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娱乐课堂之堂会历史考
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唱过堂会
文化渊源的事,早在古代已经兴起。今人对明星捧场私人宴会反应如此激烈,不了解堂会历史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周刊特别设立历史课堂,请来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为同学们讲解堂会历史。请鼓掌欢迎! (以下内容,由顾晓鸣口述及提供资料,本刊记者林楚捺采访整理)
特约教授 顾晓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教授开场白――
不要妖魔化唱堂会的行为
堂会以前作为大户人家赞助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有捧角的情形,比如名角周信芳,最初在北京无人赏识,反而因为上海的海派文化,备受上海名流追捧,最终一步步成为京剧名角。因此,我们不能把唱堂会这一行为妖魔化。假如说现在有个昆曲名家,被各种堂会抢着邀请,那这个名家是不是出场费用就水涨船高?同时对于昆曲艺术的发展是不是也有推动作用?这是一半,当然另一半的情形是暴发户附庸风雅,玩弄女性,这还算客气的说法,事实上是玩弄艺术,表面上是出于爱艺术的名义,实际上是为吃豆腐。虽然唱堂会这件事情中,是有调戏的成分,但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机理存在其中。这是因人而异,情况各个不同。世界不是由梅兰芳组成的,也不是由章子怡(点击观看章子怡影视作品《十面埋伏》、《英雄》)组成的,世界是由“是谁邀请梅兰芳”等一个个的case组成的。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唱过堂会,你不要去贬低它。要放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和具体的情况来考量,你才能看到道理。
当然当时的堂会和今天明星去富豪的婚宴、生日等表演,性质也不太一样,但就今天来讲,艺人去婚宴等场合表演,也没什么可耻。卖艺不卖身,都没问题。今天的堂会,作为一种有价的艺术表演,如果管理得好,如果明星自爱,它是大众文化表演方式的并生的东西。当然,性交易什么的就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那个已经叫出台了。
起源
商周时期就有贵族御用艺人
在戏台没有正式出现前,私人的堂会演出就已经开始了。在中国戏曲诞生之前,官民上下即有类似的演出活动,但堂会的称谓则约在清中后期才逐渐被梨园界人士叫开。最早的堂会演出文献记载是汉代,但近代,秦始皇的兵马俑挖出了百戏,这意味着可能在商周时期,文艺演出就是由贵族养的戏子来进行的,这才是真正起源。到唐宋以后,工商社会有了,才有了勾栏瓦舍,讲得难听点就是夜总会,唱戏之余,可能还会卖笑。而自元杂剧开始,戏曲形式开始多样,至少从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就有了堂会演出,形式也各不相同。那时大官僚和富商家里蓄养戏班的风气很盛,家里的戏班演出是经常性的,但是班小演不了大戏,富商们觉得这样不过瘾,就将外面的戏班请来,这就是堂会。
繁荣
明代中叶,富商巨贾喜庆宴客必演剧助兴
明代中叶以后,戏曲艺术空前繁荣,在上海地区,地主士绅、豪商巨贾地方显户之府第厅堂,演唱戏乐成风,逢年过节或家庭喜庆宴客,必演剧助兴。表演场所多以厅堂铺设地毯充作舞台:大厅中间摆上地毯作为场地,周围有桌席,女眷看戏处用帘子分开,另外正厅台阶下的院子也可作为演出场所。这一时期官僚、富商、文人名士盛行在住宅内营建的小型舞台,一般建于宅旁屋后的庭院内,演员有本府蓄养的女乐、家班梨园,也有受雇前来献艺的职业戏班艺伶。这一时期上海城厢士宦府第的堂会演剧亦颇为频繁,据载,自明万历十四年(1586)至万历二十九年的这十五年间,因家庭喜庆,家人消闲娱悦或宴客应酬之需,在点春堂、乐寿堂和西园戏台等处演出的堂会戏不下八十次。
鼎盛
满清时期宫内外盛行堂会,成就京剧辉煌
到了满清期间,本来满族亲贵就喜欢京剧,加上慈禧喜欢京剧,满族亲贵更跟着凑热闹。因此宫里搞大型京剧演出,宫外则忙着搞堂会,此时是堂会的鼎盛时期,堂会成了身份的象征。可以说,堂会成就了京剧的辉煌,到了清末,北京各部官僚唱堂会相互宴请达到极盛,从清末到民国二十六年,这段时间人才辈出。而且由于堂会是先下定金,且报酬较高,所以一般演员愿意唱堂会,例如著名老生余叔岩后期是只唱堂会。但有的演员也不唱堂会,因为堂会既然是身份的象征,那么看演出的人多是不缺钱的主,有些还未必懂戏,未必尊重演员,所以有的演员不愿伺候。
持续繁荣
清末民初,民间殷实人家依旧热衷堂会
随着京剧在市民阶层中观众面的扩大,民间殷实人家办堂会戏,一改往昔由清音班(堂名班)座唱昆腔戏的习俗,纷纷延邀京班髦儿戏之女伶表演。堂会形式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长达五六百年时间,这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现象。外地也有堂会,但是相对来说没有北京这么兴盛,我们可以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韩世昌先生的《我的昆曲生涯》等著作中了解到当时堂会的许多情况。一些大官僚、富商宅第中,一个月的堂会最多能达到二十多次。举办堂会演出总要有一个由头,比如说老人过生日,主人过生日,或者是孩子满月、官员升迁等喜庆活动就是最好的由头,后来就是没有由头也会举办堂会演戏。
逐渐下坡
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堂会演出日益减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京剧的鼎盛时期。1931年6月,上海青红帮头目杜月笙为庆祝杜氏祠堂建成,遍邀全国京剧名伶会聚上海,举办了一次大型堂会,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等名伶均到场。徐城北在著作《京戏之谜》中记载,“演出完毕,杜则设宴招待演员,送给每人一块金表,梅兰芳大大方方出席,并接受了这礼物。”
1928 年,北伐胜利、首都南迁,后来北平市面逐渐萧条,堂会戏不如民初那么红火。1936年,恭亲王之孙溥儒为母亲祝寿,在恭王府萃锦园演出堂会戏,这是王府戏楼最后一次演出。卢沟桥事变后,日伪汉奸上台,也办过为数不多的堂会,据知,当时有人在地安门外举办堂会,演了一天一夜,获邀宾客上千,燕翅席随到随吃。
形式转变
近现代,堂会变成商演
自1949年以后,提倡移风易俗,制约红白喜事大操办,虽然没有明文禁止堂会,但“体制上已经不允许堂会存在了”,不过,类似性质的演出却从来没有真正绝迹。60年代初,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就曾经邀请昆曲演员,低调地在家里办了一场堂会,一切从简,没有戏台,就在院子里唱,不现金支付酬劳,而是预备了一些精致的点心,这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还是十分稀罕。改革开放后,堂会没有了封建糟粕头衔的限制,但堂会已经是过去旧人不敢公开办,今天新人已经不太懂了。如今人们更熟悉的一个词是另一个名词“走穴”及“商演”。明星“走穴”成为了堂会现代化的一种表现。“走穴”变成商演,应该是在世纪之交前后的事情,而主要的一个导火索是更多港台艺人的介入,港台艺人一般有经纪公司打理,要走程序签合同,演出就变得越来越正规,人们就更习惯用“商演”来称呼它。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