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土地市场遭遇紧缩,去年狂飙突进的各地产公司似乎都销声匿迹了。但再冷的市场也有成交,谁还在拿地?国企、央企是最大的买家 ……
再低迷的土地市场也有入场者。
近日,本报记者统计了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广州八个重点城市截至今年11月26日公开土地市场的成交数据发现,外行业资本正在加速进入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在深圳、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体现较为明显。
此外,央企及具有国企背景的大型开发商在目前相对萧条的土地市场上屡有斩获,体现出较强的拿地能力和资金实力,而去年大肆进行跨地域经营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正在收缩战线,绿地集团、浙江绿城最为典型。
金融资本拿地迹象明显记者在今年的土地成交市场上发现,新的外产业资本呈现出加速进入房地产的迹象,特别是在深圳、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体现较为明显。
深圳今年成交的26幅土地中,有15幅土地的中标单位来自外行业。其中第一类是银行、证券业,包括中信银行、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其次是保险公司,如华安财产保险、鼎和财产保险、太平保险、民安保险(中国)。此外,还有来自能源方面的深圳能源投资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海洋石油,以及深圳航空。其中,深圳航空公司更是拿下了宝安区西乡街道总建筑面超过90万平方米的土地。
南京也出现了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交通银行这类拿地单位。也包括了徐州矿物集团、南京蓝燕石化储运实业有限公司这类与能源有关的企业。
上海公开成交的土地中,中标单位也包括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上海临港供排水公司、上海南汇天然气输配有限公司等。
在广州,以从事珠宝业知名的周大福公司也耗资10.5亿元拿下了天河区珠江新城一块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土地。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只要房地产行业还存在发展和盈利机会,就有外行业的资金会伺机进入,特别是在每一次行业洗牌时都会出现新的进入者,不排除有的企业可能成为新的领导者,从而打破现有的行业竞争格局。
大型国企凸显优势记者还发现,在今年萧条的土地市场上屡有斩获的还包括央企及具有国企背景的大型开发商。在现有8个统计城市中,出现的仍重资拿地的国企背景企业包括保利地产、中粮地产、北京城建、北京住总、北京金隅嘉业、北京首开、北京建工集团、金融街等。这类企业明显体现出相对较强的拿地能力和资金实力。
今年9月,保利地产在上海宝山耗资13亿元拿下40余万平方米土地,8月和10月则在重庆以2.82亿元拿下了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总计近39万平方米土地。
中粮地产今年5月在北京出巨资26亿元竞得北京顺义区52万平方米土地。北京城建也在今年3月和8月以总地价16亿元获取北京昌平区和朝阳区总计近294万平方米开发面积。
北京住总则在4月和10月以总地价8.4亿元获取北京丰台区和大兴区总计近30万平方米土地。北京金隅嘉业也在3月和10月以总地价6.3亿元获得北京朝阳区和昌平区总计22万平方米土地。
“这类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不排除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所以现在才有拿地能力。他们有可能在下一轮房地产发展中获得先天优势,甚至超过知名的大规模民营上市公司。”21世纪不动产高级分析师孟奇说。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一直坚持跨地域经营房地产公司目前正在收缩战线,立足于本土大本营的倾向明显。最典型的是绿地集团、浙江绿城,而其他跨地域经营开发商如万科、中海、金地今年下半年基本也已经停止新增土地储备。
记者从绿地集团总部负责投资的相关人员处获悉,绿地今年上半年之前在呼和浩特、天津、河北廊坊、哈尔滨等地都有新增土地储备,但该部分新增土地储备均属于在今年之前就已经与当地政府谈好的购地项目。而今年下半年之后绿地在上海以外基本不再投资拿地,仅在上海本土以底价增加了三幅土地储备。
浙江绿城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今年之前绿城在浙江、山东、北京、上海均有新增投资项目,而进入2008年,除了其在杭州本土有新增土地储备外,其余区域均无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大企业在2007年超速扩张导致绝大部分公司资金链都非常紧张,今年丧失了拿地能力。所以在本轮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趋势的调整中,全国化扩张的企业反而率先遭遇挫折,大多企业都选择退回大本营才能保证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最先打出“降价牌”的万科今年上半年拿地324万平方米,但拿地方式也是更注重并购,新增项目中有76.2%通过合作方式获取,平均土地成本2155元/平方米,远低于去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