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大师红线女于8日晚20点40分在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9岁。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剧目,拍过90多部电影,代表作《关汉卿》、《昭君出塞》等。
红线女马师曾结婚照。
周总理1956年观看红线女演出后,亲切地把粤剧誉为“南国红豆”。
虽是满头白发,笑容一样青春。图为今年8月25日,红线女在即将复通的海珠桥前留影。记者高鹤涛摄
1924.12.27~2013.12.8
红线女本不姓红,她的原名是邝健廉,一个有着浓郁南粤文化气息的姓名。外祖父、舅舅、舅母都是粤剧名伶。因为喜欢“红线盗盒”的侠义故事和个中精神,改艺名为红线女,从此以后,这个名字,成了中国艺坛的传奇。
她是红极一时的一代名伶。她创造红派艺术,开辟了粤剧表演的崭新时代。她的“红腔”在高音域创造了难以攀登的高度,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她演过四大美女,也可以演让周恩来叫绝的革命女性。无论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是宫廷贵人、青楼妓女,都动人心弦。她不仅红遍大江南北,观众还遍及东南亚和美洲。当年不仅金日成和胡志明点名要看她的表演,苏联和东欧的观众也为之折服。
因为她在北京的出色演出,周总理把“南国红豆”的赞誉给了粤剧。也因为红线女和她的丈夫马师曾,粤剧这个有着巨大地域障碍的地方剧种,成了闻名全国的大剧种。
她几乎拿遍了一个艺术家可以获得的所有荣誉。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终身成就奖、联合国的“杰出艺人奖”,都只是其中万一。这些年,满头华发的老太太依然还在四处接受荣誉。但她最终想做的,只是在粤剧舞台演出不景气的今天,继续身体力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红线女的传奇从未老去。如同她站在白玉兰领奖舞台上,踩着红色高跟鞋轻盈跳步;如同她上月站在世界广府人大会上演唱那一曲《荔枝颂》时,声线绕梁不减当年的高腔——然,这震慑当场的一曲竟成绝唱!
她是贯穿将近一个世纪的美丽,她是我们的传奇!
《东方早报》、综合
星路历程
艺名由来
红线女,1924年12月27日出生,广东开平水口镇泮村人。红线女生长在一个与粤剧渊源很深的家庭,从小就受到粤剧艺术的熏陶。1938年师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起艺名小燕红,后同班著名艺人靓少凤对她讲述了“红线盗盒”的侠义故事,建议她改为红线女,她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艺名。
2013年12月8日,红线女病逝,享年89岁。终此一生,这位粤剧名伶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1955年回穗后,先后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山乡风云》、《昭君公主》等许多剧目。
拜舅母为师
1938年红线女因日军侵华而失学,同年七八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
1940年,红线女随何芙莲临时搭班于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改艺名“红线女”。
1941年在上海演出,红线女当上了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她成为马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以后到抗战大后方广西等地演出了许多马派剧目。
自创“红腔”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她不甘做资本家、“班蛇”的摇钱树,用私房钱组建真善美剧团,与马师曾、薛觉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
上世纪50年代初,红线女又组建了红星粤剧团,与马师曾领衔来广州演出了现代戏《珠江泪》等剧。
1952年,她在演出《一代天骄》、《王昭君》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使海内外观众为之倾倒的“红腔”。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