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话题或许略显沉重一些,或许许多朋友一时半会还无法完全接受。但此刻笔者却要郑重告诉各位,这确实是事实,是每个投资人都必须直面的严峻问题。
近些天笔者在一系列文章中都在反复谈论货币政策走向,并着重分析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其实在这些文章中都已给出了答案,也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即将或者已经悄然生变。或许大家对此还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货币政策转向与股市并无太大关系。但残酷的现实一再告戒我们,此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紧缩货币政策下无牛市,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2008年股市为何会一落千丈?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货币政策极度收紧。虽然当时名义上说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极度从紧”。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那轮快速下跌,也是缘于市场对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忧,因为4月之前央行已连续两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反观当下,货币政策趋紧之风一天紧似一天,数量型、价格型货币调控手段可能要交替使用,目的无不是为了抑制不断走高的通胀率。稍懂一些中国政治的人心中都明白,通胀对于社会稳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是决策者心中的一根刺。既如此,那此刻重新祭出“极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了。
原先每逢年底中央都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但外界传言此次会议将被推迟至明年上半年召开,这就使官方对于明年货币政策走向的定调一并予以推迟。定调可以被推迟,但具体措施不可能停滞不前。紧缩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胀本来就存有一个时滞性,若当前不迅速采取行动,那明年的通胀很可能要失控。
如若以上判断无太大偏差的话,那央行在实际操作中必然已经开始采用“从紧”的货币调控手段,甚至不排除进一步采用“极度从紧”之可能。在此情形下,股市必将受其牵连。
股市与资金历来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资金推动的股市犹如一潭死水。因此,这就变相造就了股市对货币政策动向所特有的提前敏感性,这些最终都将体现在股价的变动上。
鉴于对货币政策趋紧的严重担忧,笔者希望各位从即日起谨慎看待后市。在宽松的货币条件下,我们如何操作都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一旦货币政策逐步趋紧,那操作将变的异常困难,甚至很多时候辛勤的操作只能换来失败的结果。
紧缩货币政策下无牛市,初生牛犊也怕虎,请牢牢记住此点。
相关报道:大宗商品全线暴跌 十三品种跌停
新浪财经讯 周五上午,大宗商品全线暴跌,PTA、菜油、白糖、棉花、PVC、棕榈油、豆粕、大豆、塑料、豆油、橡胶、沪锌、沪铜均跌停。
调控忧虑加重 农产品恐慌性下跌
国内农产品11月12日全线下跌,白糖、棉花跌停,豆类、谷物也均大幅探低。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获利盘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国内央行加息、提高准备金等措施向市场释放调控信号,而10月份CPI价格指数创下新高进一步增加了调控预期,市场因此出现恐慌性下跌。
自7月份以来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行情,近期各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创下新高。而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食品价格上涨超过10%是造成CPI价格指数创出新高的主要动力。
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升至历史高位,而为了稳定粮食价格国内出台各项调控措施,国储部门加紧对谷物、糖类的抛储,对棉花价格的持续攀升也不断发出警示性信息。而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国家抑制通胀的意图逐渐显现,央行各项举措也从宏观层面加紧对市场流动性的控制,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逐渐减弱,恐高情绪开始积累。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国内多数农产品特别是像玉米、小麦、稻谷等主粮能够自给自足,且新年度产量也稳中略增。豆类、油脂等通过大量的进口和库存积累,市场供应形势也较为宽松。整体来看,国内农产品的供需环境相对偏空,农产品价格上涨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外部价格上涨的提振和资金的推动。
基于此,在国家加大调控且调控预期仍强烈的情况下,市场投资心理正由多转空,资金获利了结成为相对稳妥的方式。而价格的集体回落也造成了恐慌性抛盘,导致价格急剧回落。总体来看,国内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稳步提升,国际市场上部分农产品减产也支撑价格高位运行,在调整过后,市场走势有望逐渐趋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