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中国楼市调控破釜沉舟 地方政府接获了死命令

www.sinoca.com 2011-01-29  经济观察报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总理温家宝的主持下召开,而会议所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部署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公布,会议确定采取8项措施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这是继2010年4月份“新国十条”,9月底的“国五条”之后楼市调控的持续。尽管“新国八条”依旧延续此前“增加供给,调整需求”的思路,但严厉程度则大幅提升。不仅第一次将地方政府控制房价的责任列为会议八项决议的首位,而且在税费政策,限购政策及土地供给方面都有极为严厉的新要求。

  1月28日,上海、重庆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

  有评论将此轮调控的严厉程度比成在屡调屡涨下的破釜沉舟,但作用效果如何,争论各方各执己见。

  严厉程度超预期

  对于此次“新国八条”的出台,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其严厉程度远超过预期。投资机构莫尼塔发表快评认为,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的目标已经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转移至“使得房价回到合理水平上”。

  最为显眼的则是列在八项调控政策之首的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被下达死命令,要求地方政府确定一个年度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第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尽管此前的 “国五条”、“新国十条”均有相关内容,但均位列文件最后一项。

  有评论文章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已经非常完善、无比严厉,但关键还是在于执行和落实。而地方政府则是绕不过去的角色。此次调控提出的更加明确更具体的要求,使得楼市调控的成败已完全系于地方政府。

  新的政策也将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压力,围绕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两项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将要落实,而问责的范围还将扩大至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

  此外,全面限购的政策也远比之前市场流传的要严厉许多,限购范围则明确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并且对上述城市直接给出户籍居民三套房,非户籍居民二套以上房直接禁售的严厉政策。

  引起金融机构热议的还有关于营业税征收的条款。新的政策规定,对个人转让购买住房不足5年营业税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而此前,该项税款都是按差额征收。多家投资机构认为,这项政策将对市场产生极大影响。

  屡调屡涨下的破釜沉舟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此轮调控的出台与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一些地方高价地再度出现,部分未实施限购的区域中心城市住房成交出现量价齐升的势头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2010年12月仍有10个城市新建住房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2010年10到12月,有10个城市环比月平均涨幅超过1%。而这些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多属于未采取限购政策的城市。

  整个12月份,全国一共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1807.84万平方米,这相当于正常月份的数倍,对于一向是房地产销售淡季的12月份来说,这几乎等于一个奇迹。这也使得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冲到了10亿平方米之上,销售金额则突破了5万亿元。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将其称之为《疯狂的十二月》。

  这几乎令2010年9月29日出台的“国五条”调控成果前功尽弃,再次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而从2010年12月中旬开始,零星的调控政策便时有出台。国土资源部在12月19日下文要求各地对溢价出让超过50%的土地作出说明,而住建部则连续出台针对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整顿文件,并在1月初启动了限购名单的扩容。

  而“第三轮调控序幕已拉开”的字样也始见于1月17日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地价监测报告。而有评论人士则认为,中央有可能对房地产进行破釜沉舟式的调控,甚至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冻结市场交易。

  但对于此轮调控的效果,争论各方尚未取得统一意见。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发表评论称,国务院新“国八条”在敏感时点出台,一为今年调控确定政策基调;二为再度抬头的市场狂热迹象降温;三是治楼市的同时亦治通胀。各项政策中,“限购令”向全国推广这一条影响最大,最具市场杀伤力。

  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却认为,在利率和土地供应仍不调整的情况下,就算是既有的“国十条”加上新推出的“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使用了十八般兵器,也很难达到调控房价的效果。在通胀预期不变,未来供应紧缺的预期不变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难有根本性转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上海动手开征房产税 一手房的成交量跌惨了(图)
下一篇:中国稀土收储战略升级 稀土协会有望在5月挂牌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