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明星娱乐

京剧大师梅葆玖逝世 京剧梅派亲传成绝唱(组图)

www.sinoca.com 2016-04-25  华商网


  昨日上午11时,京剧大师梅葆玖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2岁。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葆玖是唯一继承梅兰芳衣钵的人,他的离世,代表着梅派亲传已成绝唱。

  病重时听京剧心率有反应

  2016年3月29日是梅葆玖82岁的生日。3月31日中午,梅葆玖忽然晕倒被送入医院。据华商报记者了解,当时梅葆玖是在外用餐突发身体不适,餐厅的工作人员透露,梅葆玖身边人说是哮喘发作。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

  前几天,西医表示情况不乐观,家属开始采用中医治疗。昨天,梅葆玖出现血压不稳和肺部感染状,终告不治。华商报记者昨日联系上梅葆玖的经纪人叶先生,他透露梅先生从3月31日送医后,一直晕迷未醒,“早上情况很不好,11点多就去了”。

  梅葆玖先生生前最爱整洁漂亮,在经过一番化妆之后,被推往协和医院的小告别室。梅夫人林丽源为了给梅先生冲喜,一直都穿着红色的衣服陪伴在医院,昨日也是如此,可最终没有奇迹发生。在简短的告别仪式之后,坐在轮椅上的梅夫人坚持等众人散去才肯回家。知情人透露,梅夫人这些日子都是从早守到晚。

  昨日梅葆玖的爱徒胡文阁告诉记者,师父病重期间听到有人在他耳边放《梨花颂》选段,一度有心率反应,大家以为有苏醒可能,但他并没有好转。胡文阁昨日早上7点接到师娘电话赶到医院,师父走前半小时走进病房,“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心里特别难受。与师父相伴的15年,他教会了我如何演戏,如何做人。”

  遗体告别仪式5月3日举行

  昨日上午,北京京剧院发出讣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葆玖先生,因支气管痉挛,深度昏迷,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据悉梅葆玖先生的追悼会定于5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传承

  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唯一继承衣钵的一个。梅兰芳子女夭折较多,几名成年子女中,梅葆琛是工程师,梅绍武是翻译家,梅葆玥虽然也进了梨园行,却是工老生。

  梅葆玖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杨太真外传》等。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多年来也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田慧、谭娜、尚伟等梅派后学。其中,胡文阁是唯一的男旦弟子。而梅葆玖并没有子女,所以梅派艺术开枝散叶,而梅家却没有了亲传传人。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戏曲人生

  一生和父亲梅兰芳、京剧无法分开

  梅葆玖,1934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这注定了梅葆玖的一生和他的父亲梅兰芳、京剧无法分开。

  10岁学艺,13岁登台

  梅葆玖曾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出生那天,父亲不在家中,正在武汉演出。……我生下来,就是这个环境,父亲太忙了,演出是不断的,因为他要养活戏班里的一大帮人。”

  10岁时,梅葆玖开始学艺,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正蓄须息影,闭门谢客。故梅葆玖学艺的经历同戏班的孩子并不相同。他白天在上海震旦学校学习,晚上回家学戏。3年之后,还在念书的梅葆玖开始和同学们一起演出登台演出。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梅兰芳出席会议,梅葆玖也随父亲第一次来到了北京。从这时一直到梅兰芳去世的这十几年时间,梅葆玖一直跟随父亲,曾赴日本、朝鲜慰问演出,又学习又实践。

  京剧中加入歌剧、交响乐

  1961年,梅兰芳逝世,梅剧团的担子落在了梅葆玖身上。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全国,梅葆玖的演艺事业也中断了。直到1978年,梅葆玖才重新登台。

  梅葆玖曾言“戏以人传”,因此培养弟子成为他承袭梅派的一个方式。他曾坦言,“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梅葆玖在改编自《太真外传》的《大唐贵妃》中加入了西方歌剧、交响乐等元素,他说:“那是用西洋歌剧的形式来包装传统大戏,唱腔、扮相、念白还是京剧的,只是比原来漂亮。京剧说到底还得姓京,不能姓洋。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我完全能够接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她的实力cos告诉我们 什么叫女神和女汉子(组图)
下一篇:谢霆锋不回应张柏芝与儿子 关注王菲女儿专辑(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