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90年代的传奇一个时代的印记
洛桑
1993年,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推出“洛桑学艺”表演系列节目,小品天才洛桑亮相荧屏,以极强的模仿力和口技功夫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然而,两年后,正当人们期待这位天才取得更大成就时,一场车祸夺走洛桑年轻的生命,其荧屏风采如流星转瞬即逝。
陨落
小品天才走红不久便遭车祸
洛桑全名洛桑·尼玛,1968年出生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天资聪慧,13岁考入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1989年,学舞蹈的洛桑调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并结识了恩师博林。博林慧眼识珠,发现了洛桑超强模仿的能力,于是萌发了和他一起合作相声的念头。
1993年,央视名牌栏目《曲苑杂坛》推出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荧屏上,洛桑学啥像啥,以惟妙惟肖的口技功夫,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师徒二人苦尽甘来,一炮而红,陆续接演各种节目,洛桑的收入也渐渐丰裕起来,终于凭自己的能力在北京买了车,并租了一套房子,他也开始准备把在偏远农村老家吃了大半辈子苦的父母接来享享清福。
谁想天有不测风云,父母刚来北京没几天,1995年10月2日的晚上,演出结束后洛桑与几个朋友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凌晨回家时,醉酒驾驶奔驰在京城大街上,由于车速过快,一头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车之中。洛桑终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终年仅27岁。“洛桑学艺”这档节目也从此终止。
洛桑与博林
怀念
他的陨落是难以磨灭的遗憾
多年过去了,不少网友仍在怀念表演上“亦庄亦谐,活泼新颖”的洛桑。在许多网友的心目中,“《洛桑学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传奇”,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网友“花一样的幸福”在博客里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洛桑,“记得那几年,洛桑活跃于荧屏的时候,能在工作之余,停顿一日的劳累倚靠在沙发上,一打开电视如能看到《洛桑学艺》栏目,那是最令人欣喜的。”他回忆说,洛桑在节目中的憨态表演和模仿特长及口技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在27岁之时就过早殒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遗憾。“那时,给我的印象是——谈起洛桑·尼玛,人们总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久旱巧逢霖之感。”这名网友说,直到现在,自己也时常翻看《洛桑学艺》系列,反复地咀嚼与回味。
而对洛桑的家人,父母定居成都,哥哥在洗面桥经营着一家店铺,英年早逝的洛桑成为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一段悲歌
恩师祭爱徒泪洒墓碑
博林与洛桑相识六年,爱徒洛桑突然离世,博林因此遭遇非常大的打击,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家里变得冷清,生活变得单调,只好跟朋友们到北京郊外喝茶谈天,远离舞台。
“这行我不想干了,不能再干了,但是因为欠了个债,欠了个大连的演出。”博林只好到大连去参加演出,登台后,迎得台下观众密集、响亮而又持久的掌声。而这时,他说:“我知道这掌声更多是给洛桑的,这是大家对洛桑的怀念。”
这时,博林唱起了一曲悲歌:“各位朋友我谢谢你,一直喜欢《洛桑学艺》。洛桑很可爱,洛桑诙谐又顽皮,洛桑他真是多才多艺。从小十二岁,他就来到北京,生活学习可真不容易,春夏秋冬他总是在学艺,人生旅途他刚刚二十七,他就匆匆地走了,匆匆离去,人人都为你惋惜。”唱完,博林止不住泪流满面,台下观众也都哭了出来。
洛桑的骨灰迁葬青城山味江陵园两个多月后,博林因为要到攀枝花参加慰问演出路过成都,终于有机会去看看爱徒。那天一大早,在洛桑父母、哥哥的陪同下,博林驱车前往安葬洛桑的墓地。爬山途中,博林一直紧紧搀扶着洛桑的父母。
到达洛桑墓地后,博林将白色哈达缠绕在墓碑上,双手合十,低头悼念,不知不觉,眼泪已流了下来。他伸出右手,一遍遍抚摸着洛桑的笑脸,还拿出纸巾将墓碑擦了一遍,对爱徒洛桑的思念尽在不言中。
沉寂多年后,博林于2007年在山东收下徒弟,希望东山再起,但再也没能像洛桑那样迅速蹿红荧屏。博林曾公开说:“洛桑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别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天才是不能复制的,就只有这么一个。”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