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近日发布了2010年版的《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近20年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但经济增长是主要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而不是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我们认为,由此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固然是中国竞争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但已越来越成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限制。
中国竞争力虽然得到了显著增强,但是与中国经济总量的地位是不对称的。社科院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竞争力提升很快,排名在过去20年间从73位上升到17位,报告预测未来中国的竞争力还将继续增强,并有望在205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社科院的预测,中国竞争力排名要上升到第二位还需要等待40年之久。决定一国竞争力的,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因此,这40年的差距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增长在效率、质量、潜力方面的差距。我们注意到,很多国家的竞争力排名是超过其GDP排名的,而中国则是相反。
我们着重关注一下房地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以德国为例,德国近几十年来房价保持平稳,德国房价在“广场协议”后的马克升值周期中,没有像日本那样出现明显上涨,而这这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德国的房价也没有下跌多少。德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相对较低的。多年来,德国差不多60%的人租房,40%的人住在自有的房子里。大部分家庭一年只买一次房,平均的购房年龄是40岁。德国的房地产业表现出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情形。就是与美英等发达经济相比,德国的房地产也是波澜不惊。
重要的是,德国房地产业长年的不温不火并没有影响德国竞争力,其竞争力排名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队。从这个角度说,房地产业因其规模庞大,或许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对国家竞争力而来,房地产业绝不可能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经济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高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的加剧。这是竞争力排名落后GDP排名四十年的原因之一。这意味着,即便我们降低经济增长率目标,甚至GDP不再增长,只要实现了结构优化,提升增长效率,那么国家的竞争力也会得到提高。这凸显出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性。
中国竞争力的另一个短板是软实力大大落后于硬实力的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制造业,拥有庞大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每年都会建造出大批的高楼大厦和居民住房,但中国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艺术、创意等产业领域却相对落后。这也是一些国家经济总量不大,但国家竞争力却很强的另一个原因。在其他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中,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经济规模较小的经常占据着排名的前列位置。
我们认为,要弥补中国竞争力排名落后GDP排名四十年的鸿沟,需要扭转硬实力强、软实力弱的现状,需要将中国的硬实力转变成软实力。软实力已经成为一国影响力的核心环节。在软实力跟不上的情况下,中国再靠发展硬实力在提升国家竞争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软实力的提高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这要求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转变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科教文卫投入的行为偏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民间力量推动中国软实力的大发展。应该注意到,创新的源泉主要在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主要要民间推动,而不是靠政府推动。中国制造的成功在于市场化和全球化,我们相信,中国软实力和国家影响力的提升,同样依赖放松管制,发挥广大民众的创造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