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一直到三十几岁,我从未试过离开香港半年以上
彭浩翔有一个很著名的煤老板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个矿主放话要为其投资一部艺术电影,条件很简单,必须让他的女朋友担当女一号,然后再到国际电影节上走趟红地毯。彭浩翔当然拒绝了这一邀请,但内地资金的充足还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拍电影是烧钱的活计,按照彭在微博上的说法,“如拍港片就只能三年一部”,内地市场的广阔让他心动。
心动的不止他一个。2010年,合拍片纷至沓来,《未来警察》、《苏乞儿》、《越光宝盒》、《全城戒备》、《精武风云》……只是彭浩翔发现,它们在网上被人骂得很厉害。不论是媒体还是普通网友,大家都在说,香港导演的合拍片水土不服。这让他很不服气:为何没法克服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拍过合拍片我不清楚,所以我研究了很久,我觉得我要拍一部克服水土不服的合拍片,令大家改变对合拍片的印象。
彭浩翔也要去做合拍片?他的拥趸,那些奉他为“港味代表”、“港片最后一线希望”的影迷们先表态了:不同意。他们在微博留言、写电子邮件,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他这个决定是错的,最后一定会把他搞死。连他圈内朋友也觉得彭浩翔是一个比较“香港化”的导演,可能并不适合在北京。
对于这些反对意见,他的回答只有一个:“香港化并不代表只能停留在香港,港产片其实是一个精神,并非在香港拍才算。哪怕有一天我在美国拍一部英文电影,还是能在当中发现港产片的精神。”
抱着这样的念头,彭浩翔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举家搬到北京。这对他本人来说并不容易。和太太从小就在很多城市居住不同,彭浩翔尽管也去过不少地方,“但一直到三十几岁,我从未试过离开香港半年以上。”然后像《春娇与志明》里的张志明一样,他退了香港的房子,用一个大货柜把所有的家居和书运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的生活。
拒绝小圈子:我不太想跟很多香港人住在同一区
近几年香港导演频频北上,彭浩翔到北京之前,陈嘉上、刘伟强、徐克等人都已经先行占好据点,虽然与他们也都算认识,也没有事先找到房子。他却说,“我不太想跟很多香港人住在同一区。像我在伦敦念书的朋友,一天到晚都在唐人街,既然这样,为何要去外国念书呢。所以对我来说,在北京我比较不想住在很多香港人住的那一区。”
不仅如此,彭浩翔还刻意结交了许多电影圈之外的朋友,“我不想只跟电影圈的人交往,我不是下了班就要跟明星、制作人在一起。我认识一群跟电影完全没关系的朋友,我们会一起健身、一起吃饭、一起玩。”在跟当地人玩的过程中,彭浩翔的普通话越说越好,也对当地生活越来越了解。他会去三里屯泡吧、也会去影院看最热的电影。去年腾华涛的《失恋33天》一举成为超级黑马,并引发业内广泛讨论,彭浩翔也有入场围观。
虽然因为风格不同,不存在参照一说,彭浩翔还是坦承,这部影片比其他青春片更接地气,而不接地气是目前国产青春片最主要的问题,“说实话,这个年代,在年轻人的感情和文化的问题上,香港年轻人跟内地年轻人的区别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大家都是看同样的美剧,同时用到iPhone4.”
既然如此,为什么香港导演还被批评不接地气呢?彭浩翔在京“热身”观察的结果是:“这问题不只是香港导演的,跟地区无关,而是年纪的问题。到了一定年纪,别说香港导演,连内地导演也接不了年轻人的地气。他们拍的青春电影你知道有多难看吗,完全不是给我们这一代人看的。他们真的是地球上另一个物种,哪怕北京的导演都是这样。”
体验生活:前几个月交的剧本都只有单据、发票
为了避免“不接地气”,彭浩翔决定启动《春娇与志明》的时候,他打了个电话给身在香港的编剧陆以心,跟她说因为想写一个北京的故事,请她也搬到北京来体验一下。陆以心一听是两个月,就跟老公告了假,收拾好箱子飞了过去。哪知一住就是11个月,住到连她也想干脆搬到北京。
写一个剧本而已,为何要耗时11个月?“因为我觉得写一个北京的剧本不可能马上就开始写,要先在北京生活,所以我们一天到晚到处去逛街去玩,去咖啡厅、书店、电影院,有什么展览也会去看。过了几个月,电影公司说:导演,你跟编剧交来的每张纸都是单据、发票,故事大纲一个字都没。我回答他:这是感受生活。”
出品方香港寰亚的行政总裁庄澄对此也很认同,“跟观众的距离还是远一点,我们不可能拍《失恋33天》那样的电影。但彭浩翔是可以的,因为他是年轻人喜欢的导演,他现在完全在北京住,如果他的距离可以再迈进一点,肯定是两三亿的导演。”
经验之谈:不要跟新公司合作
目前《春娇与志明》的票房喜人,在香港首周就破了千万,日前已经举办庆功宴,彭浩翔对自己信心满满,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南都记者,他以后不仅还要继续合拍之路,而且有可能挑战大片,或者是纯内地的制作,“现在还在计划中,应该是爱情片。”
最近两年因为热钱大批涌入电影市场,擦鞋的、修脚的都想分一杯羹。不少导演也因为粗制滥造,信用度大打折扣。对于这样的现状,彭浩翔身在其中当然有感受到,但他强调,他本人并没有遭遇这样的“信任危机”,因为“我从来不用热钱的。如果一部片拍出来,没法发行,没法拿到院线,没法把电影宣传好,我拍得多好也没用。”
所以对于后来者,他最大的经验就是,“尽量挑能搞好发行的投资方。”至于如何分辨一个公司的发行能力,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不要跟新公司合作。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一些一直忙着找投资的导演觉得,你这人口气太大了吧。但我推掉的投资确实比我拿到的要多几倍。”尔冬升(右一)监制《窃听风云2》
尔冬升:品质做不好,观众就翻脸
尔冬升,现任香港导演协会会长,香港知名导演、监制,曾凭《新不了情》、《旺角黑夜》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由于去年未推出新片,尔冬升没有被列入此次调查名单,但其信誉度亦很高,在时光网上他的个人评分为8.8分,与徐克等人一样深受观众喜爱。
在近年的合拍片浪潮中,尔冬升担任过《窃听风云》、《窃听风云2》的监制,并上阵执导《枪王之王》与《大魔术师》。这两部自导影片是其为内地市场精心设计的,尔冬升对它们的期望很高,但并不是非常满意。从时光网及豆瓣电影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尔冬升所有的导演作品中,《枪王之王》与《大魔术师》的评分仅处于中间阶段,还不如《门徒》、《色情男女》的评分高,与《新不了情》、《癫佬正传》的高分更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北上拍片的导演中,作为摸着石头过河的一员,尔冬升有得有失。最近,借其监制新片《消失的子弹》宣传之机,南都记者专访了尔冬升,发现他已总结到一些经验。比如,分析去年内地电影黑马《失恋33天》对香港导演影响,他说,“就算在北京住10年,也不一定能拍个《失恋33天》出来。”他说,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拍电影,必须是按照我们的心情去拍,必须去拍一部自己认同和喜欢的戏”,“我还是做回以前的那个尔冬升。”
评自己
心态:做回以前的那个尔冬升
2010年,尔冬升执导《枪王之王》上映后收获1.28亿票房。2012年,《大魔术师》斩获1.8亿。从市场分析,在2010年国产片票房过亿榜上,《枪王之王》仅列第15名,还排在《全城热恋》、《精武风云》之后;而从2010的百亿票房年到2011年的130亿,内地电影市场发展迅猛,《大魔术师》1.8亿的票房算不上最佳。
尔冬升说,这两部电影是其为内地市场量身订造的戏,“桥段的设计、想观众要什么,可以说是最保险的”。在这之前,他从未为电影这般计算过。
“当年,《枪王之王》决定是要试试这个市场,因为当时内地市场有很大变化,影院数量增多了、警匪片也进去了,那就试试看。《大魔术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故事是小说,整个过程我就是尝试着拍一拍。其实,每个导演都很清楚自己的戏出来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它是不完美的,但是观众不需要原谅我。这个道理就像你很清楚自己的女儿长什么模样,但总不能在外面说我女儿长得丑啊。我也跟自己说了,尽量把它拍好。”
在这之后,“计算太多的真没有用,观众是看得出来的。这两部戏完了之后,我觉得我还是做回以前的那个尔冬升吧。”他透露说,目前脑子里已经有两个故事的灵感,一个是爱情故事,一个是《旺角黑夜》的续篇,但还没决定如何动笔,“我没逼自己,等有写作的情绪再说。”
经验:文化上的不同也是蛮好玩的事
到内地拍戏,在北京的电影圈混迹,感觉如何?尔冬升脸上的表情很生动,笑容中有一丝苦苦的味道,“在北京,我没有不是这行的朋友、没有亲戚、没有别的话题,我可能从早到晚都是电影,没有别的生活,有点糟糕。”所以,他宁愿选择在香港、北京两地打“飞的”,飞来飞去,在北京工作,回到香港享受生活。
北上拍片学到很多以前不同的经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是:关于对白。尔冬升回忆说,在筹拍《大魔术师》之前,他看了《精武英雄》、《新少林寺》等一系列影片,看完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在我的剧本里,要把那些列强、日本鬼子什么的全部扔掉,因为这些,观众其实都听了无数次了,我在看《新少林寺》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恶心,哈哈。”他分析说,像他们这批香港电影人在年少学习的阶段,对中文历史并不重视,以至于很多香港编剧在合拍片中“瞎编”, “可能香港编剧写完觉得没什么,但观众的感觉是很雷!像这些,之前我们真的没想到。文化上的不同,也是一件蛮好玩的事情。”
论江湖
突破难?“就算在北京住10年,也不一定能拍出《失恋33天》”
尔冬升最近很推崇一部电影,《桃姐》。因为这部电影在他看来,意义尤为不一般:“很多导演现在都想去进军内地市场,想去拍一些迎合观众的戏。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大明星、大制作的戏,其实观众也不是很满意。《桃姐》,是令你感动的电影,也是一个对我们香港导演鼓励的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拍电影必须是按照我们的心情去拍的,必须去拍一部自己认同和喜欢的戏。”
去年11月光棍节前三天,一部低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上映,当时谁也没想到仅仅两三天后,这部电影会火遍全国,最终票房高达3.5亿,在2011年国产片票房榜上位居第四。
尔冬升透露,就这匹黑马,一帮香港导演还专门开会研讨过。“大家都知道,你就算在北京住10年,也不一定能拍个《失恋33天》出来。因为你不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你掌握不了普通话中的精髓,也就创作不出那么精彩的对白。有的导演,普通话都不好,只能沟通而已。比如《让子弹飞》、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这个剧本,得姜文和他的编剧弄出来;像《失恋33天》的台词,一般人也写不出来,可能会很死板。台词接不了地气,这是其一;其次,就算你摸透了北京年轻人的想法,那上海的又怎么办?广州的呢?内地太大,各地都有差异性。所以,你必须要了解整个内地年轻人的想法,才可以让所有人产生同感,然后,还得比他们站高一个台阶,而且不能站太高,只能刚好高一个(台阶)。这多难啊,你要多厉害啊。”
困难的原因搞清楚了,那研讨会有没有找出一个解决困难的方案?尔冬升说,也有变通的法子,比如像《忘不了》那种地域性不太强的题材就容易一些,“这个片的人物关系放到内地也很好处理,刘青云开公车也好、开的士也好,他的情感是相融共通的,其他拍什么问题也不大。”
口碑烂?“如果不把品质做好,观众一翻脸就不看”
有媒体对去年华语片做了一个整理,评出2011华语片十大烂片,即《东成西就2011》、《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战国》、《画壁》、《白蛇传说》、《孤岛惊魂》、《关云长》、《神奇侠侣》、《最强事》、《倩女幽魂》。“我知道,去年的十大烂片我有留意的嘛,十大烂片八部是香港导演拍的嘛,全行都知道。”说起关于烂片的话题,尔冬升很坦诚。他笑了笑说,“我不会去逐一评论,因为我现在是导演会会长嘛,呵呵。”不过,他坦言,“电影是交给市场的。你拍烂片,也行啊,随便你,观众被骗几次后自然就不看了,到时你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如果你改过自新,拍好了,观众又会来看,一切交给市场的。”
他总结说,目前华语电影已呈现融合的形态,“一部戏,可能是内地的公司投资、香港的导演执导,编剧是内地的,演员有内地的香港的或者台湾的,大家混在一起,观众不清楚。但如果不把品质做好,观众一翻脸,他不看就不看的,全跑去看美国片。这种情况香港市场已经试过几次了,还好有影迷在、有导演在,他的戏的品质还会起来,所以才一直生存。”
回看十大烂片的名单,其中不乏拍过好戏拿过大奖的导演。希望2012年将成为一个分水岭,希望好导演们回归创作、重建品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