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如企业
真正粉丝只能听安排
记者试着加入某些明星粉丝会,提出申请后,某后援会给出了一个网购网站,该网店标有“内地最大粉丝团购基地”等字样,购买后会获得一张“专属认证卡”,根据条件不同,积累一定的认证卡就能成为该偶像后援会的正式粉丝。
某选秀明星的贴吧里则明确规定,必须通过指定渠道购买专辑、电影票、演唱会门票等,方能成为正式会员。入会后同样不轻松,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最低级别的粉丝也要积极参与活动和发展会员。
而高层粉丝,除了在网上为明星聚人气,“拉拢”媒体等,甚至还帮明星进行“危机公关”。
“我们和‘粉头’打过多次交道,他们靠此吃饭,几乎个个训练有素,粉丝会犹如一个企业,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有分工、有规划,其活动能力十分惊人。他们的管理呈现金字塔式结构,‘粉头’下面是管理者(高级粉丝),再下面则是普通粉丝,很像传销机构,很短时间就能由几个人发展成规模庞大的团体。而真正追星的粉丝级别一般不高,基本上只有听安排的份儿。”资深娱乐策划人朱玮杰告诉记者,“粉头”说白了就是托儿,平时为明星们摇旗呐喊赚取佣金和集资差价生存。
朱玮杰告诉记者,粉丝团体的高层一般和艺人公司关系密切。“他们第一时间拿到明星的活动通告,并开会商讨活动及集资事宜,并在官网上发出通知,管理和组织都有条不紊。”
集资款去向
部分“粉头”拿走一半
粉丝8天为张杰募得105万“赎身”款;言承旭过生日,粉丝集资30万元买全版广告祝寿;韩庚所在的组合SJ因没拿到音乐大奖,粉丝集资61.8万元,为其打造纯金唱片安慰。集资数额的大小甚至成了粉丝们攀比的数据。
不过,记者发现,不管什么形式的捐款、集资,最后究竟募集了多少钱,根本没有人监督,只有“粉头”才知道。
记者辗转联系上某明星全国后援会会长小驰(化名)。他表示,集资款他们都有详细规划,除了承诺购买的东西,一部分用来建设宣传网站,还有一部分作为支撑后援会的日常运转,毕竟组织策划会花费很多精力,收取一定酬劳是应当的。
“很多粉丝会以为‘粉头’跟他们一样是真正热爱自己偶像的人,所以盲目参与购买、集资。但一些‘粉头’却并非为了追星,而是为了逐利、圈钱。至少一半落入了这些人的腰包。”小驰表示,的确有些粉丝会比较混乱,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表面上是号召粉丝集资为演唱会买票、为偶像冲人气、造势,实际上却是借此敛财。
不过,小驰解释说:“‘粉头’的行为,绝大多数都不是艺人指使的,但他们(艺人)知道有这种情况存在。不过,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明星需要人气和场面,‘粉头’圈钱,两全其美。但如果遇到很黑的‘粉头’,对艺人的形象其实是有害的。”
律师说法
粉丝集资或有欺诈
重庆汇聚律师事务所律师谭钦文告诉记者:“如果粉丝只是单纯追星谁也管不着,但是一旦跟钱挂钩就会涉及到诸多问题。”
谭律师表示,“粉丝集资”很难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募捐只能用于公益事业,粉丝如果以募捐的名义集资,是否合法还有待商榷。个人认为这类情况属于赠与行为,也就是粉丝自愿将财产赠与偶像。不过,受赠人获得赠款后,理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交税。谭律师称,从一些个案看,无法排除粉丝集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欺诈性,但国内在这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法律监管,“遭到欺骗的粉丝可以向文化部门举报,或采取民事诉讼,具体案例还要看相应证据。”
新闻背景
张杰“捐款门”始末
2008年,张杰转投天娱,并向原公司提出解约。为此,张杰的粉丝发起了一个募捐活动,为他筹措105万元解约金。最终,这场解约以张杰赔款告终。
今年5月2日,一位自称曾是张杰粉丝的网友在某知名论坛踢爆张杰“私吞”粉丝募款,而当时承诺报答粉丝的不售票演唱会却只字不提。5月5日,一位网友还晒出了当年粉丝筹集100万元的汇款单以及公证书原件的照片,该事件迅速引发热议。随后张杰发表声明称,粉丝募集的解约金未经自己手。
不久后,国内某知名论坛上出现了一个爆料帖,矛头直指选秀艺人,文中将“粉头”用来召集粉丝买票、集资的证据一一列出,“受之鼓动的年轻粉丝,为了偶像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但资金却不知去向。”本组稿件由 记者 刘咏戈 采写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