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中美签署了450亿美元的订单。本次国事访问,微软、高盛、通用电气、波音等公司照例出现在胡主席的“会客单”上。对于这串名单,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也许很少人知道,这些手捧大单的“中国人的老朋友”,曾经多么不遗余力地在美国国内为中国“站台”。
1972年2月24日,中国,北京:美国总统尼克松帮助周恩来总理脱外套。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交往大门终被打开。
尼克松与周恩来在国宴上进餐。在去往中国的路上,尼克松曾在空军一号上使劲学习使用筷子。
总裁们,向国会山“施压”吧!
1996年3月,超过100名来自美国主要大企业的代表,为参加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年度会议聚首一堂。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尚慕杰(James Sasser)刚上任没几周,就把那些在华或打算在华做生意的美国企业们召集起来,向他们进行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当时,克林顿政府正因对华“最惠国待遇”的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尚慕杰请这些CEO们纷纷拨通国会议员们的电话,让国会山听听来自商界最真实的、有关美国对华关系的声音:“除了接到来自自己选区的总裁来电或来访以外,也许没有其他途径能让议员们更印象深刻了”。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亲友团”大本营
在华盛顿成立的驻美大使馆,是中国在美国的官方代表。而成立于1973年(比中国在美设使馆时间还要早)、只有15名工作人员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则被美国政界、商界戏称为中国的“第二座使馆”。委员会下属的300名成员包括美国知名的保险公司、银行、石油企业、医药企业和3大汽车制造商等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在几乎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波音公司、摩托罗拉、卡特皮勒、通讯运营商AT&T和美国国际集团(AIG)总裁为首的商业精英,组成了强大的“中国游说团”。
美企争当中国“铁哥们”,国会因中远创造数千工作机会改变态度
在中美关系还不算稳定的年代,企业家成了中国在美国“最铁的哥们儿”,但他们很快让跟更多的政界人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国会“不仅不再恐惧中国”,还对中国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作出贡献纷纷表示肯定。《华盛顿邮报》曾报道过一则小故事:1999年,美国议员曾公开指责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是“间谍基地”,并以此反对该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扩充海港设施,但在几名民主党参议员克里九和民主党众议员林奇等人的举证下,美国国会对这家中国企业的态度完全改变。他们向公众指出,在一家欧洲船运公司撤出波士顿港后,是中远为数千名美国人提供了工作,并且保护了阿拉斯加海域免受污染。
1997年一组民调显示,60%美国人对中国不抱有好感,其中20%甚至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对于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强调,犹如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1994年5月,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1994年至1995年度对华“最惠国待遇”,并决定将其与人权问题脱钩。
华盛顿的“集结号”:中国正在你的选区里制造就业机会
早在驻华大使尚慕杰发出呼吁之前,在华盛顿,为中国争取“最惠国待遇”的“集结号”早就吹响了。为了让国会放下人权等问题的争议、顺利答应继续授予中国“最惠国待遇”,CEO们倾巢而出。与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由劳工、消费、环保和权利组织起来的松散联盟比起来,商界代表们的团结简直不容置疑。每当劳工组织试图以失业数据说明不要轻易和中国人做生意时,每当国会议员随随便便地批评中国时,CEO们和企业代表就会亲自拨通电话,请他们注意:“中国正在你的选区里制造就业机会”。
波音发动2万名供应商,掀起“草根运动”为中国拉票
中美本轮签署的订单将为美国12个州创造23.5万个工作岗位。受惠者之一、波音公司总裁McNerney对“中美领导人允许商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加赞许,他和其他公司的总裁专门聚在一起,为此次会面足足准备了一个小时。但这短短的一小时,比起十多年前波音在为中国争取“最惠国待遇”期间所做的事情比起来,只是冰山一角。
上世纪末,作为全美制造商协会(NAM)的核心成员的波音公司和其他3家美国制造业巨头――机械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汽车零件供应商天合(TRW)和飞机制造商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发起一场名为“中国正常化倡议”(China Normalization Initiative)的“草根运动”。活动在包括加州、伊利诺伊、密歇根、德克萨斯等主要大洲为中国“宣讲”。作为主力,波音将自己在全国的2万名供应商组织起来,挨家挨户地宣讲“最惠国待遇”对美国的好处。为了充实这支“中国后援团”,协会甚至在每个大洲指定“总指挥”,并且人选都是制造业巨头,例如在密歇根州,通用汽车就是波音的“联合总指挥”。
中美本轮签署的450亿美元订单里,包括了中方向波音公司采购200架客机、价值190亿美元的大单。
中美关系出现紧张,AIG主席亲赴国会替中国“站台”
就在美国国会即将就“最惠国待遇”投票之前3个月,中美关系因台海局势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变得紧张。此时,时任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会主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urg)成了一名关键角色。在一场关键的国会听证会上,格林伯格“挺身而出”为中国辩护:“(美国的姿态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真心想知道,我们是否刻意阻挠他们进步”;“我们不应每年纠缠于无谓的博弈之中,而应无条件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格林伯格的作证非同小可。他不仅是美国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在美国政坛,他的别名是“中国的非官方驻美大使”。有趣的是,他领导下的美国国际集团是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美关系解冻的关键人物亨利・基辛格,也是该集团的顾问委员会成员,而在美国著名政策研究外交关系协会里,格林伯格本人和基辛格的关系是同事。
价值1万亿美元的“临时亲友团”,换来压倒性的286比141
尽管几经周折,美国众议院最后以压倒性的286对141票通过了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按持反对意见的纺织界代表的说法,众议院几乎“没有通过任何辩论”就进行了投票。但政治影响力,显然不是这个庞大的“中国亲友团”唯一筹码。为了这次投票,波音、通用汽车、埃克森、IBM等55家主要美国企业甚至组建了“临时联盟”,出钱出力替中国拉票――光是这个“联盟”的市值就超过了1万亿美元。虽然无法确切计算每一家企业具体花了多少钱,但据华盛顿非政府研究机构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报告指出,这些企业光是花在与国会议员沟通上就2千万美元。
美国国际集团(AIG)上海外滩友邦大厦。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盖茨曾以三道菜宴请胡锦涛,并邀请包括华盛顿州州长在内的100名西北部政商精英参加宴会。
2006年12月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北京主持记者招待会。
生怕总统不给中国“松绑”,美国CEO们直接给白宫递材料
在美国,名目繁多的政策咨询机构每天都等着替白宫出主意。但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在商业领域上,几乎没有什么材料比通过商业领袖的直接诉求更直观。商人的敏锐洞察力,比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撰写材料的顾问更让总统信服。《西雅图时报》曾采访过的一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白宫官员表示,这些直接来自大企业CEO的材料对美国政府政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鞋业代表通过直接送往总统经济顾问的报告说,中国让美国消费者每年省下160亿美元的开支;小麦种植从业人员组织了一个“电子信件行动”,告诉白宫中国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现金买家”;通用电气公司联合火车、航天和成衣制造商,以政策建议形式告诉白宫:请对中国“松绑”。
咨询公司老总:制作“反美海报”的中国人已懂得欣赏《廊桥遗梦》
对于中国在美国国会形象的提升,前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曾表示,并不是游说这么简单。他认为,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议员不仅看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中国的了解已越来越深入”。但事实上,促进这种了解的中坚力量,最初还是来自商界。大约从199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被邀请到各种“以州来划界”的座谈会。会上,希望、或正在于中国人做生意的企业为他们讲述从农作物到飞机、从制造业到高新科技领域的各种中国故事。
一个有趣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些企业家们有多么不遗余力。当听说一名国会议员在宣称“30年来中国一点都没变”时,拥有中国史学位的美国知名政策咨询公司老总Robert Kapp立刻向他发了一封两页的传真:第一页是一张“文革”时期的海报,正在被中国农民正在用针不停地扎美国前总统约翰逊;第二页是一篇新闻报道,描述了由好莱坞巨星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和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主演的《廊桥遗梦》有多受中国观众喜爱。
2007年,中美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达3020.8亿美元。
在中美关系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美国大型企业都是中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两国关系最有力的推动者。一个拥有13亿人的市场,则成为他们一次次击溃美国保守主义势力最大的动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刚发布的会员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它所代表的220家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中,有87%经营销售额有所增长,近九成公司在中国的盈利状况相当于、甚至高出其全球总体盈利水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