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6日,温家宝在欧洲出席中欧工商峰会时表示,人民币升值过快“对世界将是灾难”,并呼吁各国不要压迫人民币升值。今年以来,汇率问题不仅是中美对话的焦点,也是经济学家热议的话题。这里,我们通过分享(从经济角度)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解读,尝试理解这一复杂的问题。
升值的“卖盒饭逻辑”:美称对双方有益,中国怕丧失优势
长期关注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郭凯,对中美人民币汇率博弈进行过生动的解释。他将对美出口低价商品的中国比喻为卖便宜盒饭的“外卖店”,把美国比喻为经常光顾这家外卖店的“大公司”。风调雨顺时,外卖店卖它便宜的盒饭、大公司的员工出于省钱乐意购买,双方各得其所。但经济萧条改变了一切。
开支日渐吃紧的大公司老板,突然要求外卖店将其饭盒涨价,原因如下:员工因盒饭提价而少吃外卖,从而节约公司用于订餐的开支;一部分员工可能改为自带便当;提价可以让外卖店无须再依靠“薄利多销”,不像以前一样忙碌却一样挣钱。美国和欧洲大国释放出的信号,多少有点像这家公司的提出的策略:你涨价,帮我解决经济问题。 这样的逻辑显然难以被外卖店认同,外卖店反驳说,一涨价生意就不好做,只会让竞争对手得益。这也是中国的逻辑──除非,这么做对外卖店也有利。 美国和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关系微妙,关系难一言以蔽之。 人民币升值到底对中国有没有好处?从长远预期来看,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中国官方一部分代表,都同意人民币会升值。相比而言,各方对短期的看法却存在巨大争议。
拉动内需论:升值能促进家庭而非国企消费
作为少数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美国专家,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比尼(Nouriel Roubini)的理论让人再熟悉不过,甚至中国官员也天天挂在嘴边,即:提振国内消费,同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他的理由是,人民币的低汇率让普通中国消费者买不起外国商品,以保护出口为由的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实际上只保护了本来就从低利率中受惠良多的国有企业,其结果是让收入从家庭流向企业。
美元陷阱论:升值可防止穷国存钱富国花,让国民“买得起”
被称为“美元杀手”的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是国内少数较早提出人民币汇率灵活化的学者之一。在他看来, 人民币是否升值跟是否增加外汇储备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升值影响出口,不升值就意味着增加外汇储备。中国现有的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显然已成了经济包袱,相当于“穷国存钱并将其以极低的成本借给富国使用”。
长期研究汇率问题的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也持类似观点。他在其专栏中写道,人民币汇率机制是中国人之间经济利害关系的“对内问题”。他举例,2001年到2004年,中国年度新增外汇储备率从28%到51%节节攀升,结果形成过量的人民币购买力。但一方面国内商品供应不足而物价高企,另一方面有央行高价购汇的诱惑,少买东西就成了消费者在现实人民币汇率面前的“明智之举”。 在“囚徒困境”模式假设下,美国不主动施压、中国适度升值人民币,能让两国达至双赢。
社会动荡论:升值20%将引发大规模失业和企业倒闭
9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演讲时指出,人民币兑美元如果升值20%到40%,将会引发中国工人大量失业、企业大量倒闭,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日前,他又对欧盟重申了这一观点。在出口占中国经济高达1/3的情况下,中国官方不时以出口崩溃可能带来的严峻挑来阐述升值的“坏处”。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一度受出口下滑而急剧减速,就让让中国人“心惊胆战”了一回。
在美国,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对美国政府一昧让人民币升值的政策不满,对升值在短期内对中国有好处也持保留态度。罗奇甚至曾经出人意料地表示,中国作为一个 金融体系尚待发展的经济体,比某些复杂经济体(如美国)更需要稳定的货币。 日前温家宝总理接受CNN专访时,人民币汇率被再次提及 。 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中国利弊的争论一样,人民币升值是不是必然造福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学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大体上看,持肯定态度的占多数,但怀疑的声音也日渐抬头。
克鲁格曼:人民币升值能挽救140万失业美国人
当国际贸易权威、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开始推销其“美国应在汇率问题上与中国单挑”的政策建议时,不少经济学家倍感诧异。 他在《中国的新年》一文中宣称,正因为人民币被低估,美国损失了140万个工作岗位,并表示支持针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在一次政策讨论会议上,克鲁格曼还指出,中国若取消管制人民币汇率,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比现时高出1.5个百分点。他的观点在中期选举之前的美国政界颇受欢迎。
伯格斯坦:人民币升值20-25%,美逆差可减500-1200亿美元
在一部分美国官员和经济学家的眼里,假如有一种办法可以在未来两年内为美国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不增加一分钱债务和赤字,那就是让中国停止通过操纵货币来保持低汇率。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便是其中一个。日前,他在众议院作证时指出,美国应积极 “说服”中国让人民币在未来两到三年升值20%~25%,这会让中国的全球经常项目顺差减少3500-5000亿美元,美国的逆差减少500-1200亿美元。 克鲁格曼认为,中国实际上是通过获取“非正当”的贸易盈余,对其他经济体施加反刺激。
余永定:人民币升值非万能,经济结构不调美国照样逆差
反驳克鲁格曼和美国政客的并非只有中国政府。以罗奇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也提出,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确有影响,但其影响是否大到“九死一生”则值得商榷。《华尔街日报》报道引用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期间,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却大幅增长而不是减少。光是2008年上半年(升值过程还没结束),中国对美顺差(1190亿美元)几乎比升值前(2005年上半年)的顺差多出1/3。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顺差的关系,也许并非一目了然。 自2002年以来,美元实际上已贬值23%,但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工资停滞不前,并且对世界上90个国家维持着贸易逆差。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余永定就多次提出,美国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民币被低估的问题,如果美国人继续“入不敷出”、美国不调整消费和储蓄的关系,贸易逆差一样会存在──区别在于对中国逆差,还是对别国逆差。
曼昆:人民币升值只会损害美国消费者购买力
哈佛大学教授曼昆,在其《纽约时报》的专栏中指出,油价下跌会让美国国内石油公司会受损,但美国消费者会受益,从中国进口便宜的衬衫和电视机也是同样道理。 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只会让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上升,在更高的价格面前,美国消费者可能选择的,是买更少的东西。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只要美国人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政策作根本性的调整,美国的国际收支就无法平衡。
尽管各国政治家都愿意从经济角度阐述自己的汇率主张,尽管不同派别的经济学家热衷于以自己的角度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汇率问题几乎从来都不仅有经济逻辑。然而,现在下何种结论都显得过早。历史会给各“阵营”检验他们论断的机会,但好的政策标准却只有一个,即为普通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可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