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伯塔·可妮的《神曲·但丁的地狱》系列作品前,一女孩问母亲画的意思。见习记者胡冬冬摄
昨日,一场名为《神曲·但丁的地狱》的展览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幕,意大利女画家罗伯塔·可妮用20多张写实油画诠释她心中的“神曲地狱”。画中地狱景象充满血迹伤痕,不少观众表示太过“重口味”,看得不舒服。
意大利作家但丁在名著《神曲》的《地狱篇》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痛苦和绝望的世界。罗伯塔的画以极强的张力再现了这一世界:裸露的人体纠缠在一起,痛苦的灵魂相互拉扯、撕咬,到处是血迹和伤痕。一对老年夫妻在走进展厅后不久便匆匆退出,称看得心里难受。观众夏小姐观展后直言:“这些画口味太重了,真的很难欣赏。”在主办方同步在线展览的观众留言中,网友“美丽的日子”称:“这种艺术我是欣赏不了的,不会来看。”
画家罗伯塔对记者介绍,作品表现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心灵旅程以及对罪恶和宽恕的理解,希望观众反观自照寻找到幸福感,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乐观向上的。她说,在意大利,以《神曲》为题材的创作很多,观众对这类艺术作品习以为常。对于部分武汉观众的不适感受,她回应:“这是好事情,作品正要给观者触动,才能引发思考。”
对观众的“不舒服”,展览主办方大楚艺术机构艺术总监张展也认为“很正常”,“真正的当代艺术就应该给人强烈的感受。观众看画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画家想要表达什么”。张展介绍,罗伯塔的作品艺术性颇高:她吸收欧洲古典主义表现手法,注重光影的运用,以神秘的光源在画面中制造出圣洁庄严感,结合娴熟的写实技法,让观者在画面的凝重间产生对现实的反思,并带领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他称,相信随着艺术欣赏力的提高,观众会以更包容的心态去观展,而艺术机构有责任引进更多高水平、形式新颖的艺术品去引导观众。
多点保护还是多点了解?
记者宋磊
近年来,频有艺术展触及公众视觉底线引发争议。2008年,海容天天在北京作行为艺术“十日谈”,即在10天内裸体自闭在铁笼子内,引发许多与艺术无关、与情色有关的争议。2012年,北京《整形:韩啸艺术展》中展出的艺术行为是一场丰胸手术,也引发“手术是不是艺术”、是否过于血腥、不尊重生命等质疑。
艺术性与公众视觉底线之间的关系如何调和?罗伯塔的展览把这个问题又推到我们面前。
武汉美术馆推广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没有明确的尺度标准,但该馆会避免过度裸露或带有血腥暴力成分的作品展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艺术家也告诉记者,自己在参加某公立美术馆展览时,对方担心他的几件作品视觉尺度较大,会让观众产生不适感,将作品撤下。可见,公立美术馆在保护公众视觉底线方面较为重视。
有人提出,艺术展是否能像公共影像出版物一样提示分级,以避免部分观众的视觉反感。记者查阅过往资料,确实有国内某些艺术展在入口提示类似“少儿不宜”警语的做法。
在美术馆的“预防”与“提示”之外,意味深长的是,本地艺术界人士普遍认为:当代艺术触及公众视觉底线是无法避免的,观众需要对艺术了解更多。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周洁认为,部分观众对特定文化历史以及创作思想不了解,会直接导致对艺术作品理解和感受上的偏差。湖北美术学院教师高虹表示,艺术家与观众应相互促进,艺术家不断创新的同时,大众也要逐渐适应不同的视觉样式,进入艺术家所引导的深层思考,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魏光庆指出,无论当代艺术作品的面貌如何前卫,它们都是最贴近生活的,观众应主动以平等的视角审视作品,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找到共鸣点。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