,对国际市场的相互依赖将进一步提高。如何加强国际粮食协商合作,对国际游资炒作大宗农产品的行为进行有约束力的管理,将是中国下一步面临的重大课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