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建筑的上市引发了A股市场的大地震,沪指收盘暴跌5%,创8个月来的最大跌幅,盘中一度跌破3200点,最大跌幅达到7.68%。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今日载文称,较2007年2月沪指连涨后的突然大跌,上海股市两次大跌之间的共同点,已足以提醒人们要对此给予极其密切的关注。 昨日,世界似乎与曾经引发信贷危机第一波恐慌的“上海意外”( Shanghai surprise)再度不期而遇。
2007年2月26日,保持了几个月涨势的上证综指突然大跌268点,跌幅达8.8%。全球股市随即出现一波抛售。结果,上海股市那一次的泡沫继续膨胀了6个月,直到2007年10月泡沫破灭。
今年,上海股市再次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涨势,相比去年秋天危机全面爆发时触及的低点,上证综指飙升了108%。与上一个泡沫一样,此轮涨势的一切都在于估值。去年10月危机爆发时,上海的股价为其账面价值(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值减去债务值)的1.9倍。到本周二,上海的股价已经翻倍,达到账面价值的3.78倍。相对于世界其它地方的股价,中国股价的溢价比上一次泡沫期间上升得更快。
那么,是什么导致昨日的抛售?文章认为,一种解释是,上海股市升幅过大,确实到了回调的时候。从全球股市低调的反应来看,交易员们暂时相信了这种解释。一宗大规模首次公开发行(IPO)的登场,是明显的触发因素。根据Dealogic提供的数据,鉴于本季度迄今的发行量已达79亿美元,这已是上个泡沫见顶以来最繁忙的IPO季度。
此外,更令人担心的是,有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即将叫停今年的放贷。鉴于过去一年中国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令人震惊地增长了34.4%,过热肯定是官方担心的问题。
“泡沫”这个词可能被用过了头,但上海股市两次大跌之间的共同点,已足以提醒人们要对此给予极其密切的关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